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喇嘛等人讨论他的时候,郭康本人正在爱琴海的船上,看着自己之前收到的信件。
这次,郭康可不是一个人回来的。随同他一起出海的,还有三十三军团的军团部,以及三十九、四十一两个新编军团。不过,大部分人都在克里特岛转其他船只,直接去塔兰托了。只有一些需要回大都述职和轮换的人,跟他一起北上。
瘟疫逐渐消失之后,朝廷便开始着手安排轮换。因为按照常年征战的经验,远征的时间,应该尽可能不要太长。尤其是第一轮投入的部队,要承担野战、攻坚等任务,已经非常疲惫了。而压制当地动乱、恢复秩序的任务,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激烈,但十分繁杂,同样极其耗神。要是还长期驻留,军队就容易疲劳过度了。
这次,第八军团和第三十三军团,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黑死病最终消失、亚历山大里亚的港口正式恢复通行之后,朝廷第一时间就派了特使过来,宣布对军队的奖励政策,以及轮休安排。由于一举完成了两次战争,没有付出特别大的代价,就用出人意料的方式,直接解决了失去多年的埃及,因此,朝廷这回也特别慷慨。从军团高层到大头兵,人人都有荣誉和奖赏。立下功劳的人,更是专门就地举行仪式,进行表彰。很多军团兵都认为,这回,一个凯旋是少不了的了。
不过,他们也同时得到消息,说那不勒斯的国王死了。而且,他们与世隔绝的这短短几个月,整个欧洲已经乱作一团。所以朝廷决定抓住这次机会,进军意大利,争取收复罗马,完成当年未竟的事业。
军团上下,乃至郭康本人,都对此颇为震惊,甚至有种不真实感:多年来,光复罗马虽然是紫帐汗国提出的最主要口号之一,但正是因为一直在当做重大目标去喊,所以反而显得遥遥无期。现在突然说就要开始了,很多人第一反应甚至都不是喜悦和激动,而是赶紧问下如今的情况,看看朝廷为什么做出这个判断,别是因为什么原因,冲昏了头了……
会有这种想法,一方面是确实突然,另一方面,当然也和汗廷的习惯有关。比如,比较有意思的是,一直被当做古典军国主义代表的古罗马,很多时候反而缺乏进入战争的意愿。尤其是共和国时期,经常表现得非常“和平主义”。与之相比,反倒是紫帐汗国,攻击性很强,非常喜欢主动开战……
就以现在大家关注的那不勒斯地区为例,这地方,当年被罗马人统治,实际上也是各种巧合的结果。
他们这次登陆的港口塔兰托港,历史也比较悠久,在罗马人还局限于意大利中部的时候,就是著名的海港和商业城市了。罗马战胜萨莫奈人之后,塔兰托作为“大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立刻做出反应:他们以新的大蛮族出现、正在对希腊人步步紧逼为由,强化自己的同盟,加强对周围小邦的控制力度。
同盟,是希腊城邦常用的组织方式。不过,虽然名义上都是盟友,盟约上也宣称,所有入盟城邦一律平等。但实际上,当然总会有少数城邦,要比其他城邦更平等。
就以最著名的几个同盟为例,雅典牵头组建的提洛同盟,号称是为了维护希腊人的自由,共同对抗波斯帝国。最早,同盟也确实在履行本职工作,甚至这个同盟本身,就是赢得普拉提亚战役后建立的。
同盟的会议地址,以及公共金库,最初设于提洛岛,因此而得名。小亚和爱琴海的众多城邦,纷纷加入,宣称要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以及防御波斯再次入侵。最多的时候,一度达到两百多个城邦。作为同盟里最强大的势力,雅典当然掌握着最大的权力,并且经常以公共事务为理由,向其他城邦摊牌任务和贡金。不过这会儿波斯的威胁还确实存在,因此大家也只能忍着。
然而,等希波战争结束,雅典却不愿意解散同盟了。因为这个同盟,作为他控制和剥削盟国的工具,实在太好用了。不仅如此,虽然盟约里规定,大家可以自由进出,但谁要退盟,雅典就要打谁……
本来用于对抗波斯的军费,现在也成了搜刮盟邦的借口。雅典人经常要求盟邦增加军费,但这些钱财,并不是用来对抗已经不存在的波斯远征军,而是直接进了雅典的腰包,成了一种索贡。
一开始,雅典人还只是控制和偷偷挪用同盟金库。后来,感觉这样太麻烦,他们索性直接把金库搬到雅典城去了,属于演都不演了……
同时,雅典还以共同防御为由,在盟友的城邦驻军,扶持亲雅典的势力,打击本土派和其他力量。到最后,连盟国的重要案件,都要交给雅典审理。盟国的货币,也必须采用雅典的铸币。甚至,雅典对其他城邦的政体,都开始提出要求,非要其他人也建立亲雅典的民主政体。
这些举动,引起了其他城邦的不满。不过最后,雅典被斯巴达击败,同盟才得以解散。
当时的意大利南部,也属于希腊文化圈,所以这帮人的习惯,其实差不多。塔兰托是斯巴达人建立的城市,但到这会儿,他们已经没剩下什么尚武传统了。
由于商业发达,当地的公民兵习惯已经非常淡化。当地经济十分发达,到公元前五百年的时候,已经拥有三十万人口了,但他们还是没有自己的军队,而是基本靠雇佣兵来维持军事上的各种需求。城邦的权力,也从公民手中,转移到了少数几家商业寡头手里。
因为这种态势,塔兰托的政治氛围,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寡头的统治导致了下层平民的普遍不满,但他们又不愿意当兵,只希望推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帮助自己获得更多。
