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 第1013章终成师父,教授大弟子

第1013章终成师父,教授大弟子

    “够了!都冷静点!”

    储大师猛地一拍座椅扶手,声如洪钟,压下了殿内的嘈杂,道:“真相是怎样的,还说不一定呢,我问过丰平,他一口咬定,说张麻子绝对是张之维,不可能是全性的掌门无根生,我相信丰平的判断,我也相信我们这次的选择没有错。”

    “宗主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小天师自导自演的?”一个长老问。

    储大师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全性本就是个垃圾桶,什么腌臜事都可以往里装。这种事情,江湖上又有哪个门派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

    长老们顿时默然,他们虽是名门正派,行事光明磊落,但谁又敢说自己从没有过什么阴暗的想法?

    “宗主,我想听听丰平是怎么说的,您把丰平叫进来一下。”一个长老说道。

    储大师说道:“丰平这小畜生已经离开宗门了,离开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封信,说要彻底查明此事的真相。”

    “其实,我倒不觉得此事的真相有多重要,是全性掌门也好,是小天师也罢,都不要再谈论了,事情已经随着张麻子的死而结束了,继续刨根问底,只会搞的一片狼籍。”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讨论一下门派里的资金问题。”

    “再去找几个金主?”有人说。

    火德宗管财务的长老说道:“金主也不是傻子,这次丰平和炎阳他们几个,没有护住罗西年不说,他们几个臭小子还把罗西年的土地分给了那些佃户,咱们已经失信了,除非是想张麻子一样去抢,不然是弄不来钱了。”

    “这正合我意。”储大师说道:“这件事给我提了一个醒,这种钱收的越多,牵扯的因果也就越多,这也让我们在某些时候,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工具,这有违我们火德宗的教义。”

    “所以,我在这以宗主名义提醒你们,有些钱,在收之前,有些事,在做之前,需要慎重考虑其来源,免得堕了我们火德宗的名声。”

    “以前,这种事我没有多过问,你们收了,用了,我也不好说不作数,但现在,既然已经和这些金主断绝了关系,那就不要再沾染上了。”

    储大师的声音陡然严肃起来:“作为一个修士,如果连自己和自己宗门的生活用度都不能保证,需要他人的施舍,那还修个屁行?!”

    “就是因为这种钱太多了,让宗门里的弟子缺少一些必要的历练,过得有些飘飘然了,带坏了宗门内的风气,从现在开始,我对整个宗门进行一番整顿。”

    ……

    ……

    与此同时,张之维在教徒弟。

    在去渝城之前,他心血来潮,给来天师府授箓的小箓生们讲了几节课,让他们得了炁,还传来他们一手八卦掌。

    他还告诉这些箓生们,自己会收授箓大会的第一名为徒。

    而那次授箓大会的第一名叫方乾鹤,方乾鹤自然而然被分配到了他的名下,成为了他的徒弟。

    不过,因为那段时间张之维一直忙于“张麻子”计划的收尾工作,以及渝城防空洞的建设,并没有立刻开始教导方乾鹤。

    以至于天师府的其他新晋弟子都已跟着各自的师父修行了一段时间,方乾鹤却还在日复一日地练习着张之维最初教给他的那套八卦掌。

    这次张之维暂时把手上的事情弄完了,如今,张之维终于得了清闲,自然要将教导徒弟这件事提上日程。

    师徒之礼不可废。在一个晴朗的清晨,天师府大殿之内,当着天师张静清和一众师叔师伯的面,方乾鹤身着崭新的道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奉上了拜师茶。

    张之维坐在太师椅上,坦然受了这一礼,喝了那杯茶。自此,名分已定。

    为了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张之维将方乾鹤单独叫到了龙虎山的后山。

    后山清幽,古木参天,只有鸟鸣与风声。

    “师父!”方乾鹤恭敬地站在张之维面前,神情略带紧张与期待。

    “把你这半年练的八卦掌,打一遍给我看看。”张之维负手而立,语气平淡。

    “是!”

