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 > 第255章 你难道怕猪肉痛吗?(6.2k二合一)

第255章 你难道怕猪肉痛吗?(6.2k二合一)

    周三肯定没空,正儿八经的营业时间。

    但能让陈主任发出邀约,周砚估计客人肯定不一般。

    而且,还触发了支线任务。

    别的不说,奖励从未让他失望过。

    周砚迟疑了三秒,问道:“中午还是晚上?”

    “晚上那顿。”陈铭说道。

    周砚微笑点头:“那行,陈主任邀约,肯定得去。我提前贴个公告,让客人们不跑空。”

    陈铭看了眼门口排队的客人们,有些不好意思道:“晚上生意也这么好吧?耽误你做生意了。”

    周砚摇头:“不耽误,能给领导们做饭,对我也是一种历练。”

    “行,回头我让小林联系你。”陈铭满意地点了点头。

    “林清,周师傅,回头我跟你联系。”旁边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开口道,向着周砚伸出手。

    “好的,回头联系。”周砚跟他握了一下手。

    “那你先忙,不耽误工人同志们吃饭了。”陈铭说道,带着众人往外走。

    “各位慢走。”周砚微笑道。

    “厨艺越来越好了。”王宏亮伸手拍了拍周砚的手臂,笑着离开,看得出来陈主任他们今天这顿饭吃的很满意。

    “纺织厂的工人们真有口福,厂门口就有味道这么好的饭店。”陈铭看着跟上来的王宏亮笑着说道,“你晓得我想起谁不?乐明饭店以前的当家厨师孔怀风孔师傅,接待上级领导都是点名要让他负责掌勺,领导吃了都很满意。”

    “周砚就是孔怀风的徒孙,他师父肖磊是孔怀风的关门弟子,他是正儿八经的孔派弟子。”王宏亮说道。

    “是吗?”陈铭闻言有些惊讶,“那为啥子不调他去乐明饭店?乐明饭店自从孔庆峰退休之后,味道实在有些普通,没得能撑得起场子的大厨。”

    王宏亮笑着摇头:“陈主任,现在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周砚这饭店虽小,但生意火爆,乐明饭店就算有心想要请他,恐怕周砚也不一定愿意去,国营饭店开不出他匹配的工资。”

    “说得对,这年轻人不光厨艺出色,经营饭店也很有一手。”陈铭看了眼外边排队等吃饭的客人,也是笑着点头:“走嘛,我们再去车间转转,看看新增的产线要如何规划和安排,还有你们明年的生产计划要如何安排。”

    “好的!”王宏亮眼睛一亮,“我们打算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

    ……

    芽菜回锅肉在王厂长的引领下,点的客人特别多。

    原本还是白月光的蒜苗回锅肉,一下子成了昨日黄花,鲜有人问津。

    周砚对此早有预料,并不在意。

    这其实是他对肉价下降,但菜品价格没有随之下调,对客人的一点点补偿。

    一份芽菜回锅肉,芽菜增加的成本很有限,不到五分钱。

    但给客人带来的情绪价值,远超于此。

    回锅肉变得更下饭了,芽菜的风味亦是受到了大部分客人的喜爱。

    当然,也有吃不惯芽菜,只想吃纯粹的蒜苗回锅肉的客人,中午还是卖了两份的。

    “周二娃饭店太巴适了!周老板几乎每个星期都上新菜!每一道都做到我心坎上。”

    “年轻就是学得快啊,新菜一道又一道,不像有些老厨子,守着几道菜就过一辈子了。”

    客人们吃高兴了,还忍不住夸赞两句。

    “来,嬢嬢给你再加一碗汤。”赵嬢嬢笑盈盈地端起客人的土碗加了一碗跷脚牛肉汤。

    夸的好,爱听,夸到她心坎上了。

    周二娃饭店现在是真的走上正轨了,客人吃得满意,他们也把钱给挣了

    夏瑶现在跟王薇成了好朋友,中午这顿都是搭伙一起来吃的。

    画了一早上图纸,夏瑶把下班时间耽误了,王薇等了她一会,出来就只能排队等第二轮。

    两人坐下,也点了一份芽菜回锅肉,还要了一份卤素菜拼盘。

    “感觉你最近好忙啊,实习生给你安排那么多工作吗?”王薇看着夏瑶,不解中带着几分心疼,“看你都有点憔悴了。”

