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穿成反派后妈,我靠摆摊爆火了 > 第十三章 购买食材

第十三章 购买食材

    听见两人松口,苏晚悬着的心渐渐松了下来,深亮的眼眸里掠过若有似无的笑痕。

    她微微一笑,躬身道谢:“民妇多谢两位官差大哥通融,民妇定当按时交颗利,绝不给两位添麻烦!”

    道完谢,苏晚心里默默盘算着一会儿需要购买的东西,有些心不在焉地牵着赵小宝的手转身往外走去。

    刚走出院门口,赵小宝吃着手中的糖葫芦没注意脚下,脚步踉跄这向前迈了几步,险些迎面撞向一个推着独轮车的年轻货郎。

    苏晚吓了一跳,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将赵小宝往自己的身后拽去。

    独轮车的车轱辘堪堪擦着赵小宝的脚边碾过,那货郎瞳孔登时瞪大,手上一使劲,车上几颗带着雪水的青菜被晃得滚落在地,沾了满地的泥点。

    苏晚惊魂未定地蹲下身子,低下头仔仔细细地察看了一番,“小宝,身上疼不疼?有没有撞着哪里?”

    赵小宝被这突如其来地变故吓得忘了啃手中的糖葫芦,只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摇头,手里的摊糖葫芦串晃悠着,糖渣子掉了苏晚一手。

    推车的货郎慌忙停住脚步,脸上满是歉意,连忙弯下腰去捡起地上的青菜,连连低头道歉,“实在是对不住!是我没看路,冲撞到了孩子,孩子没事吧?”

    “这附近有一家医馆,这事我也有责任,夫人您要是不放心,孩子瞧病的银钱我来出。”

    货郎愧疚的目光扫过苏晚,又在赵小宝的脸上停留片刻。

    心里暗自琢磨着:这位小娘子衣着虽朴素,但孩子穿得却是极为暖和,那雪白的披风围着一圈暖和的茸毛,显然是对孩子精心照料的。

    不过,眉眼间倒是十分面生,也不似常来市集的熟悉面孔,应是特意带着孩子从乡下来赶集的,方才要是真撞着了,可就太罪过了。

    苏晚见小宝确实没事,提到嗓子眼的心落回了肚子里,她深深地松了口气,抬起眸看向货郎。

    只见眼前的男子粗眉大眼,一双黑沉沉的眸子闪着光亮,许是常年劳作的缘故,胳膊上结实的肌肉看着便充满了力量。

    方才的事发生的突然,他的额角沁出细密的薄汗,顺着略显黝黑的脸颊往下滑,此刻眼里满是局促,时不时的打量着赵小宝,生怕孩子真受了伤。

    苏晚见他这幅实在的模样,又见他衣着单薄,心里的那点芥蒂瞬间散去,“不碍事的,是孩子走路没看着,你这菜看着倒是新鲜,是刚从菜地里收的?”

    眼见赵小宝没事,他局促的神色松快了些,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回话,“夫人好眼光!这些菜都是今个儿新鲜摘的,脆嫩的很!您要是喜欢,便挑两颗去,就当是我赔礼罢。”

    苏晚瞧了瞧车上的青菜,叶片上还沾着未干的雪水,绿油油的透着股新鲜劲儿,水灵的紧,另一个木捅里还装些嫩白的豆腐。

    这小哥看着像是个实在人,应该不会坑她。

    她笑着摆摆手,从袖中摸出几枚铜板递了过去,“赔礼就不用了,你这菜瞧着让人喜欢,这菜我确实想买,按价给你银钱,正好给孩子们做汤喝。”

    说着,苏晚弯下腰挑了三颗最嫩的油麦菜、两把菠菜、半袋子土豆、红薯;一大袋小葱、还有一块带着温气的嫩豆腐。

    很快,板车上的蔬菜肉眼可见的少了大半。

    小葱可用于制作葱油饼时调香,增加香味,挑了这满满一大袋,够用半月余了。

    货郎见她爽快,又挑了许多,眼里划过一抹诧异。

    抬眸间,望向市署的大门,瞬间明白了苏晚的用意,原来这位夫人挑这么多是要摆摊卖东西。

    “夫人,您挑这么多怎么不叫您夫君一块来?这些可沉,您还带着孩子,可怎么带回去呢?”