    方乾鹤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随即身形一动,一套八卦掌便施展开来。

    只见他步法轻盈如趟泥,却又沉稳如山岳,双掌交替翻飞,如游龙穿云,掌风呼啸间,带动周身气流,衣袂飘飘。

    他的动作圆融连贯,阴阳转换自如,一招一式不仅形似,更得其神韵,尤其是那单换掌、双换掌的衔接,如行云流水,显然已深得八卦掌“走转拧翻”的精髓。

    一套掌法打下来,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收势之时,气息沉稳,面不改色。

    张之维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道:不愧是授箓大典的第一名,这天赋确实不错。这套八卦掌,他前后也就教了不到十天,这小子半年不见,竟已打得炉火纯青,不谈肉体的锤炼,单论八卦掌,已经不逊色于那种修行了多年的武师了。

    “不错。”张之维开口赞了一句,“不过,今日不讲八卦掌,讲的是修行性命的根本。你坐下,听我讲课。”

    方乾鹤闻言,立刻收敛心神,乖乖地在张之维面前的草地上盘膝坐好,竖起了耳朵。

    张之维说道:“道家讲身体有前三关后三关,前三关是从上到下,眉毛中间的印堂,两乳房中间的膻中,肚脐下面的下丹田,这样是前三关。”

    “而后三关,背上尾闾是一关,还有两关是夹脊和玉枕。”

    “在你还没有授箓之前,我曾经给你们讲过几堂课,让你得了炁,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得炁的关键就是过后三关。”

    “当时,为了让你们得炁,我给你们用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先天足满,心猿坚定的,一使劲,一个激灵就能冲开。”

    “另一种是先天不够足满的,无法一个激灵通关,就只能一关关的过,就像是动物拽着气血爬坡;这种我给的方法是三车力。”

    “运气从尾闾穴到夹脊穴,须细步慢行,如羊驾车之轻柔,故叫羊车。”

    “从夹脊穴到玉枕穴,须巨步急奔,如鹿驾车之迅捷,故叫鹿车。”

    “从玉枕穴到泥丸宫,必须用力猛冲,如牛驾车之勇猛,故叫牛车。”

    张之维看向方乾鹤:“我记得,你是前者。”

    方乾鹤点头如小鸡啄米:“是的,师父你一拍我的背,我猛地一激灵,就好像抖尿一样,然后就得炁了。”

    “抖尿?”张之维顿了顿,笑道:“你这个比喻不错,就是抖尿的感觉。”

    方乾鹤说道:“但是师父,我走通了三关,得了炁,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炁运三关,但我感觉自己的提升并不大,甚至我有一种感觉,仅有的一点提升……是通过修行八卦掌而来的。”

    张之维说道:“你先天足满,这三关只要有方法,一个激灵就能通,对你的提升自然较小。其实,这三关只是一个入门,甚至有些人天生就是通的,这没什么了不起,如果不修行其他手段的话。只能说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效果,甚至都不能算入圈,也不能算异人。”

    “这三关的提升虽然低,但它是修行的基础,非常的重要,你仔细想一下,三关中的夹脊关在哪里?”张之维问。

    方乾鹤思忖片刻,指着自己的身体说:“从肛门这里上来,这个骨结像算盘子一样,一个一个的,第七个骨节的上面的地方。”

    张之维点头道:“这个地方是背脊骨,人的五脏六腑就挂在背脊骨的这里。所以这个后三关虽然说是三关,但其实并不只是三关,他关联到了后续的每一关。”

    “所以你不能只知道炁过了这三关,还要明白,这三关之下的潜藏的隐藏关卡,也就是还隐藏的穴位。”

    “只有对自己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在性命的修行上,才能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如果你是稀里糊涂的得炁,稀里糊涂的修行,那就会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方乾鹤连忙问:“怎么才能感受到三关之下的穴道呢。”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肯定是内视。”张之维说道。

    方乾鹤神色一滞,讪讪道,“这只怕是只有修为极其高深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呀!”