    “这两天熬夜画图了,又跟着设计部的老师学服装设计,是有点忙。”夏瑶笑盈盈道:“不过也还好,挺有意思的,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感觉我很快就能摸到服装设计的门槛了。”

    “你太棒了!优秀又努力,我觉得我应该向你学习。”王薇看着她,一脸认真道。

    夏瑶看着她,一脸认真道:“王薇姐,你也很棒啊,他们都跟我说你可勇敢了,之前厂食堂的大蛀虫就是你给灭了的,大家都说现在厂食堂的大锅饭变好吃了,都是你的功劳。”

    “那不算什么,我只是看不惯他们做的那些腤臜事,把好好的厂食堂搞的乌烟瘴气。现在厂食堂每个月的开支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工人们的大锅饭伙食明显比之前好多了,我也挺开心的,毕竟我一天可是要在厂食堂吃两顿饭的。”王薇嘴角上扬,压不住,根本压不住。

    说话间,他们的菜上了桌。

    芽菜回锅肉,切碎的芽菜点缀其上,泛着油润的光泽。

    “看着好棒,芽菜咸烧白那么好吃,这芽菜回锅肉应该也好吃。”夏瑶说道。

    “尝尝。”王薇已经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回锅肉,卷着芽菜碎和蒜苗叶一起喂到嘴里,嚼了嚼,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芽菜很香,吸饱了回锅肉的油脂,口感脆嫩,和软糯的回锅肉一撞,简直天作之合,油而不腻。

    而夹在其中的蒜苗,则赋予了特别的清香,刚咽下,立马追加一口松软香甜的甄子饭。

    舒服!

    “好吃!比蒜苗回锅肉更香,也更下饭,我喜欢吃芽菜!我以前读书那会,学校后门有家宜宾燃面,我可太爱吃了!”王薇赞叹道:“我觉得周砚真的是一个天才!他怎么能学会那么多美味的菜肴呢?简直不可思议。”

    “或许,他在我们没有看到的地方,也有在非常努力的学习和试错。毕竟厨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夏瑶微笑说道,尝了一块,也是颇为惊讶,“嗯,是好香!感觉回锅肉变得没那么油腻了。”

    王薇也跟着点头:“你说的对,他学厨也才不到三年,被开除后开了这家饭店,刚开始做的菜真的好难吃啊。后来把菜单全撕了,从做面条开始,推出的每一道菜都让人感到惊喜,可以想象他在人后吃了多少苦,做了多少努力。”

    两人轻叹了一口气,突然有点心疼起周砚。

    周砚在后厨啥也不知道,毕竟他也没吃过学做菜的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鱼香豆腐项目都被他暂时搁置了,因为最近实在是太忙,根本没有余力去研究这道新菜。

    最近偶尔做一回鱼香豆腐,评价卡在【不错】级别,暂时没有能够突破。

    周砚准备等下回孔派交流会的时候,去找师门长辈们讨教一二,瞧一瞧这鱼香豆腐的核心要领到底是什么。

    都是豆腐,鱼香豆腐和麻婆豆腐完全不相通。

    看菜谱自己琢磨,确实没那么简单。

    师门不就是这样用的吗,自己闷头琢磨,那和散修何异?