城邦的统治者们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们也同样别扭,既不愿意割舍一部分利益,缓解内部矛盾;也没有能力完全压制平民,无视他们的诉求。结果,就导致他们的行事方式,往往非常激进,甚至到了夸张的地步。不仅最后坑了自己,甚至坑了原本不相干的人……
这会儿,“军国主义”的罗马,在外交上其实很保守,甚至有点过于窝囊了。相反,塔兰托这样的城邦,反而很有“侵略性”,希望从对外战争中,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声望,来维持统治。结果,罗马人还没来,塔兰托就开始以罗马人将要入侵为由,向盟邦加征军费,准备开始发财了。
而这些做法,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其他小城邦的不满。一个叫图里的小城,转而投靠了罗马人。塔兰托立刻派人去洗劫城市,而图里城则紧急呼叫罗马人支援。
在这个紧要关头,一支10艘船组成的罗马船队,为了躲避风暴,进入了塔兰托所在的海湾。塔兰托人正在过酒神节,所有人都在兴头上,见这种情况,不由分说就打了上去。结果,五艘罗马运输船被击沉,水手全部被杀。剩下的几条仓皇逃走,把消息带了回去。
事情传出来之后,罗马群情激愤,觉得塔兰托太不讲道理。但是,元老院却不想发动战争。为此,他们最终决定,派个使团去讲道理。而使团甚至没有要求追责,只是希望赔偿之前船队被袭击造成的损失。这样,给遇难者一个交待,大家还可以继续做生意。
但就算这个要求,塔兰托人也表示拒绝。他们不仅驱逐了罗马使者,还公开嘲笑他们的希腊语口音。
在当时,希腊语的地位很高,罗马人自己都以学习希腊为荣。嘲笑人家希腊语不标准,等于笑话对方是没文化的乡巴佬。
结果,面对杀人越货,都能忍受下来、要求和平的元老院,这次破防了……
罗马方面出动了军团,很快就打败了塔兰托的杂牌军。但在这个时候,元老院居然又停了下来,甚至还放还了俘虏,天真地觉得,还可以修复和希腊人的关系,获得他们的承认,大家继续和和气气做生意。
但塔兰托人却不领会。眼见实在打不过,他们立刻掏钱,请来了当时最著名的统帅之一——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来对付罗马人。
为了说服皮洛士接受,他们居然宣称,这边人力十分充裕,足够集结35万步兵和2万骑兵。只要有个好统帅,打败罗马人不成问题。皮洛士本来觉得,就算吹牛,肯定也要有个几万人给自己吧,因此兴冲冲就过去了。到地方之后,他才发现,其实一个人都没有。人家指望他自己去打罗马人呢……
而这个37万大军的数字,也被罗马人当真了。惊恐之下,罗马紧急进行动员,随后也派遣军队迅速南下。因为执政官们认为,等这37万人到齐,就根本没有希望了。只能趁着皮洛士还没完成集结,先打败他的先头部队。
就这样,两边才稀里糊涂地打了起来。
所以,当年的那些历史,要是看多了,就不难发现,罗马根本不是那种刻板印象的“武疯子”。相反,元老院很多时候软的惊人,似乎最大目标,就是跟各路迦太基人、希腊人什么的做生意。也不知道怎么说好……
相反,像紫帐汗国这样,真的乐意主动出兵作战的,反而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在完成统一这方面,他们的欲望过于强烈,导致他们都不像是罗马人,倒是像汉人。
按照朝廷那边给的情报,现在意大利也完全陷入了混乱。如果说,当年古罗马人面对的敌人,还能组成城邦同盟对抗假想敌的话,那么现在的意大利人,连这种表面上的同盟都难以维持了。
在历史上,意大利人确实多次组成同盟,对抗域外大国,但这种盟约很难维持长久,经常连一个城邦内部,都能因为亲教宗还是亲神罗皇帝这样的问题打起来,而且长期谁都没法战胜谁。
因此,紫帐汗国认为,能让这帮人结成盟约,一起来对付,不是因为意大利人团结,而是因为法国和阿勒曼尼人过于逆天。但凡稍微做点人,使用一点点外交和政治手段,都不至于搞出这么多敌人来。
毕竟,对本地人来说,拥有一个无能的统治者,是个糟糕的事情;而更糟糕的事情,则是拥有一群无能的统治者。这种状况,让很多人都难以忍受,恐怕只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其他备选方案,才能忍受现在的状况。
在以往的试探中,大家也已经发现,他们要面对的这些敌人,其实没有什么坚定的信念,甚至连守卫家乡的决心都很稀少。他们谈判的对象大多是城市贵族和地方豪强,因为这些人才掌握了意大利经济的命脉。但他们也是意志最不坚定、信念最为可疑的一伙人。
所以,这次情况突然发生变化之后,汗廷便立刻开始了行动。
当然,这一切的发展速度,还是有些意外的——甚至远远超出郭康自己的估计。朱文奎那边的进度,在他看来,已经到了有点吓人的地步了。天知道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或者说西吉斯蒙德那帮人平日里都做了什么。怎么能这么快的……
平心而论,郭康自己,其实也没有准备好。因为按照他最初的计划,他起码还有一年的时间,慢慢完成后续工作。六七月份左右,天狼星在黎明前升起的时候,就意味着泛滥的开始——这条埃及的母亲河,要对周围的田地进行维护和施肥工作了。这段时间,他要抓紧集合人员,进行各种工作,因为等泛滥期结束,就立刻开始下一周期的生产。而这一轮的产出,甚至会直接决定埃及行省之后的发展水平,因为不管平民还是元老院,大家的信心,说到底还是在产出上。
结果,刚恢复通信,就给他说打仗了……
所以,郭康现在其实也不太想上战场,他还惦念着种田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