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喀什的云朵 > 第八章 一餐便饭

第八章 一餐便饭

    由于援建任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上海的这批干部一般都身兼两职。

    既是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各指挥部的成员,同时也会在当地的行署或地委担任相应岗位。

    比如李伟,除了莎车分指挥部产业和文化发展领域的技术骨干身份外,还在莎车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担任副主任职务。

    如果要用八个字来形容上海第七批援疆队伍所面对的复杂局面,那莫过于:初来乍到,千头万绪。

    之前在阿克苏地区的援建经验虽能借鉴,但由于喀什四县人口、产业、自然资源和民族组成的情况完全不同,所以到底“做什么”和“怎么做”便成了困扰每个上海援建干部的难题。

    暂时找不到最优解,那便只能拼了命的“以勤补拙”。

    所以李伟这些日子的工作强度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这不刚开完会,他就跟着分指的同事还有当地行署的干部坐车出了城,行驶了大约小半个小时后,由G315国道莎车西互通进入了巴莎高速公路4标的施工便道。

    想要富,先修路。

    这是劳动人民经过了几十年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放在新疆的土地上依然“灵验”。

    巴莎高速公路全长2330余公里,由上海支援代建,双向四车道,总投资近120亿元,是整个新疆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

    公路由北向南纵贯南疆腹地的叶尔羌河水系经济区,连接了巴楚县、麦盖提县和莎车县,沿途不但有城镇和村庄,还有广袤的戈壁和半沙漠。

    从地图上看,巴莎高速与G314和G3012国道恰好形成一个封闭环,像极了一把弓箭上的弦,好像是在助力新丝路上的“南疆明珠”喀什蓄势待发。

    这条“经济命脉”的建成与否无疑对喀什地区乃至整个南疆的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自然被摆在了李伟工作目标清单的最前面几列。

    “李主任,这里附近几个村子都是以种植甜瓜和杏子为主,皮薄肉脆非常甜,但是大多经不起长途运输,前两年甚至还出现了果子丰收却最后烂在地里的情况,老实说非常打击村民们的积极性。”

    开口介绍维族小伙名叫阿木提,是当地乡村的干部,在沿海城市读完大学后选择回到家乡参与建设,不但业务能力出类拔萃,对村民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也称得上了如指掌。

    有了这么一位尽职尽责的“地陪”,李伟的工作开展非常顺利,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调研任务,脑子里对下阶段如何开展帮扶也有了初步的设想。

    “几位领导,时间也不早了,这午饭要不我安排……安排?”

    正当几人往回走的时候,阿木提突然发出了邀请,顺着他指的方向,就能看到不远处正有一群村民热情地冲着李伟他们挥手。

    “村里的大家伙知道有援疆的领导要来,说什么都要我想办法留住你们,今天一大早就看到几个‘阿恰’在杀鸡,估计现在已经出锅了,要不就吃完再走吧?”

    小伙子满脸涨得通红,不断强调村民们只是准备的家常菜,绝对没有违反纪律。

    李伟和几个同事稍加考虑便欣然应允,他们在上海的时候就听很多援疆的前辈说过:想要在新疆做好群众工作,吃一顿饭加喝一顿酒绝对比讲什么大道理都要有用。

    “但鸡的钱是一定要付的,就当我们请大姨帮忙加工了,也正好尝尝正宗的新疆味道。”

    大城市的援疆“领导”来做客,着实让这些淳朴的村民们高兴坏了,他们夹道欢迎,把李伟几人簇拥着往村里厨艺最好的大姨家走。

    小院子里早早摆好了几张大圆桌,上面铺着鲜红的塑料台布,几个极具当地特色的凉菜已经等候多时。

    从后屋隐隐飘来了浓郁的肉香,李伟猜测大概率是来自那只早上“惨遭毒手”的小公鸡。

    几个援疆干部都是第一次到老百姓家吃饭,多少还有些拘束,但村民们的热情超乎想象,陆陆续续从门外又进来了不少人,个个手里都提着酒瓶子。

    这一下直接让李伟他们陷入了两难,毕竟工作期间严禁饮酒是铁律,但如果直接拒绝又会伤了村民们的感情,非常不利于后续的工作开展。

    最后还是当地行署的同志经验丰富,他们立马把电话打到了公路的施工方中铁一局那里,没过多久几位穿着亮黄色工服马甲的高大汉子就赶了过来。

    一问才知道都是巴莎高速四标段的工人,明后天正好轮休,本来就想着要回宿舍吃饭休息,管理部一接到“求救电话”便赶紧派他们来支援。

    “势均力敌”的一场把酒言欢就这样开始了,村民们纷纷举杯向李伟他们敬酒道谢,说感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各个省份援疆同胞们的关心和帮助,当然还有等巴莎高速公路建成后的憧憬和期盼。

    援疆干部们都被这份真挚的情谊所感动,也起身以茶代酒,拍着胸脯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帮大家伙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院子里到处都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氛围,但李伟却注意到在最角落的地方有个穿着维族传统服饰的中年男人从头到尾都绷着脸。

    “崔哥,你先帮忙挡着,我去去就来。”

    让同事帮忙继续和村民们欢声笑语,李伟一个人来到了“黑脸”男人跟前,在对方颇为复杂的目光里坐下。

    “老哥,我叫李伟,从上海来支援建设的,看你闷闷不乐,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要不要和我们说说看,指不定就有办法解决。”

    李伟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在来喀什之前他就请教过之前几批援疆队伍里的前辈,知道了许多和少数民族群众交流的“注意事项”,所以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选择直入正题。

    但没想到的是这么一句并无歧义的话却好像火星一般点燃了男人的情绪,他“砰”地一下把杯子砸在桌上,而后瞪着眼说道。

    “我是个粗人,你们修什么高速公路我没意见,但凭啥要牺牲我地里的庄稼?”

    “开口闭口就是什么大局观,我可不懂这些,只知道没水就种不出玉米,没有玉米我家明年没有收入,老婆孩子都得饿肚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