    中午营业结束,周砚解了围裙出来,端起柜台上的两茶壶给自己倒了一大杯,然后吨吨吨一口气灌完。

    这是个新的搪瓷杯,上边印着“见义勇为光荣”的字样,是上回嘉奖里边的附带的奖品。

    最近周砚都拿这杯子喝水,感觉水都要甜些。

    要不是还没到年纪,周砚都得端着这水杯去公园跟大爷们下象棋。

    哦,对,老周同志最近把另一个杯子拿着去钓鱼了。

    “星期三你要去城里帮忙做饭啊?那当天就不营业吗?”赵嬢嬢走过来,看着他问道。

    周砚略一思索道:“中午正常营业,我下午再上去,反正是做晚上那顿。晚上就只卖外带的卤肉,跷脚牛肉都不卖了,这样你们可以放半天假。”

    “要得。”赵嬢嬢笑着点头,“那我去打半天麻将。”

    老周同志同样笑着道:“也要得,不少客人都喜欢带点卤菜回去下酒,我要把这班岗站好。”

    “那我出门去学艺了。”周砚把菜刀包好装进布包,推着自行车出门去了。

    他答应陈铭的邀约,其实也是想提前为去嘉州铺点路。

    这种级别的干部,要不是王厂长带他来吃饭,他平时是很难接触到的。

    到了嘉州,人生地不熟,上头认识点人,不至于被人给欺负了。

    等房子建好,饭店开到了嘉州,那还得考虑周沫沫上学的事。

    人情世故这块,他还得学。

    毕竟这一世他已经不再是孤家寡人,要让家人过得更好,这些事都得考虑到位。

    赵嬢嬢和老周同志在村里呆了半辈子,哪里想得到这些。

    周砚骑着车上了镇里,很快在一处大坝上找到了正在分肉的肖磊和郑强。

    “师父,杀猪呢?”周砚把车靠边停下,上了锁,笑着上前。

    “要不要试试?”肖磊看着他,把手里的剔骨刀刀把递向他,“特级厨师考试里边,要是抽到烤乳猪,可是要从杀猪开始做的。”

    周砚看了眼台子上的半扇猪,没有犹豫便接过了刀,“猪我可没杀过,师父,你得指点指点。”

    “先把排骨下了,刀从这里划开,贴着排骨划过去……”肖磊在旁指点。

    周砚没杀过猪,但从小看着他老汉儿杀牛,而且又有不错的刀工在身,也算是做到了肖磊指哪切哪,将半扇猪肉分的明明白白。

    排骨、板油、三线、蹄膀、二刀……逐一摆开。

    “可以,没丢你老汉儿的脸。”肖磊点头道。

    “这猪肉安逸,不肥不瘦的。”周砚笑着说道,这年代的土猪,喂的都是猪草和糠,肉质无需质疑。

    “周师,你这也是家传的手艺吗?你头一回分肉,就比我分的还好呢?”郑强也把另一扇猪肉分好了,过来一瞧周砚分的肉,感觉受到了羞辱。

    肖磊宽慰道:“没得事,郑师,分头猪而已,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一会还要让周师教我们啷个做咸烧白。”

    “就是!还请周师多多指教。”郑强跟着点头,笑容逐渐变态。

    周砚:……

    做菜不好说,但论阴阳怪气这块,他们孔派怕是天下第一。

    肖磊拍了拍分出来的五花肉,看着周砚道:“来嘛,今天我们就从咸烧白做起,周师,今天你来做咸烧白,我们给你打下手学习。”

    “既然你们诚心诚意的发问,那我也不能藏着掖着。”周砚轻咳了一声,开口道:“来,小郑,你先把这块肉切成二寸宽的长条,放到锅里去把皮烫了,先把毛弄干净。”

    “要得!”郑强应了一声,拿刀划了几下,把五花肉切分出来,然后到一旁把火烧上,开始烫皮。

    “周师,那我干啥子呢?”肖磊笑着问道。

    “你把芽菜整起嘛,用井水淘洗三回,把盐味和泥沙淘洗干净,然后把配料些准备好。”周砚说道。

    “要得,那你要指点一二哦,我就觉得你调出来的味跟我有点不太一样,你看看哪里出了问题。”肖磊点头,开始干活。

    周砚背着手走到一旁看着。

    郑强把处理好的五花肉放入热水锅里煮着,捞起后放在一旁晾着。

    “爪子?看着我肉自己能上色吗?趁热抓紧把咸红酱油抹到肉皮上去!这样等会炸出来肉皮的颜色才好看,味道也能进得去。”周砚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耶?这个步骤倒是有点不同哦,我们都是等他温度下来点再抹酱油的。”肖磊和郑强有点讶异,但没有半分犹豫,舀了咸红酱油就开始往肉皮上涂抹。

