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1990:刑侦档案 > 第18章 难道又要我自证?

第18章 难道又要我自证?

    李东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是非常规的,尤其在后世勘查技术成熟之后,因污染现场的风险很大,已被摒弃,在技术队勘察完现场之前,即便侦查人员也不得轻易踏足现场。

    但在技术力量薄弱的1990年,这样的操作却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报案人可疑或现场存疑的案件,有时将发挥奇效。

    毕竟医生和分尸…专业的警察立即就能联想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当然,一切猜测,都要依据勘查现场后再初步确定或排除。

    李东领着秦建国往技术队那边走去。

    技术队这次的表现不像上次那么拉胯,且分尸案这种案件,尤其需要技术勘验的支持,所以他们格外认真。

    有人负责拍照固定现场全景和细目;有人小心翼翼地试图提取蛇皮袋和油布包裹物上可能存在的指纹;有人沿着河岸仔细搜寻可能的足迹、车辙印或其他遗留物;王爱民则蹲在打开的油布包裹旁,戴上手套,开始初步检视那令人心悸的尸块。

    李东没有喧宾夺主,与师父默默站在旁边看着。

    在检查尸块这种事情上,他当然远远比不了专业的法医。

    “常见的油布,无特殊花色,包裹的方式很粗糙,但捆扎得很紧;蛇皮袋也是常见的化肥袋,磨损严重,没有明显标识;一共六个尸块,部位有大腿、手臂、断掌,但不全,现有尸块无伤疤、痣等明显辨认特征。”

    “脂肪组织开始水解,油脂析出,沾染在油布内表面,低温使其呈白色粘稠状,轻微腐烂,没有曾经冷冻过的迹象,结合最近的室温以及水里温度,初步推算死了大概一到两周,目前无法推断死因。手掌偏大,疑似男性手掌,但无老茧等劳作特征。”

    “切口边缘毛糙,有多次反复劈砍的痕迹,断骨处参差不齐,位置非关节处,非专业工具劈砍,疑似无准备分尸。”

    “从这截股骨的长度和粗壮程度,以及骨骺完全闭合的状态,结合手掌偏大来看,死者应该是男性,年龄应该在25到45岁之间。骨盆碎块的特征也更符合男性骨盆。更精确的年龄需要等找到更多骨骼,尤其是骨盆和头颅,回去做进一步检验才能确定。”

    王爱民一边检查,一边低声说,也是在梳理思路,“从这一个裹尸袋里的尸块不多,经多次反复劈砍来看,凶手力量不大,且手法生疏,作案工具怀疑是斧头或斩骨刀,不排除女性作案可能,我倾向于仇杀或者情杀。”

    说着,他望向李东,“东子,有没有补充?”

    “法医方面很专业。”李东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但痕迹方面我有一点补充。”

    他指向断掌边缘,“这一块表皮破损,看着像新造成的,可能是报案人或者咱们公安民警打开油布的时候不小心蹭掉的,会不会是痣或者瘊子,因为凸起,所以被蹭掉了?”

    王爱民挑眉,当即轻轻翻动尸块,最终还真在最下面找到了一块带着黏液,表面凸起的表皮组织,经贴合验证,正是断掌边缘的那块。

    “还真是痣,这可是一个重要辨认依据!”

    王爱民也朝李东竖起了大拇指,望向秦建国,“秦队,东子以后转正了,能继续留在我们技术队么?他这个观察力,不干法医可惜了啊!”

    秦建国当即训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这时候扯什么淡?”

    王爱民摊了摊手,望向李东:“还有问题吗?”

    李东摇头:“没了,也就一个抛尸袋,线索不多,基本就这样了。”

    “我有问题。”

    秦建国忽然开口,但他没有看向王爱民,而是看向了李东,狐疑道,“看到这些尸块…你怎么这么淡定?你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断掌的破损可能是痣?我怎么开始怀疑这分尸案的凶手是你了呢?”