    “是的。”张之维点头道:“只有打破人体虚空的人才能见到,而到达这一境界的,整个龙虎山都不多,你以后或许可以做到,但现在还为时过早。”

    方乾鹤听到张之维的话,心里非常的意外,师父竟然觉得我能达到这种境界?

    张之维没去看方乾鹤的神色,他继续说道,“最讨巧的方法,肯定是看医书,上面有很多人体大穴的位置,但这个东西不一定准,叶子都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更别说人了,穴道之间亦有差距。”

    “所以这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照搬,要想真正摸清自身性命里的各种细节,没有取巧的方法,只能自己用最笨的方法去感受。”

    “师父,虽然我这个人不算聪明,没什么太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会把一件事情,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方乾鹤连忙说道。

    张之维点头道:“我看出来了,我出山这么长的时间,你竟然耐得性子,只修行我当初教给你的八卦掌,没有去修行其他法门,这很难得。”

    龙虎山的道士教徒弟,不是很私密,如果不是一些保密内容,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小道士在旁边听。

    这段时间,方乾鹤一直待在龙虎山,肯定也旁听过,如果他想学的话,不管是金光咒,还是龙虎内丹术等其他法门,他都能接触到。

    但他没有,他一直在修行着八卦掌,等待着张之维回来教他,不管怎么说,这份定力都是值得称赞的。

    “其实很简单。”

    张之维说道:“我琢磨了一些东西,你去看乌龟鹤白鹤,它们都是长寿的动物,而它们的脖子都很长。”

    “白鹤睡觉的时候把脖子卷起来,鼻子插到屁股这样睡觉的,它的呼吸在自己内部通的。”

    “乌龟会深呼吸,我曾亲自抓乌龟观察过,大的乌龟次数少,小乌龟多一点,它会慢慢把头脚都伸出来,如果旁边非常的静,你就可以听得到它吸气的声音。吸进来以后它把头向里头缩,过了两个钟头都不动,这口气保持在那里,这个功夫就叫做‘服气’。”

    “所以我们效仿一下龟鹤,放轻松,我来指导你的动作。”

    说着,张之维起身,走到方乾鹤面前,轻轻按住他的背,让他缓缓俯身,脊柱弯曲,努力做出类似龟鹤蜷缩的姿势,引导他调整呼吸。

    一边指导他的动作,张之维一边说道:

    “试着让气息深沉绵长,意想体内气息流转,细细体会每一处关节、肌肉乃至更深处的细微感受。”

    “《史书》中记载张三丰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龟形鹤背,就和这个动作有关,合乎道法之间也,你感觉怎么样?”

    “师父……我……我感觉有一点难受。”方乾鹤只觉得这姿势别扭无比,腰背酸胀,呼吸也难以顺畅。

    “难受就对了,弱者道之反也,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上说的,弱者道之用,通俗点讲,就是黎明以前的黑暗。”

    “性命修行时,感到身体不适,并不一定是走火入魔,是身体内部本来已经有问题,在帮你恢复。”

    “但这要学会辨别,是真的修行到位了,还是走火入魔了。”

    “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分辨不清,就被吓得不敢再修行了,踌躇起来,这就是《参同契》上所谓‘引验见效,校度神明’。’

    “这些修行的基础道理,为师只能提点你,以后遇到具体的情况,你要自己学会辨别,当然,如果你辨别不了,可以来请教为师,不要莽撞修行,要是练岔了气,走火入魔,可是会坏了性命的。”

    张之维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三一门的修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风险?为什么需要左门长手把手的教?

    就是因为三一门弟子的整体基础打得不牢,在这一关上,除了左门长外,其他人都无法判断遇到这种情况,是修行到位了,还是走火入魔了,所以动不动就把自己给练废了。

    甚至就是左门长,当年也练出来岔子。

    这就是修行路上,师父最大的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