    上好色,锅里放油开始炸肉。

    这个步骤,周砚没啥好说的。

    肖磊和郑强做的非常标准,炸出来的猪皮呈现为深红色的虎皮状,状态和颜色都相当漂亮。

    “诶!趁热抹酱油,炸出来的虎皮颜色硬是要乖的多哦!”肖磊看着红亮的虎皮,连连点头。

    炸好的猪肉放入热水中。

    肖磊和郑强一人占一块砧板,开始切肉。

    二寸长,一寸二分宽,一分厚,相当标准的长条块,薄厚均匀,无可挑剔。

    论刀工,这两位都远在周砚之上。

    一线厨师,日复一日锻炼出来的刀工,可是一点不掺假的。

    切好的肉片铺到土碗碗底,然后开始调味。

    盐巴、咸红酱油、泡椒节……

    “等一下!”周砚开口,拿过勺子闻了闻,“师父,又加咸红酱油啊?我这一步加的是甜红酱油,就不用另外再单独加糖色了,味道反而会清爽一些。”

    “加甜红酱油啊?你用哪个牌子的?”肖磊看着他问道。

    周砚说道:“郫县唐昌镇的,咸红酱油也是那边产的,这个地方产的咸红酱油味色浓味鲜,拿来做咸烧白刚好合适。”

    周砚拿过一根筷子,用筷子头蘸了点咸红酱油喂到嘴里,细细品了品,摇头道:“味道咸了点,这样颜色上满,味道就咸了,要味道合适,颜色又差了点,下回我带你去买我用的那款,刚好合适。”

    “要得。”肖磊点头,换了甜红酱油倒入碗里,铺在碗里的烧白便染上了红亮的颜色。

    盖上芽菜,一碗咸烧白就算做好一半了。

    “你还真是一个天才啊,这么细微的调整都让你把握住了。”肖磊看着周砚说道。

    “所以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在《四川菜谱》中就有明确记载,第二道加的是甜红酱油。”周砚笑着说道。

    “周师,回头借我研究研究。”肖磊说道。

    “周师,我要抄一份。”郑强说道。

    “要得要得。”周砚笑着点头。

    三人一起干活,不多时就把三十碗咸烧白摆好,进了蒸笼。

    “今天来,想学啥子?”肖磊看着周砚问道。

    周砚不假思索道:“我想学粉蒸肉,现在店里就芽菜咸烧白一道蒸菜,蒸笼空着也是空着,想再学几个蒸菜。”

    “要得,那就先做粉蒸肉嘛,这个菜跟咸烧白有点像,但步骤没那么复杂,只要把调味整好,简单的很。”肖磊说道,从旁边拎起一袋米粉,伸手抓了一小把在掌心里展开,“你看,这个米粉是用大米和糯米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炒成金黄色之后,晾凉之后,用粗齿石磨磨成粗粉粒。这是我提前在家里弄好的,你要弄不好,下回我再上门教你。”

    “要得。”周砚把师父手里那小搓米粉倒到自己手里观察了一下颗粒大小,心里大概有个数。

    “毛要去干净,然后切成三寸长、一寸二分宽的肉片,大概就这样宽。”

    “然后来调个腌制料,花椒、葱叶剁细,和咸红酱油、酱油、醪糟汁、豆腐乳汁、红糖、菜籽油、鲜汤,把它们搅拌均匀,就是这样略微粘稠的状态,再下入切好的肉片,搅拌均匀,确保上色均匀。”

    “腌制这一步非常关键,是粉蒸肉调味的关键。这时候再下入米粉,这样一份的话,差不多用一两四钱左右的米粉,搅拌均匀,让每一块肉都裹上米粉。挂粉不滴落,这就算是标准了。”

