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534章 家书惊破桃源梦

第534章 家书惊破桃源梦

    谢锋几口吃完剩下的火烧馍,看了眼时间,准备离开。

    他郑重叮嘱:“芝芝,我走了之后,你记得用消毒水把我刚才碰过的桌椅都仔细擦一遍。小心无大错。”

    “嗯,哥你放心,我这就擦,你在外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谢秋芝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谢锋点点头,不再多留,身影瞬间消失在空间中。

    谢秋芝立刻找出消毒水,将谢锋接触过的桌椅仔仔细细擦拭了一遍,做完这一切,她长叹一口气,走向书房。

    这几天她也没闲着,每天专注绘制那些广告画,今天总算是全部完成了。

    她本想找李大宸帮忙制作画框,李大宸却难得地拒绝了,说是小文又给了他一张“新图纸”,正忙着研究,让她去找张林木帮忙。

    谢秋芝索性直接在网上订购了现成的画框,到货后自己稍微组装便能交差。

    如今的谢家,实在是找不出一个闲人,谢广福正为“安居房”的事情奔波,李月兰要兼顾淮月楼的开业和磨坊的生意,还要操心给空间里的抗生素“换包装”。

    李大宸和李三煜新制的三台脱谷机刚被村委会用公账收去了两台,被桃溪村买走了一台,二十两银子一台的高价,寻常农户可负担不起,就只能由村里购置再租给各家轮着用。

    李四璟天天往田埂上跑,怀里总抱着一捆稻草来回折腾,说是要实验他的稻草菇。

    李五琰更是整日埋在书堆里,修订他那套《桃源蒙学》的高阶读本,说翰林院的大学士给了许多的启发,必须尽快修正。

    谢家上下似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忙碌着。

    只有谢秋芝,在完成画作的间隙,还会抽出空来关注那两对“落水鸳鸯”的进展。

    张图图与白衡那边,亲事推进得异常顺利,竟已快进到交换庚帖的阶段。

    而沈萱与张秋笙这边,却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动静。

    不过看张秋笙的样子,似乎也并不焦急,依旧沉浸在他的竹木世界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天刚蒙蒙亮,谢锋便取出那支特制的玄策卫穿云箭。

    他将穿云箭稳稳插在地上,点燃引信。

    只听“咻!”的一声锐响,一道醒目的红色烟迹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冲云霄,在黎明的天幕上炸开一团红云。

    这正是玄策卫最常用的远程传信手段,用以标示位置或传递简单的预置信号。

    营地中,沈砚早早便起身,一直在研究疫病区地图并等待信号。

    看到天边那抹熟悉的红色烟迹变成一团红云悬在天上,他立刻对早已待命的展风下令:

    “展风,穿云箭已发,位置在白芦渡码头,你亲自带两队精锐押八辆大车即刻出发,沿预定路线前往接应。务必谨慎,确保物资万无一失。”

    “属下领命!”展风抱拳,转身利落地带着人马和空车迅速驶出营地。

    展风刚走不久,一名斥候便疾步进入营帐禀报:

    “大人,归山方向有异动。山中似乎藏匿了不少人,鸟雀惊飞轨迹有异,且发现了几处非猎户所为的临时灶坑。属下已派了两位好手潜入探查,但……人尚未返回,目前尚无具体消息传回。”

    沈砚闻言,想揉揉眉心,却发现自己戴着那奇怪的柔软的“橡胶手套”,动作不由得一顿。

    他放下手,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的归山区域。

    “知道了。”他声音沉稳,听不出波澜。

    “继续加派哨探,扩大警戒范围,重点监视所有进出归山的小径。传令下去,营地即刻起提升戒备,所有岗哨增加一倍人手,弓弩上弦,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另外,让王太医那边扩大应急救治区域,以防不测。”

    他沉吟片刻,继续吩咐,语气带着冰冷的杀意:“告诉各位队长,若遇不明身份者装病试图靠近营地,或探查虚实,无需请示,可视情况先行擒拿或……格杀。非常时期,宁枉勿纵。”

    他心中已有判断,在这抗疫的关键时刻,于重灾区附近的山中藏匿大量人手,其目的不言而喻——多半又是那些阴魂不散的何党余孽,企图趁乱生事,或是针对抗疫物资,或是针对他沈砚本人而来。

    这些人不敢在京城放明枪,偏要等他南下才放暗箭。

    千里赴疫区本是救民于水火,倒成了他们为主子报仇的绝佳时机。

    应对归山异动的命令刚吩咐下去,沈砚甚至还没来得及坐下缓一口气,亲卫便再次入帐,双手呈上一封密封严实的信函,低声道:

    “大人,京中加急送来的家书。”

    沈砚伸手接过,信封上盖着母亲昭阳长公主的印鉴。

    他撕开火漆,抽出信纸,目光快速扫过里面的字句。

    淮清我儿:

    见信如晤。

    萱儿前日在桃溪村赏荷时不慎落水,被一个叫张秋笙的年轻篾匠所救。

    你祖母在谢家时情急之下说了些场面话应允了这门亲事,但我与你父亲决计不能答应这门亲事。

    门第悬殊至此,若真让萱儿下嫁,镇北侯府岂不成了全京城的笑柄?

    历来女子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这般低嫁实在有损家门体面。

    我已为萱儿相看了永昌侯世子,两家门第相当,年纪品貌也都相配。

    可萱儿任性,听闻我给她寻了新的良婿,这些日子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日哭闹不肯用饭。

    她向来最听你的话,你务必写信好好劝劝她。

    萱儿已经十六了,亲事不能再耽搁。最迟年底就要完婚。

    若你那边疫情缓和些,望尽早回京主持此事。

    当初你瞒着家里跑去汝阳府那样的死地,我与你父亲虽生气,如今只盼你平安。

    疫病凶险,定要珍重自身,万事小心。

    盼你回信。

    母亲字

    沈砚看完信,昨日见到谢秋芝来信时那份隐秘的欢喜,此刻已荡然无存。

    母亲字里行间透出的门第之见,像一盆冰水,浇得他心底发凉。

    她这般看重门第,看不上乡野之家,百般嫌弃……

    那日后若是芝芝……若是谢家姑娘进门,以她乡野出身,即便有才名在外,在母亲眼中,只怕也是难堪匹配。

    届时,她要面对的,又何止是冷言冷语?

    沈砚不愿再深想下去,只觉得胸中一股郁气凝结难消。

    连提笔回信时都带着一股冷意。

    笔下的信却不是给沈萱的,而是给昭阳长公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