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 第96章巨兽的末路狂搏

第96章巨兽的末路狂搏

    淮海平原的黎明,被一种异乎寻常的肃杀之气笼罩。连续多日的惨烈拉锯,仿佛耗尽了这片土地的生机,只留下焦土、残骸和凝固的暗红。然而,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照亮清军大营时,一种决绝的、近乎疯狂的气息,正从那里弥漫开来。

    鳌拜,这位满清最后的柱石,在深夜接到了多尔衮不惜代价送来的密令。字迹潦草,语气急迫,充满了北京城内的惊惶——“速撤!朕亲率援军接应,于济宁会师!”

    “援军……济宁……”鳌拜捏着密令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他并非蠢人,瞬间就明白了局势的险恶:向拯民已插入山东,他的退路正受到致命威胁。多尔衮的“接应”,更像是最后的抢救。

    一股巨大的屈辱和暴怒涌上心头。纵横天下数十载,他何曾受过如此逼迫?

    “传令!”鳌拜的声音嘶哑,如同受伤的野兽在低吼,“全军饱餐!今日,与南蛮决一死战!不成功,则北撤!”

    这是他最后的赌博。胜,或可击溃当面之敌,扭转危局;败,则必须毫不犹豫地丢下一切,狼狈北逃。这是骄傲的鳌拜,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的最痛苦抉择。

    (一) 倾巢而出,困兽犹斗

    朝阳完全跃出地平线时,清军大营所有营门洞开!不再是之前逐次添油的进攻,而是真正的、倾尽全力的总攻!

    超过十万清军(虽已严重减员,但仍是庞大兵团),如同黑色的海啸,铺天盖地地向华夏军阵地涌来!最前面依旧是重甲骑兵,但两翼辅以大量的步兵和弓箭手,中军压阵的则是鳌拜的亲军白甲兵。这是清军目前能拿出的全部家底,带着背水一战的绝望和疯狂。

    几乎在同一时刻,华夏军阵中,李定国也接到了前沿哨探的急报。他对此似乎并不意外,向拯民的命令早已抵达:不惜代价,拖住鳌拜!

    李定国深吸一口带着硝烟和血腥的空气,猛地拔出佩剑,声音传遍全军:“将士们!鳌拜已是穷途末路,在做最后挣扎!向大统领正在抄他的后路!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把这头困兽的最后一口牙掰断!全军——出击!”

    “吼!”华夏军阵中爆发出震天的怒吼!养精蓄锐的部分预备队和轮换休整的部队,全部投入战斗!车营在前,火枪兵继之,长枪如林,骑兵于两翼游弋。华夏军同样摆出了决战的姿态,迎着黑色的浪潮,正面撞了上去!

    (二) 主将对决,旗鼓相当

    战场核心,两军主帅的大纛在混乱的战场上异常醒目。

    李定国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若能阵斩或重创鳌拜,清军必将崩溃。他亲自率领中军精锐,向着鳌拜的大纛方向猛冲。

    鳌拜同样抱有相同的想法,击溃李定国,眼前的危局或可缓解。他见李定国帅旗移动,立刻率领最精锐的白甲兵和戈什哈(亲卫)迎头而上。

    两位当世名将,在这片血腥的战场上,终于迎来了正面交锋!

    李定国手持长枪,势如游龙,枪尖闪烁,点、刺、挑、扫,灵动而致命,每一枪都蕴含着沙场老将的千钧之力与精妙技巧。

    鳌拜则挥舞一柄沉重的镔铁大刀,势大力沉,劈砍如同开山裂石,带着满洲勇士特有的狂野与霸道,刀风呼啸,仿佛要將空间都撕裂。

    “铛!铛!铛!”

    枪刀交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之声,火星四溅!两人胯下战马不断盘旋嘶鸣,周围双方的亲兵也绞杀在一起,试图保护自己的主帅,同时攻击对方的主将。

    李定国枪法精奇,一度刺中鳌拜肩甲,留下深痕;鳌拜力大刀沉,一次猛劈震得李定国手臂发麻,长枪几乎脱手。两人皆身经百战,武艺超群,一时间杀得难分难解,谁都奈何不了谁。他们的对决,仿佛是整个战场惨烈厮杀的缩影——势均力敌,鲜血飞溅,却都无法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三) 血肉磨盘,英雄悲歌

    在主将激战的同时,整个战场已然化作了巨大的人间炼狱。

    清军凭借决死的气势,一度在数个点上突破了华夏军的车阵。双方士兵在破损的车辆间、在刚刚夺取的散兵坑内,用一切能找到的武器厮杀。火枪对射的距离近到可以看清对方眼中的血丝,长矛捅穿身体的声音令人牙酸,手榴弹的爆炸此起彼伏。

    华夏军一名叫柱子的火枪兵班长,在防线被突破的瞬间,带着全班士兵挺着刺刀反冲锋,与涌入的满洲白甲兵绞杀在一起。他连续捅翻了两名敌人,自己的腹部也被长枪刺穿,他怒吼着拉响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周围的清兵同归于尽。

    清军方面,一名叫乌勒登的甲喇额真(参领),身披数创,仍挥舞着狼牙棒,死死守住刚刚占领的一小段壕沟,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最终力竭,被乱枪打死,尸体被后续的清兵踩踏得不成人形。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又从正午鏖战至日头偏西。战场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渠,连运河的支流都被染成了淡红色。伤者的哀嚎淹没在震天的喊杀与爆炸声中。双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阵线在疯狂的拉锯中变得支离破碎,但整体上,谁也无法彻底击垮对方。

    (四) 平局收场,暗流涌动

    当夕阳再次将天空染成凄艳的红色时,李定国与鳌拜几乎同时意识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取胜。

    李定国虽未能击溃鳌拜,但成功地将这支清军主力牢牢拖住了一整天,为向拯民的战略合围争取了宝贵时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鳌拜的决死一击,未能击破华夏军的韧性,反而让自身兵力进一步消耗。继续缠斗下去,一旦向拯民彻底锁死退路,他将万劫不复。

    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双方阵营中都响起了代表收兵的金钲之声。

    浑身浴血、疲惫到极点的士兵们,如同退潮般,缓缓脱离接触,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失去战友的悲痛,退回各自的阵营。

    李定国驻马阵前,看着鳌拜的大纛在亲兵护卫下缓缓退入清军大营深处,他长长吐出一口带着血腥味的浊气。他知道,这场惨烈的平局,意味着战略上的巨大胜利。鳌拜这头巨兽,已经被套上了最后的绞索。

    而退回大营的鳌拜,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了一眼南方依旧严整的华夏军阵线,又望了望北方,那里有他渺茫的生机,也有多尔衮承诺的接应。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命令:“入夜之后,各营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分批向北撤退!快!”

    淮海平原上规模最大、也最惨烈的一场正面决战,以双方都无力再战的平局告终。然而,在这表面的平衡之下,致命的危机正如同暗夜中的毒蛇,悄然向鳌拜的大军逼近。巨兽的末路,已然注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