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59 章 去向明确

第 359 章 去向明确

    2022年的初春,北古省城的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寒意,但阳光已经变得明媚起来。

    在水又市市政府大楼里,李毅飞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关于开发区二期规划的内部讨论会,放在桌面上的私人手机震动了起来。

    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省委组织部的一个固定号码。

    李毅飞对与会人员说了声“稍等”,拿起手机走到了会议室外的走廊。

    “喂,我是李毅飞。”

    “李市长,您好,我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小王。

    吴部长请您现在方便的时候,来部里一趟,有些工作想与您沟通。”电话那头的语气恭敬而正式。

    “好的,我安排一下,一小时后到。”李毅飞平静地回答,没有多问一个字。

    挂断电话,李毅飞站在走廊窗前,望着楼下院子里刚刚冒出新绿的草坪,目光沉静。

    该来的,终究来了。这次的通知,比上次更加正式,直接来自组织部长的邀约,意味着京城的决策已经落地,进入了组织程序。

    李毅飞返回会议室,简短地结束了讨论,交代常务副市长暂时主持后面的议程,然后对孟子义说:“子义,备车,去省委组织部。”

    车上,李毅飞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孟子义从后视镜里看到市长平静的侧脸,心中已然明了,但他同样沉默着,只是将车开得更加平稳。

    再次踏入省委组织部那栋庄重的大楼,李毅飞的心境与上次已有所不同。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李毅飞直接来到了组织部长吴天宇的办公室。

    “毅飞来了,快请坐。”吴天宇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热情地迎上来与他握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亲自给他泡了杯茶。

    办公室内只有他们两人,气氛比上次非正式谈话时更为郑重。

    两人寒暄了几句近况和工作后,吴天宇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神色变得严肃而庄重。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李毅飞,用一种正式的口吻说道:

    “毅飞同志,现在,我代表组织,正式与你进行任职前的谈话。”

    李毅飞坐姿端正,神情专注,微微颔首:“是,吴部长,我认真聆听组织的意见。”

    吴天宇打开手边的一份文件夹,但并没有完全照着念,而是看着李毅飞,语气沉稳地说道:

    “组织上经过全面、慎重地考察,并结合北古省委的建议和京城的统一规划,认为你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在担任水又市市长期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展现了优秀的领导潜力和综合素养。”

    他略作停顿,观察了一下李毅飞的反应,见对方依旧沉稳,便继续道:

    “基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考虑,组织上经过通盘考量,决定让你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这次找你谈话,一是正式向你传达组织的决定,二是听取你个人的想法和意见。”

    李毅飞心中了然,最关键的部分来了。

    他平静地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我坚决服从组织的一切安排。无论在任何岗位,我都会竭尽全力,恪尽职守,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吴天宇点了点头,对李毅飞这个标准而坚定的表态并不意外。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常规,实则暗含深意:

    “毅飞同志,如果组织安排你到一个全新的、挑战性更大的岗位,你如何看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你将如何快速适应并打开局面?”

    “在工作中,你如何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利益格局时,如何坚守底线,又能推动工作?”

    “对于年轻干部担任重要职务可能面临的质疑和更高期待,你有怎样的心理准备和工作思路?”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切中要害,既是考察,也是提醒。

    李毅飞没有急于回答,他略微思考了片刻,然后条理清晰、坦诚务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考。

    他没有空泛地表决心,而是结合自己过去在不同岗位上的实践经验,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和方法论,既体现了对组织原则的坚守,也展现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和担当。

    整个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严肃而坦诚。

    吴天宇问得深入,李毅飞答得恳切。自始至终,吴天宇没有透露具体的任职去向,李毅飞也恪守纪律,没有打探半句。

    谈话结束时,吴天宇再次与李毅飞用力地握了握手,眼神中带着期许:“毅飞同志,组织上对你寄予厚望。

    回去后,继续抓好水又市的各项工作,等待正式通知。要做好交接准备,也要注意保密纪律。”

