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回1986当寡头 > 第46章 契机

第46章 契机

    经过周末两天痛并快乐的义务劳动,吉米拎着沉甸甸的袋子,满载而归。

    土豆、圆白菜、洋葱、黄瓜,甚至还有苹果,在这个新鲜水果蔬菜稀缺的情势下,简直堪比黄金。

    吉米并不打算吃独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容易腐烂的水果分给亚历山大他们。

    三人感动得连叫“老大”都叫得越来越顺口,也就是现在不流行父子局,不然直接改口叫爸爸。

    吉米同样也没有忘记索菲亚,周一上汉语课时,特意把一小袋的水果蔬菜送给她。

    “这是……”

    索菲亚打开袋子一看,里面的土豆饱满,苹果鲜红,还有几根绿油油的黄瓜。

    “一点心意,老师。”吉米莞尔一笑,“感谢你批我半天的假。”

    索菲亚道了声谢,“这么多,看来你这一趟,收获真的不小。”

    “也就一点点。”吉米道,“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机会?”

    “那里又脏又臭,活又累,你还想去?难道周末就不想好好休息一下?”

    索菲亚眼眸里闪过一丝诧异。

    “休息?只有对苏维埃没用的人才会想着休息!”

    吉米立刻挺直腰板,一本正经道:“如今果蔬腐烂,基地仓库杂乱无章,正是我这样渴望改过自新的青年,证明自己的关键时刻,怎么能休息呢!”

    这个回答,出乎索菲亚的意料。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赤诚的神情,满意地拍了拍手,“没想到你的思想觉悟这么高。”

    “也许,只有经历过最深的黑暗,才会更加向往光明。”

    吉米说的脸不红心不跳。

    蔬菜基地的仓库的确很“黑暗”,而带回来的新鲜果蔬无疑是生活中的一抹光明。

    “……”

    索菲亚沉默了片刻,直直地凝视着他,突然上身往前一倾。

    吉米微微挑眉,真不愧是毛妹,人高码大,胸怀宽广,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该死的魅力。

    索菲亚道:“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是谁把你加到支援集体农庄的名单?”

    吉米一脸诚恳,“不管是谁,我都要好好谢谢他给了我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知道诺维科夫同学听了你这些话,心里会怎么想?”

    索菲亚喔了一声,露出玩味的笑容。

    “是他?”

    吉米先是一愣,但立马恍然大悟。

    诺维科夫这苏卡八成是想给自己穿小鞋,结果却是坏心办了好事,给自己送了份“大礼”。

    “需要我替你向他转达这份‘谢意’吗?”

    索菲亚用戏谑的口吻调侃道。

    “还是我自己来吧,我会把这份谢意记在心里,等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定给他个交代!”

    吉米摇了下头,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索菲亚一边走回到讲台,一边说:

    “既然你这么喜欢参加集体农庄的义务劳动,以后这种类似的安排,我就不帮你推掉了。”

    “当然,如果你哪天实在不想干了,也可以随时来找我。”

    ……………………

    下午,公交车站。

    拿着几袋水果蔬菜的吉米,几乎成了全场的焦点。

    不管是等车的乘客,还是路过的行人,纷纷盯着他看,眼光里有贪婪,有嫉妒,有羡慕,有好奇。

    这年头,苏联的食品供应体系问题重重。

    国营商店的货架上常常只有发霉的土豆、变黑的胡萝卜、变质的青菜,顾客一怒之下,也就怒了一下,最后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排队抢购。

    即便如此,依旧有大量的老百姓买不到食物,商场里空空如也,逼得他们只能去黑市高价购买。

    人们现在已经没法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到食物,买到的又是什么食物,更不敢奢望吃到水果蔬菜。

    所以当吉米把这些东西带回家时,特鲁索娃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看着桌上的土豆、洋葱、圆白菜等蔬菜水果,大声惊呼道:“噢,上帝啊!”

    “吉米,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好东西?你该不会是去抢了集体农庄的仓库吧?”

    “萨沙姑妈,您放心吧,这些都是干干净净得来的,经得起任何检查。”

    吉米有所保留地道出来龙去脉。

    特鲁索娃内心松了口气,奥丽娅高兴得几乎要蹦起来,手脚麻利地把水果蔬菜装进小冰箱。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装不下。”特鲁索娃笑得合不拢嘴。

    “要不送一些给邻居吧?”吉米建议道,“特别是上次摆摊的时候帮过我们的那几家。”

    “好啊!反正要送,不如也给奥丽娅的几位老师送一些,接下来可能还要麻烦她们。”

    特鲁索娃点头赞同。

    “麻烦?什么麻烦?”

    吉米追问道。

    特鲁索娃瞥了眼啃着苹果的奥丽娅,“她已经十年级了,明年就要准备考大学了,据玛格丽塔老实说,按你妹妹现在的成绩,考个一般大学完全没有问题,可她的目标是列宁格勒大学……”

    吉米乐了,“怎么,你想跟我当校友?”

    奥丽娅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说这只是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想读列宁格勒大学的计算机系,它目前是全苏联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学校之一。”接着叹了口气,“如果实在考不上的话,我就只好去读圣光机学院了。”

    “计算机专业好啊,我完全支持你!”

    吉米语气关切道:“你觉得你现在距离考上列宁格勒大学,具体还差在哪些方面?”

    “感觉各方面都差一些,特别是在数学上,所以……所以我想报个更好的补习班。”

    奥丽娅略显沮丧,瘪了瘪嘴。

    “报!必须报!”

    吉米满口答应了下来。

    早在六七十年代,补习班在苏联已经是遍地开花,每年考上大学的新生大多数都上过补习班。

    甚至有条件的还会请私人家庭教师,每小时收费5到10卢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的工资。

    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街头,也能随处可见各种招聘家庭教师的广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一念至此,一个一箭双雕的念头瞬间在吉米脑海里划过。

    这不正好可以借着给表妹找家教的机会,跟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的康斯坦丁接触上吗?

    当听到要给奥丽娅请家教,特鲁索娃既心动,又纠结:

    “请家教好是好,可是这个费用应该……不便宜吧?”

    “萨沙姑妈,再穷不能穷教育,何况事关奥丽娅的未来,这钱无论如何也不能省。”

    吉米拍拍胸脯,语气坚定道:“请家教的钱,就由我来出!”

    奥丽娅激动的满脸通红,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用力摇晃,“哥,你太好了!”

    特鲁索娃看着兄妹二人,不禁动容,心里涌向出一股暖流,不再有任何异议。

    “至于家教的人选,我心里已经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回到学校我就去探探他的口风。”

    吉米把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露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