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5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是隐藏的。当病人感觉他的视力明显下降时,疾病通常已经恶化了。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当病人感到他们的视力下降时,他们的病情往往发展到非常严重的阶段。此时,大多数患者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当糖尿病性眼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眼病是无法逆转的。大量研究表明,预防糖尿病导致失明的最佳方法是预防性治疗。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2.1 .出血点:在疾病早期,出血点通常是小点状或圆形出血,大多位于视网膜深部。出血可以逐渐被吸收,但附近可能会出现新的出血。疾病进展后,可能出现表面条状或火焰状出血,甚至在内界膜或前视网膜下出现大面积出血:点状出血不易与微血管瘤区分,位于视网膜表层。
2.2 .视网膜静脉增厚或串珠变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静脉通常充满并扩张成深红色,尤其是颞静脉。在疾病的晚期,当动脉发生变化时,静脉会发生一系列特殊的变化,如直径不均匀、纺锤形、珠状或球形扩张、纽扣环和局部直径狭窄,伴有白色鞘或甚至部分或完全闭塞。视网膜静脉串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典型表现。
2.3 .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当新生血管单独形成或伴有纤维组织增生时,它通常粘附在玻璃体皮质上。如果玻璃体后脱离发生,新生血管会由于牵引而破裂和出血。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3.1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糖尿病发作3-5年后去看医生,检查他们的眼睛,看看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3.2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立即去相关医疗机构检查眼睛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便及时预防。
3.3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到相关机构检查一次。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检查应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当视网膜病变发展时,检查和治疗在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
3.4 .已转变为糖尿病的妇女需要在怀孕或怀孕期间接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并应在怀孕期间随时进行随访,以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3.5。黄斑水肿和任何程度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要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丰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机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1、药物保守治疗
除了严格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外,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还可使用二羟基苯磺酸钙、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剂和纤溶药物进行治疗。
2、控制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程度有关。血糖应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当口服不能降低高血糖时,应注射胰岛素。
3.玻璃体切除术
晚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除术可用于清除屈光间质、吸出碎片以消除纤维组织生长所依赖的支架、释放对视网膜的牵引力、恢复正常的视网膜解剖关系以及维持激光凝固或冷凝的眼球完整性。
4、定期散瞳检查眼底
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应定期散瞳,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有异常应缩短检查时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
1、合理控制总热量
肥胖病人应该首先减肥,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的病人应该增加热能的摄入量,增加体重,以达到标准体重。孕妇、哺乳母亲和儿童应增加热能的摄入,以维持其特殊的生理需求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2、减少脂肪摄入
脂肪的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高脂饮食会阻碍糖的利用,糖的代谢会产生酮体,容易诱发和加重酸中毒。肥胖患者应严格限制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40克。由于碳水化合物有限和热源不足,瘦弱的病人可以相应地增加脂肪摄入量。
3、食物应富含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可减缓葡萄糖吸收,改善糖耐量试验,降低空腹部血糖和餐后血糖浓度,降低血脂浓度,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并发症。食物纤维最好从天然食物中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