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57 章 考察1

第 357 章 考察1

    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刚过,水又市的年味如同渐渐煮沸的水,开始冒出细密的气泡。

    街道两旁的树上挂起了红灯笼,商场里循环播放着喜庆的音乐,但市政大楼里的空气,却似乎比往常更轻松了几分。

    李毅飞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轻轻划过一份刚送来的文件。

    省委组织部那次谈话,已经过去了两周。

    那感觉,不像惊雷,更像是一缕难以捕捉的、来自远方的风,吹动了心弦,旋即消散在日常的喧嚣里。

    李毅飞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包括与他形影不离的秘书孟子义。

    只是偶尔,在批阅文件的间隙,或者听取汇报的片刻走神时,这件事会无声无息地浮上心头,带来一丝难以言说的悬空感。

    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对就是工作,甚至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工作。

    “市长,这是开发区报送的年终总结和新一年重点项目规划,需要您最终审定。”孟子义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桌角,同时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另外,刚接到市委办通知,下午的常委会,议题增加了两项,主要是关于春节期间廉政建设和安全稳定的。”

    “嗯,知道了。”李毅飞头也没抬。

    目光依旧停留在手中的一份困难群众慰问方案上,“小孟,你亲自跟民政局再核对一遍慰问名单和物资分配,确保不漏一户,不差一人。

    还有,标准要统一,绝不能搞出亲疏远近。”

    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孟子义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离开,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市长,最近……下面有些议论。”

    李毅飞这才抬起头,看了自己这位心腹秘书一眼,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议论什么?

    议论年货准备得够不够丰盛?还是议论哪里的灯会最好看?”

    孟子义被他这么一看,心里那点试探的心思立刻烟消云散,忙道:“没有,我就是随口一提。

    我这就去民政局。”说完,便转身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李毅飞看着关上的门,脸上的那点笑意渐渐隐去。

    他当然知道下面在议论什么。

    市长要动的消息,就像密封不好的房间里的异味,总能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去一丝半缕,引得众人猜测纷纷。

    但他不能接招,更不能有任何表示。他必须像一颗定盘星,牢牢地钉在水又市这艘大船上。

    年关的政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恰恰成了李毅飞最好的“定心丸”。

    困难群众的慰问,李毅飞不仅审方案,还要随机抽选几家,亲自上门。

    不是走形式地送完东西就走,而是坐下来,耐心地听他们唠叨家里的难处,询问补助款是否到位,年货准备得怎么样。

    李毅飞的身影,比平时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基层一线。

    这些看似琐碎、常规的工作,被他注入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专注和细致。

    腊月二十六,城郊结合部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寒风卷着地面的尘土和菜叶,呵出的气都成了白雾。

    市场管委会主任接到门口保安电话,小跑着赶过来,额上见汗,也不知是急的还是热的。

    “市长,您怎么亲自来了?这地方乱糟糟的,也没个准备……”

    “准备什么?老百姓天天来这里买菜,他们需要准备吗?”李毅飞打断他,摆了摆手,裹了裹身上那件半旧的黑色羽绒服,径直走向人声鼎沸的蔬菜交易区。

    他在一个土豆摊位前停下,拿起一个看了看,又掂了掂:“老乡,这土豆怎么卖?”

    “一块八,包好吃!”摊主忙着招呼顾客,头也没抬。

    “价格倒还平稳。”李毅飞点点头,又转向旁边的猪肉摊位,手指拂过白条猪皮上的蓝色检疫印章,仔细看了看价格标签,随口问摊主:“最近进货顺畅吗?价格波动大不大?”

    随行的商务局长和市场管委会主任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心情随着市长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表情而起落,生怕哪个环节出纰漏。

    转了一圈,李毅飞才停下脚步,对身后略显紧张的随行人员说道:“总体看,供应是足的,价格也基本稳定。

    但我们不能只看大体。要特别注意几点:一是食品安全,检疫检验必须到位,这是底线,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是要严厉打击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市场监管人员要勤走动,多抽查,把秤杆子摆正;

    三是场内交通秩序,快过年了,车流人流都大,要避免拥堵,杜绝安全隐患。”

    李毅飞的话语不高,也没什么慷慨激昂的调子,但每个字都落在实处,带着不轻的分量。

    “老百姓忙活一年,就图个安稳团圆年。我们工作做得细一点,实一点,他们的心就能踏实一点。”

    市场管委会主任连连点头,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

    腊月二十八,李毅飞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市供热总公司的主控调度中心。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字跳跃,曲线蜿蜒,实时反映着这座城市的“体温”。

    “煤炭储备还能维持多少天?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预案演练过没有?

    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具体是怎么落实的?”李毅飞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的投诉热力图,“尤其是这些标红的老旧小区和管网末端用户,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投诉。

    要主动服务,提前摸排,上门测温!必须保证每一户市民,家里都是暖和的,能暖暖和和过冬、过年!”

    供热公司的负责人一边汇报,一边暗暗抹了把汗。

    这位年轻的市长,对细节的追问,比专业技术人员还刁钻。

    这些扎实的、接地气的工作,让李毅飞仿佛重新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脉搏。

    他不再仅仅是通过报告和数据来了解水又,而是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用心去感受它的呼吸与冷暖。

    李毅飞沉稳地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新一年的开局工作;

    他耐心接待来访群众,协调解决那些看似鸡毛蒜皮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

    他甚至抽空去探望了“银帆计划”中成功再就业的几位“大龄”员工,看看他们现在的工作环境,问问生活还有什么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李毅飞那张年轻的面庞上,那份与年龄不甚相符的沉稳与练达,愈发明显。

    他处理问题更加圆融周到,但该坚持的原则,寸步不让。

    李毅飞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那场谈话带来的不确定性,全身心地沉浸在“市长”这个角色里,履行着他当初对这座城市和市民的承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