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876章、春江宴

第876章、春江宴

    春日曲江,碧波轻漾,倒映着岸边柳树如烟。

    宫苑之内,临水阁张灯结彩,皇家园林四门洞开,却并非往日的金碧辉煌,而是以素绸和竹篾点缀,透着几分返璞归真的雅致。

    这便是东宫主办的“尝春宴”,因夏林那一两银子的严令,一改过往宫宴的奢靡铺张,转而以时令巧思取胜。

    尚食局使出浑身解数,荠菜馄饨汤清馅嫩,凉拌马兰头清爽开胃,香煎小河鱼酥脆可口,就连那寻常的春韭炒蛋,也因火候恰到好处而香气扑鼻。

    器皿一律选用素白瓷与原色竹木,衬着满园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清新韵味。

    李治身着杏黄常服,立于殿前亲自迎候。数月历练,已让他眉宇间少了几分青涩,多了些许沉稳。小武静立其侧,一身浅碧衣裙,发间仅簪一支素银簪,干净利落,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宴席布置,不时低声提点一二。

    宾客陆续而至。

    裴婉依旧素雅,衣料却是罕见的雨过天青软烟罗,行走间流光隐现,无声彰显着身姿底蕴。崔琳一身娇嫩鹅黄,步履轻快,笑容明媚,似是要将这春色都比下去。

    唯独韦彤则是一身利落胡服改的宫装,衬得她英姿飒爽,抱拳行礼,坦荡大方。

    官员宗亲们入场时,神色各异,好奇、审视、乃至看好戏者皆有之,长孙无忌与几位宰相同行,面色沉静,只在看到那些素净器皿时,嘴角几不可察地抿紧。

    宴席伊始,李治举杯,依小武所拟之言朗声道:“春日载阳,万物复苏。今与诸位共聚曲江,尝春味,体农艰,感念天恩,共祈丰年。薄酒素肴,聊表心意,请。”

    这番话,将节俭巧妙提升至体恤的高度,不少非关陇出身的官员闻言,暗暗颔首。

    然而宫宴之外,曲江池畔另有一番热闹景象。

    依小武建议设立的流水席,此刻已是人声鼎沸。长长的竹棚下,摆放着上百张方桌条凳,虽是简陋,却擦拭得干干净净。

    同样是一两银子的标准,均摊到这数百人的流水席上,每人不过几十文钱的花费,提供的却是与宫宴同源的荠菜馄饨、杂粮蒸饼、河中鱼鲜、管够的春酿和各类小吃,甚至每桌还有一小碟时令鲜果。

    消息早已传开,长安城的寻常百姓,只要衣着整洁,皆可来此享用一顿“皇家的春宴”。

    起初人们还带着几分拘谨和怀疑,待那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来,拘谨便化作了惊喜。

    “这馄饨,真鲜亮!”一个老翁眯着眼,啜饮着清汤时满脸褶子都舒展开来。

    “娘,这饼好吃!”一个总角小儿捧着杂粮蒸饼,啃得满脸是渣,引来周围笑声。

    粗布衣衫的妇人们聚在一桌,小声议论着:“听说里头宫里的贵人,吃的也是这些!”

    “太子殿下仁德啊,真是念着咱们百姓……”

    “可不是嘛,一两银子办这么大场面,还想着咱们……”

    欢声笑语,伴着碗筷叮当和孩童嬉闹,与池畔春风、柳絮融成一片,充满了鲜活质朴的生机。

    几个机灵的东宫内侍穿梭其间,添茶倒水,听取民言,偶尔还能听到几句对农事、市价的真切看法,皆默默记下。

    宫苑内,丝竹声悠扬而起,并非往日恢弘的宫廷雅乐,而是清越的琵琶与竹笛,奏着轻快的民间小调,乐声飘过宫墙,与流水席上的喧闹隐隐相和竟异常融洽。

    席间,一位宗室子弟笑着提议让各家淑女展示才艺,意图将裴、崔、韦三人推至台前。

    不等李治回应,小武便从容接话,巧妙将话题引向农桑工巧、民生实务,提议以此为题,畅言有益民生之策,太子必不吝赏赐。

    此言一出,那些准备看贵女争锋的人顿时哑火,而一些钻研实学的官员和年轻士子则眼睛发亮,纷纷思索起来。

    宴至中程,内侍捧上压轴的醋溜河豚片。

    鱼肉莹白,薄如蝉翼,配着嫩绿春韭,煞是好看。长孙无忌却抬手阻止,淡淡道:“河豚味美性毒,价亦非廉,恐与今日之旨不符。”

    话音落,周遭一静。质疑安全,更质疑太子体恤民艰是否真心。

    小武再次开口,声音清晰平和,先言庖厨乃三代专治河豚之家,工序严谨,太医署三重验毒,打消安全疑虑。

    继而话锋一转,列出数据:“去岁河豚市价百文一斤,今春因试行新捕法,价降至四十文。此席所用,成本不足五百文,均摊至每席不过十数文,尚不及一道炙肉。”

    她望向长孙无忌,语气恭谨却锋芒内蕴:“殿下尝春,取时令与新意,而非贵重。选此物,一因其正当季,二欲借此展示,若方法得当,往昔昂贵之物,亦可飞入寻常百姓家。殿下常言,为君者,当思如何化珍馐为常食,而非固守常食空谈节俭。不知相公以为如何?”