    随后,脑子里便浮现出李东一个潜伏在公安里的连环杀手形象。

    他并非真的怀疑李东,只是李东的这种不一般让老刑警产生一丝类似本能的不安,用玩笑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宣泄。

    “我说秦队,你的职业病是不是有点过于严重了?难道又要我自证?!”

    李东心里一惊,却也立即没好气道。

    他还真忽略了看到尸块后的反应这件事,表现得太正常了,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他继续道:“你忘了,那天晚上看见周成功一家的尸体,我不是也很淡定?”

    秦建国追问:“是啊,为什么呢?”

    “我哪知道…天生的?还是我缺失某种共情能力?确实觉得挺恶心的,但…也就这样吧。”

    “真的?”秦建国还是觉得奇怪。

    王爱民插嘴道:“正常,我们学医的都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每学期总有那么一两个妖孽,上解剖课的时候,别人都在吐,他们两眼放光。”

    秦建国点了点头,接受了这个论断,望向李东,“不过倒是提供了思路,不妨就继续当你是凶手,你继续自证看看,或许在自证过程中,真凶就找到了。”

    好好好,师父你这么玩是吧?

    李东:“既然如此,就听秦队的,但不是自证,而是模拟凶手的角度来分析案情。”

    他想了想,望向了河道:“我要是凶手,如果力气不大,确实会多分装几个抛尸袋,以便抛尸,但…除非这个地点对我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否则我不一定非要将其他尸块也抛在这里。”

    秦建国点头:“有道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组织人手,打捞剩下的抛尸袋,但如果抛尸地点不止这一个地方…就得局里发通报了,发挥群众力量,也顺便征集死者的身份线索,看会不会有死者亲属主动前来认尸。”

    “对。”李东点头,继续沉吟,“我既然力气不大,多次反复劈砍才能完成分尸,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分尸呢?明明可以将死者整个尸体都绑起来,捆上石头沉河…除非,我恨极了死者,不把死者大卸八块,难消我心头之恨。”

    “另外,分尸还有利于隐藏死者的身份,即便某一个抛尸袋被人发现,只要找不到最关键的头颅,就极大增加了调查死者身份的难度,我怀疑是熟人作案,至少发现死者身份很可能会对凶手不利…这样的话,凶手就不太可能多此一举,主动当报案人了。”

    “我打断一下,最后是警察思维了,现在不是要你排除报案人的嫌疑,我要你站在凶手的角度,继续往下推。”秦建国忽然开口。

    “秦队,差不多行了。”李东不满道,“就这么点线索,你当我有上帝视角啊?”

    “另外,力气不大这一点,也只是推测,万一是斧头或者刀钝呢?或者凶手为了泄愤,故意多次劈砍呢?抛尸袋里尸块少,也不一定是拎不动,万一凶手就是想多装几个袋子,多扔几个地方呢?都说不准的,现在推理没有意义,等以后线索多了,有大概框架了,才好有的放矢。”

    秦建国点点头:“行吧,老王你们继续,查仔细点,东子跟我去询问报案人。”

    王爱民遂朝李东投去一个眼神。

    他也叫你东子了?

    你能叫,他为什么不能叫。

    又勘查又侦查,他这是要把你当牲口使唤啊?

    瞎说,这是看重我。

    两个人眼神交流了两句,李东遂跟着师父走出了封锁现场。

    “你俩挤眉弄眼干什么呢?”

    “没啥。”

    “不是,你俩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秦队,这叫惺惺相惜,两个有本事的人才会这样。”

    “你小子严肃点,这是在命案现场!”

    “噢。”

    经师父提醒,李东很快严肃了起来。

    主要还是这种分尸案与那种普通凶杀案的视觉冲击不同。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分尸的视觉冲击力更大,看不得那些尸块。

    可对于专业的刑警而言,至少单单看一个裹尸袋以及里面的尸块,其实没有太强的冲击力,远不如普通凶杀案,死者就倒在眼前的情感冲击力来得猛烈。

    就好像现在,勘查尸块之余,几个人还能如常聊天,但之前在周成功家里,则气氛极其凝重,没有一点交谈的兴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