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55 章 省委会议人事讨论

第 355 章 省委会议人事讨论

    年终岁尾,各项工作进入收官总结阶段,而位于北古省省会的中共北古省委大楼内,一场关乎全省发展布局,同时也牵动着无数人神经的重要会议——省委常委会,正在紧张进行。

    会议已近尾声,在讨论了经济指标、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常规议题后,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曹大伟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扫过椭圆会议桌旁的每一位常委,语气平和:

    “同志们,最后一个议题,关于部分地市和省直部门领导班子调整补充的建议方案。

    组织部门前期做了大量考察工作,提出了初步意见。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一起议一议,把把关,特别是几个关键岗位的人选。”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重。

    所有常委都清楚,年底的这次人事调整,不仅关系到未来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开展,更蕴含着深层的政治布局和力量博弈。

    组织部长吴天宇翻开面前的文件夹,开始逐一介绍拟调整岗位和推荐人选。

    当介绍到水又市市长李毅飞的调整建议时,吴天宇的语速稍稍放慢,措辞也更为谨慎:

    “水又市市长李毅飞同志,担任现职以来,尤其是在过去这一年,表现突出,成绩有目共睹。

    成功引进了青云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水又市乃至我省的产业转型升级。

    在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方面,敢于动真碰硬,查处了多起典型案件,社会反响良好。

    其个人综合素质高,原则性强,思路清晰,年富力强。

    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局面和恶意攻击时,展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出色的应对能力。”

    他略微停顿,看了一眼曹大伟和省长王海峰,继续道:“考虑到李毅飞同志的优异表现和发展潜力,以及其年纪轻、学历高、经历岗位锻炼比较全面的特点,组织部经过慎重研究,并征求了部分老同志意见,建议将其作为副省级干部人选,推荐到更重要的岗位锻炼。

    具体建议是,任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明确为副省级),进入省委核心智囊机构,参与全省重大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定。”

    这个建议一出,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只能听到空调运行的微弱声音和偶尔翻动纸张的声响。

    副省级!三十二岁的副省级!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其罕见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李毅飞深受高层关注,能力出众,但如此超常规的提拔,依然让部分常委感到些许意外和顾虑。

    省长王海峰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习惯性地用手指敲了敲桌面,眉头微蹙,语气平稳但透着审慎:

    “毅飞同志这一年在水又市的工作,确实可圈可点,抓经济、促改革、优环境,都很有成效,这一点省委是充分肯定的。

    也正是因为表现突出,我们更要对年轻干部负责,注重培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他话锋一转:“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这个位置非常关键,是省委的‘参谋部’、‘智囊团’,需要极高的理论功底、政策水平和宏观视野,要求的是‘静下来’深度思考。

    而毅飞同志的优势,目前看来更体现在‘动起来’抓执行、闯难关方面,是在一线处理复杂实务中展现出的冲劲和魄力。

    从热火朝天的改革发展一线,突然转到相对幕后的政策研究岗位,这个弯是不是转得有点急?

    会不会影响他优势的发挥?

    我认为,或许让他在政府层面,比如担任副省长,继续分管熟悉的工业和开发区建设,更能延续他的工作势头,也是对他现有能力的更好运用。”

    王海峰的意见代表了一部分相对稳健派常委的看法,他们更倾向于让干部在熟悉的轨道上循序渐进。

    他的话音刚落,省委副书记,也是此前去水又市调研过文化的唐副书记开口了。

    他扶了扶眼镜,语气温和却立场鲜明:

    “海峰省长的顾虑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认为看待干部,特别是像李毅飞这样具有特殊潜质的年轻干部,眼光可以更长远一些。

    他在水又市的工作,不仅仅是引进了几个项目,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种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运用规则、驾驭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能力。

    这恰恰是省委政研室当前最需要补充的‘鲜活经验’和‘实践智慧’。”

    他看向王海峰,继续说道:“让他到政研室,不是让他脱离实际,恰恰是为了将他从基层摸爬滚打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升华,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省委的顶层设计。

    这对他个人是极好的拓宽视野、提升理论层次的机会,对我们省委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大有裨益。

    至于说从‘动’到‘静’的转换,我相信以李毅飞同志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完全能够胜任。

    别忘了,他可是拿着几个博士学位的高材生,理论研究本就是他擅长的一面。”

    紧接着,省纪委书记缪星耀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

    “我谈点看法。作为纪委,我们考察干部,不仅要看能力、看成绩,更要看品行、看定力。

    李毅飞同志在面对丝带地产、徐文渊等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围猎,甚至是卑劣的诬陷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以及巧妙运用规则反击的智慧,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种在诱惑和压力面前保持绝对清醒和廉洁自律的品质,极其可贵!