    “然后把肉片一片片铺到土碗里,肉皮朝下,瘦肉朝上,两边也各放一片,看起来就像是‘一封书’,和咸烧白是同一种铺法。”

    “至于垫菜的选择,一般分季节,红薯、土豆、南瓜、豌豆都要得,最近的老南瓜放了一个多月,甜得很,蒸好之后耙活又香甜,味道好得很,我都用的南瓜。”

    肖磊一边教学一边现场实操。

    周砚拿出小本子刷刷记录着,一点不敢错过。

    这粉蒸肉看着就好吃。

    他也爱吃南瓜垫底的粉蒸肉,这季节的老南瓜有多甜,和城里人说不清的。

    烤红薯为什么冬天的最好吃?

    因为挖出来的红薯放一段时间后,糖分会逐渐积累,变得越来越甜,跟抹了糖蜜一样。

    肖磊做了三碗后,直接让周砚上手干活,他从旁指点。

    粉蒸肉这道菜对于周砚而言,难度主要在调味上。

    用到的调料太丰富了,醪糟汁和腐乳汁他是真没想到,比例卡得很仔细,力求精准。

    毕竟这时拿明天要上坝坝宴的粉蒸肉在练手,周砚精神高度集中,不敢败坏师父的名声。

    “盐巴少放点!天老爷,你要咸死哪个?”

    “搅拌的时候使点劲!你难道怕猪肉痛吗?”

    “南瓜这样切,大小才均匀,方向都整错了!”

    肖师的声音逐渐暴躁。

    郑强已经主动到一旁做镶碗去了,生怕被波及。

    好在周砚脸皮厚,被骂了就立马改正,下次不再犯,一点点打磨细节,确定各种调料的用量。

    不得不说,师父在教学这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二十多碗粉蒸肉做下来,到最后几碗,周砚就已经没被骂了。

    肖磊点头道:“要得,调味没得大问题了,回去你自己再慢慢琢磨,慢慢调整,那种恰到好处的感觉,教是教不出来的,必须自己去领悟。”

    “谢师父指点!”周砚咧嘴笑:“那蒸的时间呢?”

    “蒸两个小时,跟咸烧白一样。”肖磊说道。

    “要得!”周砚点头,看了眼时间,已经四点,便道:“师父,那我就先回去了,下回又来跟你学。”

    “去嘛,不耽误你店里的生意。”肖磊点头。

    “走了,郑师兄。”周砚跟郑强打了个招呼。

    “下回再来视察工作嘛,周师。”郑强应了一声。

    周砚去了一趟镇上的邮局,把周沫沫给段语嫣写的信和画一起寄了出去。

    香江能寄平信,八毛钱一封,价格不算太贵。

    回了饭店,坐在柜台后边把今天的粉蒸肉心得给记录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道菜调味有些复杂,包括各种调料是从哪买的,周砚都已经找师父问清楚。

    蒸菜是坝坝宴的主菜,三蒸九扣在川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一道咸烧白肯定是不够的,粉蒸肉他得尽快掌握,这样蒸菜系列就能丰富起来。

    ……

    天黑了孟安荷才到家。

    林志强提着大包跟着进门,顺手把门关上。

    “娃娃都睡了?”孟安荷问道。

    “刚睡下,不知道你今天晚上要回来,不然肯定睡不着。”林志强笑着说道。

    “睡了好,我今天累得很,不想听他们‘妈妈’、‘妈妈’叫个不停。”孟安荷走到一旁椅子上坐下,长舒了一口气,“嘉州的项目总算验收通过了,这回可以休息几天。”

    “辛苦了。”林志强给她倒了杯水递到她手里,又转到椅子后边给她按肩膀,“前两天多亏了瑶瑶帮忙带两个娃,他们倒是高兴了,天天早上都去周砚那里吃白食,今天还跟我念周砚做的肉包好吃。”

    “吃白食?”孟安荷把杯子放下,表情有些严肃:“没给钱啊?这怎么好意思呢?和周砚再熟也不能这样啊。”

    晚点还会有一更~但可能会比较晚一点,可以等明天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