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535章 沈砚情路多艰,母亲别断我红线

第535章 沈砚情路多艰,母亲别断我红线

    母亲大人尊鉴:

    奉读手书,思绪良多。

    萱儿落水得救,本是万幸。

    张秋笙此人,虽出身乡野,然儿子亲眼所见,其人品性端方,手艺精湛,谢家竹楼、淮月楼诸多巧思皆出其手。

    祖母既已在谢家当面允婚,便是认下这段缘分。

    镇北侯府百年清誉,系于一诺,若此时反悔,谢家人将如何看待我沈氏门风?又将如何看待儿子这个与谢家往来密切之人?

    母亲可知,此事若传扬开来,外人不会说张家高攀,只会笑我镇北侯府背信弃义。

    祖母金口已开,萱儿芳心暗许,此乃双全之美。

    若强行拆散,既违祖母承诺,又伤萱儿心意,更损侯府信誉,何苦要做这三败俱伤之事?

    何不成全了去?

    儿子今年实岁二十有四,虚岁二十有五,母亲祖母年年催问亲事。

    如今我遇到了心仪的姑娘,却好像如何都不顺利,儿子于谢姑娘本就情路多艰,如今母亲这般看重门第,于亲事上,更是雪上加霜、断儿红线。

    若母亲执意要阻萱儿姻缘,那儿与谢姑娘之事,便也更无可能。

    若今生不得与所爱之人相守,淮清此生,宁可孑然一身,也绝不将就。

    萱儿婚事,母亲既已决意,儿子无话可说。

    只是望母亲三思:强扭的瓜不甜,强结的亲不睦。

    疫区事忙,恕儿不多言。

    恭请金安。

    不孝子 淮清 顿首

    沈砚将写给母亲昭阳长公主的信封好火漆,又从桌案一角的木匣中取出另一封早已写好的回信——那是给谢秋芝的回信。

    他将两封信一并递给侍立在旁的亲信,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冷:

    “这两封信,一封送至侯府,一封送往淮月楼。务必亲手交到,速去。”

    “是,大人。”亲信躬身接过,快步离去。

    营帐内重新恢复安静。

    沈砚默然片刻,竟又鬼使神差地从匣子里取出谢秋芝的那封“问罪”信,展开。

    信纸上灵动跳跃的字迹,此刻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了那个小姑娘叉着腰、鼓着腮,气呼呼数落自己的娇憨模样。

    只是,昨日看时满心的甜意,此刻却掺杂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沉重与涩然。

    营帐帘子被撩开,谢锋与展风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谢锋一眼就瞥见沈砚手中那熟悉的信纸,不由得挑眉,语气带着戏谑:

    “哟,沈大人这是……又在研读‘重要公文’?瞧这专注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军情密报呢。”

    旁边的展风闻言,立刻死死抿住嘴唇,低下头去,但那剧烈抖动的肩膀却出卖了他。

    沈砚抬眸,淡淡瞥了两人一眼,不动声色地将信纸重新折好,妥善收起,动作从容,仿佛刚才自己真的是在看什么军情密报。

    他转而问道:“物资接应可还顺利?”

    展风立刻收敛笑意,正色禀报:

    “回大人,一切顺利!谢指挥安排的‘特效药’已全部入库,清点无误。按目前消耗,应当能支撑八九日之用。”

    沈砚点头:“八九日……仍是捉襟见肘。如今闻讯而来的病患越来越多,营地外围已不堪重负,秩序混乱,极易互相传病。安置之法,需立刻拿出新的章程。”

    谢锋指着桌上摊开的营地草图,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人,我认为必须立刻实行‘分级管控’。将现有区域明确划分为‘重症隔离区’、‘轻症观察区’、‘疑似排查区’以及‘洁净安全区’。各区之间设立明显界限,由各队把守,人员物资按固定路线流动,不得混杂。同时,在营地外围设立临时接待点,所有新来求医者,必须先在那里进行初步甄别,再由专人按病情轻重引导至不同区域,避免一窝蜂涌入核心营地。”

    他顿了顿,补充道:“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病患档案,记录每日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以便统筹管理和精准用药。虽然繁琐,但这是控制疫情、减少混乱和无效消耗的关键。”

    沈砚凝神听着,手指在草图上的几个区域点了点:

    “此法可行。展风,你即刻去办,按照谢指挥的方略,调动人手,三个时辰内,我要看到这四个区域界限分明,各司其职。”

    “是!”展风领命,正要转身出去。

    突然,帐外传来斥候急促的声音:“报——!”

    “进。”

    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快步进帐,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紧绷:

    “禀大人!归山方向已探明!山中确实藏有大量私兵,粗略估算不下五百人!其领头者,乃是何慎早年在外栽培的‘义侄’,名为何潜!此人颇为警觉,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但其手下操练布防,隐隐有行伍痕迹,绝非寻常乌合之众!”

    帐内气氛瞬间变得冰冷而肃杀。

    何潜……

    这个名字的出现,远比预想中更为棘手。

    约定好的十天期限一到,半日闲食肆的王掌柜和四方春饼店的赵掌柜果然如约登门取画。

    这一次,两人的态度比初次来访时还要恭敬热络几分,脸上堆满了笑容,一进门便连连作揖。

    “谢姑娘,哦不,瞧我这张嘴,该叫谢供奉了!”

    王掌柜满面红光,声音洪亮:“恭喜谢供奉!贺喜谢供奉!您如今可是咱们大宁朝头一份的女官!七品的翰林院丹青供奉,了不得,真真是了不得啊!”

    赵掌柜也赶忙附和,语气带着由衷的敬佩:

    “是啊是啊!谁能想到,谢供奉您这般年纪,便有如此造化,得蒙圣恩,光耀门楣,实在是令人钦佩!”

    谢秋芝刚将两人迎进堂屋,闻言愣了一下,她这些天忙着画画,几乎没怎么出门,也没去过云槐县,而小文似乎也在忙着和同窗研究什么图纸,不常进空间,消息着实有些滞后。

    “两位掌柜的消息好生灵通,我这几日未曾进城,你们竟都知道了?”

    “哎哟喂,我的谢供奉!”王掌柜嗓门不由得又高了几分。

    “岂止是我们知道?如今整个云槐县,怕是没人不知道了!齐县令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亲自命人在府衙门口的布告栏上公布了桃源村接连五道圣旨的天恩!那布告前,天天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们都是去瞧了的,红纸金字,写得清清楚楚!您谢供奉的名头,如今可是响彻县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