    把他放在省委核心部门,我们放心!

    这也能树立一个鲜明的用人导向:组织重用和保护的,就是那些自身过硬、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

    纪委书记的表态,分量极重,直接回应了关于李毅飞是否足够“成熟稳重”的质疑。

    常务副省长则从经济工作连贯性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我同意海峰省长的部分意见。

    李毅飞在水又市打下的基础很好,几个大项目刚刚落地,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此时调离,会不会出现‘人走政息’的情况?

    新任市长能否完全理解并延续他的发展思路?

    这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让他担任副省长,既能进入省级领导班子,又能继续指导水又市乃至全省的工业和发展改革工作,似乎是个更平稳的过渡方案。”

    省军区政委的发言言简意赅:“李毅飞同志魄力足,执行力强,是个能打硬仗的干部。

    我们军队喜欢这样的,具体岗位,服从省委安排。”他的表态更多是象征性的支持。

    宣传部长则从另一个角度补充:“李毅飞同志经过网络风波的考验,现在公众形象非常正面,是年轻一代干部中的标杆。

    将他放在更重要的岗位,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常委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逐渐热烈起来。

    支持破格重用的一方,强调李毅飞的独特性和未来潜力,认为不能按部就班;

    主张稳妥过渡的一方,则更关注工作的连续性和干部培养的规律性。

    双方各有道理,争执不下。

    省委书记曹大伟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任何人的发言,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

    等到大家意见表达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沉静地环视全场。

    “同志们刚才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都是从工作出发,从对干部负责的角度出发。”曹大伟的声音不高,却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关于李毅飞同志的使用,确实是一个需要慎重决策的议题。

    他年轻,有锐气,有成绩,这是优势;

    但也正因为年轻,履历相对单一,缺乏在更高层级宏观把握全局的经验,这是需要我们客观看待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邃:“但是,我们选拔干部,不能只看资历,更要看潜力,看担当,看他在关键时刻能否经受住考验。

    李毅飞同志在过去一年,尤其是在应对复杂局面、推动深层改革方面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斗争精神和驾驭能力,是远超其年龄和任职经历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是一块好钢,关键是我们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最能发挥他的作用。”

    “海峰同志担心从一线到智库的转换问题,这个担心很正常。

    但我们要相信优秀干部的适应和学习能力。

    把他放到政研室,不是让他脱离实践,恰恰是让他站在全省的高度,回过头来系统梳理和反思基层的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二次飞跃。

    这对他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他看了一眼王海峰,王海峰微微颔首,表示在认真听取。

    “至于水又市工作的连续性,”曹大伟继续道,“我们可以选派得力的同志接任,并且要求新市长必须保持发展战略的定力。

    同时,李毅飞同志进入省委核心决策咨询层,也能从更高层面继续关注和支持水又市的发展,这未必是坏事。”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果断而有力:“综合大家的意见和组织的全面考察,我认为,对李毅飞同志这样经过特殊斗争考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优秀年轻干部,应该打破一些常规,给予更大的舞台和信任。

    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这个岗位,既能发挥他善于学习、思维敏捷的长处,又能弥补他宏观战略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个非常适合他现阶段成长锻炼的位置。我同意组织部的建议。”

    省委书记一锤定音。尽管王海峰等少数常委内心可能仍保留些许不同看法,但在主要领导已经明确表态,且大多数常委倾向于支持的情况下,也不再提出异议。

    “好,既然大家没有其他意见,关于李毅飞同志的任命,就按这个方案报京城审批。”曹大伟最后说道,“我们要形成一种导向,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自身硬的干部有奔头、有舞台!”

    常委会结束后不久,关于北古省部分干部调整的决议,连同李毅飞拟任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省级)的推荐材料,被迅速报送京城。

    消息虽然尚未正式公布,但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特定圈层内不胫而走。

    水又市市长李毅飞,这个三十二岁的年轻干部,即将迈入副省级领导行列,成为了北古省乃至更广范围内热议的焦点。

    有人赞叹,有人羡慕,自然也少不了复杂的目光和新的期待。

    而此刻的李毅飞,对省委常委会上的激烈讨论和即将到来的重大变动尚不知情。

    他正冒着风雪,在水又市开发区查看重点项目冬季施工的保障情况,心思依旧扑在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