    一番话,有理有据,格局高远,长孙无忌一时语塞,脸色微沉。

    李治适时举杯,温言化解:“相公谨慎乃老成之见。不喜此物,便撤下。来人,为长孙相公换上春日暖汤。”

    既全了对方颜面,亦显储君气度。

    经此两番,席间再无人敢小觑太子,更对那位始终沉静的武姑娘留下深刻印象。宴饮气氛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继续。

    李治目光偶尔掠过宫墙,仿佛能听到外面流水席传来的隐约欢闹,心中渐安。小武的策略初见成效。

    宫苑内的“尝春宴”波澜渐息,而曲江池畔的流水席却愈发显得生机勃勃,因园林容纳有限,所以外头的人急着排队进来,里头的人自然没有太多时间霸占席位,不过他们倒也不着急着走,反倒是停留在草地上趁着着春光亦或是闲聊亦或是舒展小憩,一派人和风貌。

    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人们身上,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青草的芬芳。

    几杯清淡的春酿下肚,席间气氛愈发活络。有老农捧着杂粮蒸饼,与邻座感叹今年春雨及时,麦苗长势喜人,有货郎一边吃着馄饨,一边说起走南闯北的见闻,言语间对朝廷新近疏通某处漕运赞不绝口。还有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围坐一桌,竟真的就着太子殿下提出的“农桑工巧”之题,低声讨论起水车改良的可能性。

    一名东宫属官奉命出来体察民情,恰好听到书生们的讨论,便驻足旁听,偶尔插言询问几句,态度谦和。

    书生们见是宫里来的大人,初时有些紧张,见其并无架子,也渐渐放开,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那属官听得认真,还从袖中取出小本记上几笔,引得周围百姓纷纷侧目,眼中流露出惊奇与些许自豪,太子殿下派来的人,竟如此重视他们这些平民的言语!

    宫内乐师似乎感知到外间的活气,奏起的乐曲也愈发轻快活泼,甚至夹杂了一两段坊间流行的俚曲调子,引得流水席上几个胆大的孩童跟着咿呀学唱,童稚之声混入乐声,更添几分天真野趣。

    与此同时,宫苑殿阁内,气氛也因外间隐隐传来的生机而松快了些许。

    李治见时机成熟,便命内侍将方才席间官员士子所献的几条切实可行的农工之策,择其要点,向众宾宣读。虽只是寥寥数条,如某地推广的曲辕犁效率更高,某处匠人改良的织机更省力等,却皆是务实之言。

    宣读完毕,李治亲自斟了一杯酒,竟走出院墙,亲敬献策之人,并当场赐下笔墨纸砚等实用之物作为嘉奖。

    虽非重赏,意义却不同寻常。

    得到赏赐的几人激动不已,连忙起身谢恩,周遭百姓更是恭敬,纷纷为太子而呼,一时之间天地同欢,气氛无比喧哗,将这曲江春景映得淋漓尽致。

    崔琳看着这一幕,心中却是有些不是滋味。

    她擅长的琴棋书画,在此刻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裴婉则垂眸静听,不知在想些什么。

    唯有韦彤,她才不顾什么礼仪,跟着太子殿下就跑出去以护卫之名与普通百姓玩到了一起,逗猫戏狗玩小孩,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姿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长孙无忌默默饮酒,目光偶尔掠过殿外方向,听着那市井喧闹,再看看殿内因几句实务之策而受到嘉奖的官员,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

    他感到有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规则,而这力量的源头,似乎并不仅仅来自于那位高深莫测的夏帅,更来自于这“与民同乐”的姿态本身。

    宴席渐入尾声,尚食局奉上最后一道点心,新采的榆钱混着粟米面蒸成的糕饼,点缀着几粒西域农场刚送来的红枣,名曰“春钱糕”,取“余钱”吉祥之意。

    这朴实无华却应景的点心,算是为这场别开生面的宫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治最后举杯,感谢众宾莅临。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透过殿门,望向那柳絮纷飞的曲江池畔,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今日之宴,非为口腹之欲,乃为体察春意,感知民情。孤愿与诸位,与天下万民,共尝春味,共期丰年。”

    宴散,宾客陆续离去。许多人走出宫门时都忍不住回头望一眼那依旧热闹的流水席方向。

    宫宴结束,但流水席可是要大摆三日,那里的欢声笑语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生命活力,沉甸甸地压在这些锦衣华服之人的心头。

    李治与小武并肩站在殿前,看着人群散去。

    “师姐,今日多亏有你。”李治轻声道。

    小武微微摇头,目光依旧沉静:“是殿下仁心,方有此举。民心似水,今日之宴,乃是为殿下立心。”

    春风拂过,小李治刚要说话,突然瞥见自己那个爹正坐在流水席之中跟那老农吹牛逼呢……

    “哎呀……我的爹……”李治一派额头:“这里该是多危险啊,万一有人要对他不利该如何……”

    “师父?殿下莫要担心,师父一直是那样,随他去吧。对了,那个韦家妹妹可爱至极,我甚是喜欢。”

    “是么……师姐也是这般认为?”

    “嗯,以我的想法,她便是那太子妃的不二人选。”

    “师姐!”李治眉头一皱:“我说了,除了你之外,我谁也不要。”

    小武笑着摇了摇头,帮李治扶正了衣冠:“这些名分对我来说并不打紧,你不可因小失大。”

    “你才是大!这江山哪比得过师姐分毫!”

    “啪”一声清脆的耳光打在了李治身上,他错愕的仰起头来却见到的是小武愠怒的眼神:“师姐……”

    “你若是再说出如此没出息的话来,我立刻动身返回江南以青灯古佛作伴。”小武说完,转身便走。

    李治委屈巴巴的捂着脸也不敢追,就只能站在那等老爹……

    ——

    兄弟们,我燃尽了,从早上八点到现在,十个小时了,我除了拉屎吃饭一下没停,眼睛都花了。差不多一万五了吧?燃尽了燃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