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的封杀来得又快又狠,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试图将洛晚晚的“第三产业”梦想扼杀在摇篮里。绣娘裁缝、特色货源,这些看似基础的要素,一夜之间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澄心苑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连秋云都愁眉不展。
然而,洛晚晚在经过最初的愤怒和些许慌乱后,反而迅速冷静下来。前世在商学院案例分析课上,她没少研究过企业如何应对供应链危机和市场竞争壁垒。对手越是反应激烈,越说明他们害怕,也越证明她选择的道路戳中了他们的痛处。
“秋云,别垂头丧气的。”洛晚晚拿起炭笔,在纸上唰唰地写画起来,“他们封杀明路上的资源,我们就另辟蹊径。京城没有,我们就放眼整个大周!好东西还怕找不到买家?”
她首先调整了策略。既然高端绣娘和知名裁缝被垄断,她便将目光投向那些“非主流”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她让秋云和小厮们改变打听方向,不再去知名的绣坊,而是转向那些从江南流落至京城的绣娘、因主家败落而散伙的私人绣活班子,甚至是某些因性格孤傲或家道中落而不愿与大宗绣坊为伍的独行高手。同时,她也留意那些擅长改制旧衣、颇有巧思的“改衣匠”,他们的创意往往比固守成规的大师傅更灵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还真让秋云找到了几位合适的人选:一位是因家乡水患逃难至京的苏绣传人姜娘子,手艺精湛,但带着幼子谋生艰难;一位是曾在某位获罪王爷府上做过针线供奉的容嬷嬷,见识过顶级奢华,对贵族女眷的喜好把握精准,如今靠着接些零活度日;还有一位姓文的年轻裁缝,祖传的手艺,尤其擅长根据个人气质设计衣饰,却因不善经营,铺面冷清。
洛晚晚亲自面试了这几位,抛开身份偏见,只论手艺和想法。姜娘子的绣工细腻传神,容嬷嬷对面料、款式见解独到,文裁缝的设计草图更是让洛晚晚眼前一亮,充满了古典与新颖结合的魅力。她当即拍板,以高于市价三成的工钱加上未来盈利分成的承诺,将这三位“宝贝”请到了侯府名下的一处僻静小院,作为成衣店的“核心技术团队”,并严格保密。
解决了“人才”危机,接下来是更棘手的“物料”封锁。对手显然深知布料是成衣的根本,对京城各大绸缎庄、布号都打了招呼。洛晚晚派去采购高端料子的人,无一例外都碰了软钉子。
“小姐,怎么办?没有好料子,姜娘子她们手艺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秋云急道。
洛晚晚站在窗前,目光掠过庭院,落在远处库房的方向,脑中灵光一闪。她想起查账时,似乎看到库房里积压着不少陈年的织锦、缎匹,有些还是番邦进贡的稀罕物,但因花色过时或存放不当略有瑕疵,便被遗忘在角落。
“走,秋云,我们去库房!”洛晚晚当机立断。
再次来到库房,这次她是带着明确目标来的。看守库房的婆子见是二夫人,不敢怠慢,打开尘封已久的织料库。果然,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许多都蒙着厚厚的灰尘,蛛网遍布。
洛晚晚不顾脏污,亲自翻找。她发现,这些“过时”的料子,质地其实非常优良,许多是如今市面上难得一见的上等货色。那些所谓的“瑕疵”,大多只是颜色略显暗淡或略有虫蛀,完全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裁剪来规避甚至化腐朽为神奇。更重要的是,这些料子独一无二,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同款!
“就是它们了!”洛晚晚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秋云,记下来,这些云锦、缂丝、还有这几匹海外的晕染绸,全部清点出来,送到小院去给文裁缝和容嬷嬷过目。”
利用库存积压料,不仅解决了货源问题,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洛晚晚进一步想到,还可以利用侯府的关系,尝试从海外商船或者西南边陲寻找一些京中罕见的新奇面料,作为补充和特色卖点。她记得萧煜似乎掌管着部分市舶司的事务,或许可以……她摇摇头,暂时把这个念头压下,先解决眼前问题。
有了人才和物料,洛晚晚开始打造她的“高端定制成衣店”。她将店铺定位为“云裳阁”,主打“独家设计”、“限量定制”、“尊享服务”。她不追求量大,而是追求极致的品质和独一无二的体验。文裁缝根据洛晚晚提出的“凸显个人气质”、“扬长避短”等现代审美理念,结合当下流行款式,设计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成新的图样。姜娘子和容嬷嬷则负责把关工艺和细节。
洛晚晚甚至亲自参与了营销策划。她设计了精美的邀请函,以侯府二夫人的名义,邀请了几位与太夫人交好、或与萧煜同僚家眷中素有“时尚风向标”之称的贵夫人,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品鉴茶会”。茶会上,由身材容貌姣好的丫鬟穿上“云裳阁”的样衣进行展示,并提供了专业的穿搭建议。
效果出奇地好。这些见惯了奢华贵妇们,对于这种新颖的模式、独特的设计(尤其是那些用库存老料做出的、充满复古奢华感的衣服)以及“限量”、“专属”的噱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当场就有好几位下了订单。
“云裳阁”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凭借口碑在顶级贵妇圈子里悄然传开。虽然订单量不大,但每一单的利润都极为可观。更重要的是,它成功绕开了对手的封杀,建立了一条独特的供应链和客户群。
与此同时,田庄那边,常安也不负所托。他选择了一个水土较好的庄子,划出部分土地,尝试种植香料和染色植物,并小规模养殖肉质鲜美的禽类。虽然规模尚小,但长势良好,为未来的精品杂货店和侯府自身消耗提供了潜在的特色货源。
第一个试点项目,在经历了初期的波折后,终于磕磕绊绊地走上了正轨,并实现了初步盈利。虽然这点盈利对于侯府的巨额赤字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但其象征意义巨大。它向所有人证明,洛晚晚的“奇思妙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切实可行的生财之道。
消息传回侯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太夫人听闻后,捻着佛珠,对心腹嬷嬷感叹:“煜儿媳妇,是个有造化的。这路子虽新,却走得稳当。” 下人们中间,观望者减少了,暗中佩服或打算投靠的人增多了。
而对手那边,显然没料到洛晚晚能用这种方式破局。三老太爷府上,据说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他们意识到,这个年轻的二夫人,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封杀失败了,接下来,恐怕会有更激烈的反扑。
萧煜在书房听完了洛晚晚关于“云裳阁”运营情况的简要汇报(依旧是她特有的数据化方式),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夫人辛苦了。”但在洛晚晚离开后,他看着那份记录着小小盈利的报告,指尖在“净利润”那个数字上轻轻敲了敲,眼底深处,掠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激赏。
他这位夫人,不仅会算账,更懂得在绝境中寻找生机,甚至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这场由她主导的侯府“商业变革”,似乎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很好奇,当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意识到封杀无效后,又会使出怎样的手段?而他的夫人,又将如何接招?
洛晚晚走在回澄心苑的路上,初夏的风带着些许暖意。首战告捷,她心中却无多少轻松。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风雨,或许还在后面。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斗志。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她的方式,为这个古老的侯府,蹚出一条新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