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541章 镇北侯沈巍“来者有事”

第541章 镇北侯沈巍“来者有事”

    “我们就不挑了,小姑娘,请推荐几道招牌雅菜即可。”

    张图图从容应答,推荐了四冷盘、四热菜、一汤、一点心的搭配。

    四位山长从善如流。

    很快,菜便一道道上来。

    冷盘摆盘精美,如同画作,热菜更是色香味形俱佳。

    那“文思豆腐羹”,豆腐细如发丝,均匀地漂浮在清澈的汤羹中,入口即化,鲜美无比。

    “开水白菜”,看似清汤寡水,一勺下去,白菜软嫩,汤味醇厚,层次丰富,让人惊叹不已。

    “松鼠鳜鱼”造型逼真,色泽红亮,入口外酥里嫩,酸甜适口。

    每一道菜上来,四位山长都忍不住先动筷子,然后便是连连称赞。

    “妙啊!这豆腐是如何切得如此之细?刀工堪称一绝!”

    “这‘开水’绝非普通开水,乃是至清至鲜的高汤。”

    “这鳜鱼炸得火候恰到好处,糖醋汁调配得也极好,酸甜开胃,不错不错!”

    这些菜色,都是李月兰这半个月来,针对“雅膳居”的定位,特意培训王双双和张图图的。

    当然,也利用了不少现代的“小工具”打辅助。

    “雅膳居”的菜色不仅注重口味,更在刀工、摆盘和烹饪的“巧思”上下足了功夫,与“农家乐”的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当四位山长吃得心满意足,谈兴正浓时,李月兰端着一壶热气腾腾、香气独特的饮品走了过来。

    “四位山长光临,招待不周,还望海涵。这是店里免费赠送的玉米汁,用新鲜甜玉米现榨的,口感香醇,请诸位尝尝鲜。”

    李月兰笑着招呼,亲自为他们倒上。

    金黄色的玉米汁盛在白瓷杯中,散发着浓郁的玉米甜香。

    “玉米汁?”石坚好奇地端起碗,小心地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

    “嗯!清甜香醇,口感顺滑,竟无半点渣滓!好喝!老夫还是第一回知道,这玉米除了磨面煮粥,竟还能做出如此美味的饮品!”

    其他三位山长也纷纷品尝,皆是啧啧称奇。

    “确实别具风味,这甜香自然,绝非寻常糖水可比。”

    “李主厨巧思,总能化寻常之物为神奇啊!”

    李月兰谦虚了几句,突然这时门口传来一阵不小的骚动。

    隐约听到车马声、仆从的请示声,以及白衡明显高亢的招呼声。

    李月兰放下手里的玉米汁壶,循声望去,见淮月楼门口,两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稳稳停下。

    车帘掀开,在仆妇们的搀扶下,沈老太君、昭阳长公主,以及一位身着常服却难掩威严气度的中年男子——镇北侯沈巍,依次下了马车。

    沈萱跟在父母身后,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期盼,手指不自觉地绞着帕子。

    一众仆妇随从簇拥着进入了淮月楼,在白衡的带领下径直往“雅膳居”走来。

    这阵仗,瞬间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目光。

    “农家乐”区域的村民们在村宴上见过沈老太君一行人,知道这是沈大人的亲眷,心里明白这是来给淮月楼捧场来了。

    大多数人好奇又带着几分敬畏地看着这一行人往“雅膳居”那边去了,一阵静默过后,又开始热热闹闹地夹菜敬酒。

    乡下人不拘小节,只要没亮明身份摆架子,大家也不会刻意上前巴结。

    况且他们现在也算是淮月楼的食客,没道理见着沈大人的亲眷还要巴巴地起身行礼,那可不是乡野汉子们的做派。

    而“雅膳居”这边的四位山长,自然知晓来人的身份尊贵。

    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纷纷起身行礼问好。

    镇北侯沈巍,那可是手握重兵、简在帝心的实权人物,昭阳长公主更是金枝玉叶,即便这淮月楼是沈砚的产业,他们也没想到这两位会亲临这乡野酒楼。

    不过石坚倒是神色如常——上回村宴,长公主和沈老太君都来过一回,再来一回也不稀奇。

    况且这桃源村,帝后都曾亲临考察吃席,再尊贵的人,还能尊贵过皇帝皇后去?

    白衡见四位山长略显拘谨,忙上前深深一揖:“老太君,小的安排'雅膳居'的靠窗雅座可好?”

    沈老太君依旧是那副乐呵呵的模样,对四位山长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随即对白衡说道:

    “白衡啊,我们听说淮月楼今日开业,特地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座位你安排就好。”

    白衡引着他们往那张最大的靠窗圆桌走去,那里更安静,窗外的景致也是独一份的好。

    一路上,沈老太君目光扫过热闹的大堂,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嗯,不错不错,人气旺,是好兆头!”

    昭阳长公主的眸光却锁定在李月兰身上,眼神复杂。

    镇北侯沈巍面容沉稳,不怒自威,他眸光淡淡地将淮月楼的内外环境审视了一遍,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这酒楼的格局、氛围,确实有别于寻常乡野店肆,难怪能引得四大学院的山长在此用餐。

    等镇北侯府一行人全都坐定,李月兰这时也主动上前招呼: “民妇李月兰,见过侯爷、长公主、老太君。不知贵客驾到,有失远迎。”

    沈老太君亲热地拉住李月兰的手:“月兰啊,快别多礼了!今天我们可都是你的客人,你这开业的大日子,我们说什么也得来捧捧场!”

    昭阳长公主也恢复了笑容,语气温和,神情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地落寞:“夫人不必客气,若是忙完了,可否陪着一起吃一些?”

    沈巍接口道:“是啊,谢夫人,今日前来,我们还有别的事要同你商议。”

    这话一出口,李月兰心里便明白了——来者“有事”。

    连镇北侯都亲自出面商议,想必不是小事。

    她也正想打听南边的消息。

    锋哥儿已经整整五天没往空间里塞小纸条了,芝芝写给沈砚的信也不知收到没有。

    这古代最让人心焦的就是消息不通,一来一回写个信都要十天半个月,真是急死人了。

    其实李月兰对谢锋的事儿早已是心急如焚,若不是今日淮月楼开业,她怕是连强颜欢笑都做不到,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去汝阳府那个什么青石镇寻儿子去了。

    如今昭阳长公主和镇北侯双双邀她入席,要说的事定然不简单。

    还有那沈萱,今日看起来格外安静乖巧,想必也与等下要谈的事有关。

    李月兰心中千回百转,面上却仍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侯爷、长公主盛情,民妇岂敢推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