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1990:刑侦档案 > 第19章 没这样的道理嘛!

第19章 没这样的道理嘛!

    真实的刑侦现场,核心原则是专业、严谨、高效。

    勘查初期,尤其是面对关键物证时,氛围必然是高度紧张和严肃的,办案人员的对话只会围绕案件信息和技术细节展开。

    但在初步勘查完成、信息汇总或等待下一步指示的间隙,现场氛围其实并非永远绷紧。

    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会利用短暂间隙调整状态,小声交谈,在周围没有外人的情况下,甚至开个玩笑来缓解压力,都在情理之中。

    所以李东对师父说的,在命案现场就必须严肃这一点,其实有些不以为然。

    这其实没什么,关键在于不影响工作、不亵渎死者、不破坏现场。

    当然,这是在现在,到了人手一部手机的后世,为了防止好事者拍下视频或照片,断章取义发到网上,公职人员出门办事便开始尽量不苟言笑了。

    “县卫生院的刘国华医生是吧?我是县公安局刑侦队长秦建国,让你久等了。”秦建国语气平和,但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位报案人。

    虽然经过勘查,大大减轻了刘国华的嫌疑,但刑警的职业病是怀疑一切。

    刘国华到底是医生,对于尸块的抵抗力要强于普通人,这会儿已经从惊吓中缓了过来,除了面色还有些不好看,状态已经恢复,还算镇定地点头道:“秦队长,你好。”

    “别紧张,刘医生。”秦建国放缓语气,“麻烦你详细说说,今天早上是怎么发现抛尸袋的?”

    刘国华咽了口唾沫,开始讲述:“我平时有早起钓鱼的习惯,今天也是,大概六点不到就来了,就在那个位置。”

    他指了指发现抛尸袋的河岸,“刚开始没注意,甩了几杆没动静,我就想换个地方,收线的时候感觉钩子挂到了什么沉东西,拉上来一看…是个蛇皮袋,还挺沉,不过因为尸块被油布包裹,当时并没有什么大的异味,我也没多想,就想打开看看,结果刚打开就看到了里面的肉块…我是当医生的,一下子就认出来都是人体组织,吓死了,连忙跑到了最近的公共电话亭报案……”

    李东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仔细观察着刘国华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细节。

    他看起来其实不太符合一个普通报案人的表现,略显镇定了,但考虑到他的职业是医生,是说得过去的,暂时看不出表演痕迹或逻辑破绽。

    但报案人的嫌疑不会那么轻易就排除,他默默地将刘国华的姓名、工作单位、发现时间、经过等内容细节详细记录下来。

    每一个信息,都可能成为后续排查的关键。

    等刘国华说完,秦建国继续询问:“你早上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附近有什么可疑的人?”

    刘国华摇头:“应该没有,那时天还没亮,我没有发现周围有其他人。”

    “你经常来这里钓鱼,那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发现可疑的人,或者从来没见过的陌生人?”

    刘国华还是摇头:“没有,这一带比较偏僻,这也是我选择在这里钓鱼的原因,清静,没人打扰,而且我钓鱼都是起大早,大概钓到八点左右回卫生院上班,除了隔三差五遇到过几个走旁边这条公路的菜贩子,没有遇到过其他人。”

    “菜贩子?你还记不记得他们的长相?”

    刘国华再度摇头:“基本都是天没亮或者天刚亮的时候遇到的,我在河道旁边钓鱼,他们在路上走,离得比较远,我就没看清过他们长什么样,不过有个瘸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那个,秦队长,我什么时候可以走?马上到点上班了,我早上还约了患者。”

    秦建国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走了,感谢你的配合,方便留一下你办公室的电话吗?后续有需要,我们会再联系你。”

    “没问题,我写给你。”

    刘国华走了。

    到底还是普通人,哪怕是医生,面对警察的盘问还是紧张的,临走时,甚至忘了将钓鱼桶里的水倒掉,就这么拎着走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满满一桶水倒掉,钩在了自行车把手上。

    “拎水桶的手很稳,力气不小。”

    秦建国望向李东说了一句,转而望向赵康,“找个人盯他几天,没问题就暂时先解除嫌疑吧。”

    “明白。”赵康点了点头,“菜贩子查吗?”

    秦建国点头:“查,说不定就是目击者,甚至是凶手。”

    “好,我来查。”

    秦建国摆手:“先不急,等他们勘查结束,联系局里和联防队先组织人手打捞吧…再对外发一份通报,发动群众力量,看会不会有人主动认尸,或者在其他地方发现抛尸袋。”

    “发通报?”赵康一愣,“如果发通报,动静可就大了,冯局估计顶不住压力,要请市局派人过来督办了。”

    秦建国瞥他一眼:“灭门案已经吃了一次独食,你还想再吃一次?这次的分尸案明显不是一天两天能破的,围观群众又那么多,想瞒都瞒不住,这案子百分百上报市局。”

    赵康点头:“行吧,也挺好,市局督办,破不了就不能全怪咱们了。”

    秦建国闻言眉头一皱:“老赵,你这个想法我要批评你了,市局督办不是给我们找借口、推责任的挡箭牌,案子破不了,大家日子都没法儿好过,你这个想法要不得。”

    这个老赵,别的都好,就是老喜欢推卸责任,做事情也功利了一些。

    就拿市局督办这事儿来说,自己是为了争口气,提升县里的破案率而有些抵触市局督办,但老赵却总是认为市局督办就是来抢功的,这样的想法,实在有些小人之心。

    明明以往破案,大多都依赖于市局的大力支持。

    合着人家市局出力就是该你的,分润功劳就是抢你的?

    没这样的道理嘛!

    赵康见秦建国不高兴了,有些悻悻,不过也没敢顶回去,去技术队那边帮着勘查了。

    而将这一幕全程都看在眼里的李东,则有些明白,为什么前世赵康没多久就调走了。

    长乐县公安局刑侦队,从师父这个队长开始,陈磊、陈年虎、张正明,还有后来加入的自己,对破案的追求都是纯粹的,虽然也渴望荣誉和功劳,但驱动力绝不是后者。

    赵康则不同,虽然同样是破案,但他更在乎功劳,在乎利益上的得失,与队里的整体调性不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与其勉强在一起,大家都不开心,相看两厌,不如一别两宽。

    也不能说他就是错,只是理念不同,调走也不是坏事。

    不多时,技术队结束了勘查。

    很可惜,除了抛尸袋及尸块提供的那些线索,其余一无所获。

    指纹、足迹、车辙印或其他遗留物。

    什么都没有。

    李东不由感叹,怪不得会成为悬案,从一开始,这起案子就透着一股非常棘手的味道。

    而截至目前为止,师父的处理都没有问题,即便换成他,也一样先是这些常规操作,所以他并没有像上次灭门案那样积极争取主导权。

    主导权暂时还没什么意义。

    而且老这样的话,是会讨人厌的。

    且先看着,等师父乃至市局督办的决策或办案思路什么时候出现了问题,再适当引导,乃至争取主动权也不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