    “请组织放心,我明白。”李毅飞郑重回答。

    走出组织部大楼,坐进车里,李毅飞的脸上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只是一次寻常的工作汇报。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已然掀起了波澜。

    去处已定,只是还不知道具体是哪里。这一次的正式谈话,规格和内容都预示着,这绝不会是一次普通的平级调动。

    “市长,回市政府吗?”孟子义轻声问道。

    “嗯。”李毅飞应了一声,目光投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陷入了沉思。

    回到市政府办公室,李毅飞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谈话内容。

    他像往常一样,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批阅文件、听取汇报、主持协调会。

    只是,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李毅飞处理工作的节奏似乎更快了一些,对一些长远性、基础性工作的关注也更多了一些。

    下午,李毅飞特意抽出时间,将孟子义叫了进来。

    “子义,跟了我快两年了吧?”李毅飞语气平和地问。

    “是的市长,到下个月就满两年了。”孟子利回答,心中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时间过得真快。”李毅飞若有所思,“你这两年成长很快,能力也全面,不能一直跟着我。对下一步,有什么考虑吗?”

    孟子义心中一暖,知道市长这是在为他铺路。他诚恳地说:“市长,我听从组织安排,也希望能有机会到基层或者具体业务部门去锻炼锻炼。”

    “嗯,有这个想法很好。”李毅飞点点头,“基层虽然辛苦,但最锻炼人。你的情况我会放在心上,也会适时向市委推荐。

    这段时间,手上的工作要更加细致,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明白,谢谢市长!”孟子义感激地说。

    随后,李毅飞又分别与几位跟随着他从之前岗位来到水又市的骨干干部进行了简短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想法,言语中充满了勉励,也隐含着一丝告别的意味。

    傍晚,他主动来到了市委书记张乾州的办公室。

    “张书记,忙着呢?”李毅飞笑着敲门进去。

    “毅飞啊,快坐。”张乾州放下手中的文件,热情地招呼他坐下,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关于组织部谈话的消息,他显然已经知晓。

    两人聊了聊近期市里的几项重点工作后,李毅飞切入正题,语气诚恳:

    “张书记,有件事想跟您汇报和商量一下。

    我的秘书孟子义同志,您也了解,跟了我几年,能力和品行都不错,是个可造之材。

    我考虑,是不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更适合锻炼成长的岗位,比如放到开发区或者某个区县去?”

    张乾州立刻明白了李毅飞的用意,这是开始在为身边人的后续发展做安排了,也间接印证了某些传闻。

    他爽快地说:“孟子义这个同志确实不错,你的建议很好,组织部那边我会沟通,一定妥善安排,人尽其才。”

    “那就多谢书记了。”李毅飞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不管组织上对我有什么安排,在水又市一天,我就会尽全力履行好市长的职责。

    一些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开发区二期和几个民生项目的衔接,我会抓紧梳理,确保平稳过渡,不留隐患。”

    张乾州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二十多岁的搭档,心中感慨,能在这种时候如此沉着冷静,事事考虑周全,确实难得。

    他郑重地说:“毅飞,你的责任心和大局观,我一直很欣赏。

    水又市的发展,有你一份沉甸甸的功劳。无论下一步去哪里,这里永远是你的娘家。”

    接下来的几天,李毅飞明显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和宴请,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他加快了几个重点项目的调度节奏,亲自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密集调研民生短板,主持完善了新一年的部分工作预案。

    他的行事风格越发沉稳干练,每一项决策都力求精准到位,仿佛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这座城市再多做一点事情。

    外界关于他职务变动的猜测再次悄然兴起,但看着他如此沉心工作的状态,很多人又觉得或许只是虚惊一场。

    然而,风暴来临前往往最为平静。李毅飞知道,正式的调令随时可能下达。

    李毅飞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在未知的航程即将开启前,有条不紊地检查着船上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这艘他倾注了心血的航船,在他离开后,依然能够沿着正确的航向,破浪前行。

    他的平静之下,是高度的自律和对职责最后的坚守。

    而最终的去向,也即将揭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