    听到这,苏晚敛下神色抹起了泪,声音带着哽咽道:“夫君前些日子去外地送货,可至今也没个音信,家里就剩我和三个孩子,再不出来寻点活计,只怕是要活不下去了。”

    说着,抬手轻轻擦了擦泪,一双清凉的眸子酝酿出两团泪水,眼眶痛红,那模样瞧着让人格外心疼。

    苏晚没敢说出真相,一个寡妇带着孩子在这世道活着本就艰难,若是让外人知道她家没了男人,指不定会想出什么法子对付自己。

    赵小宝也在一旁适时帮腔,“是呀哥哥,小宝还有两个哥哥,娘一个人拉扯我们实在是太不容易啦!”

    货郎闻言,自知多嘴的他此刻恨不得给自己掌嘴,脸上的诧异换成了同情,连忙解下背上的竹娄,把苏晚挑好的东西麻利的放了进去。

    “夫人您这日子真是不容易,是我多嘴了!我这竹娄给您,正好可以装东西用,我这板车顺路,送您到巷口成不?”

    “对了,您若是在这摆摊,市署偶尔会来查卫生,可得仔细着把锅碗瓢盆擦干紧。”

    说着,往那竹搂里又塞了把干净的青菜,生怕她再落泪。

    “不必了,多谢你的好意。”苏晚道了谢,又把这竹娄的银钱给付了,牵着赵小宝的手匆匆离开。

    货郎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掌心中还残留着淡淡的余温,耳尖登时红了半拍。

    苏晚没注意到这些,转过街角处,在一家卖面粉的铺子前停了下来。

    她掀开布帘走进面粉铺,店面不大,里面除了掌柜,便只有一个伙计。

    苏晚没急着购买,指尖在不同的面粉上轻轻划过,仔细摩挲着指腹。

    掌柜见她看得仔细,便知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小眼珠子一转,忙迎了上去,声音透着股生意人的热络,“诶哟!姑娘这是需要买粗面还是精面?我家这粗面管饱,蒸馒头、蒸粗面煎饼最合适不过;精面细润,擀饼、做糕点都合适,都是今早现磨的,还带着麦香气呢!”

    苏晚的指尖在一袋精面上停留,开口道:“你这精面细不细?我要用来做饼子,若是不细,皮子擀破了可得找你们赔偿!”

    那掌柜见她这幅行家模样,不敢再耍小聪明,忙凑了过来,指尖捻起一小撮精面。

    “姑娘您瞧!”掌柜的手轻轻一捻,面粉便簌簌落在掌心里,连一点结块都没有,“咱家这精面可是经过三遍筛选,细得能透光!擀饼时只管往薄了擀,别说破皮子,就是用热油浇,它也绝不会破!”

    苏晚瞧着这精面确实如此,想必这掌柜也不敢糊弄的太狠。

    当即便朝着掌柜直截了当的开了口,“掌柜的,我要五斤粗面,十斤精面,麻烦您用结实的草绳分两捆捆好,我待会儿要提着走路。”

    “好勒,客官您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装面粉!”

    半晌,伙计把捆好的面粉放入她的竹娄,又塞了把芝麻,“您若是觉得好,可一定要再光顾咱家这店呐!”

    苏晚付了铜板,背上竹娄的重量已是她所不能承受的,她意念一动,张了张嘴,把竹娄里的东西皆收入了空间里,独留下一包芝麻。

    这可真是要把她累趴下!

    从面粉铺子出来,刚想带着赵小宝去对面的面馆搓一顿,便见里头传来了一阵吵嚷声。

    “你这阳春面怎么做的?这汤跟不要盐似的,齁死人不说,咽都咽不下去,你们这店是欺负我头回进店,故意糊弄人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