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519章 东北振兴、任重道远

第519章 东北振兴、任重道远

    李明华可不是来蹭吃的。

    他的位置十分紧要,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管部委还是下面的省地市,国办都是个中转站。

    某种意义上,他们能决定信息的流通度。

    当然,责任也是巨大的,一旦出现信息不通,决策失误,仕途也就到头了。

    但抛开这个不讲,至少在信息传递的优先度上,李明华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有时候,材料的堆叠顺序,便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政策走向。

    比如过去几年的清江省,多次关键性的节点,都得益于李明华的及时传递。

    对此,刘清明十分感激。

    毕竟,对方又不是清江人,更不会因为一个大学同学,而在工作上有所偏颇。

    李明华这么做,纯粹是因为他能判断出,这些材料能被领导看重。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最终,李明华的工作被看重,自身也得到了益处。

    这是相辅相成的。

    他带来的这个消息,让丁奇和刘清明都消化了一下。

    丁奇虽然没有入选全国防指,不过发改委本身就承担着后勤组的功能。

    他们共同的老领导郭伟城,因为这件事成为了新的后勤保障组组长,并且当选了第一副主任,全面主持这个机构的工作。

    可以说,郭伟城是兴源公司这个案子的最大得益者。

    过了一会儿,丁奇首先开了口。

    “难怪。”

    他看着刘清明,若有所思。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你没有留在体改司了。”

    刘清明不解地看过去:“为什么?”

    李明华没有让他等太久,直接帮丁奇回答了。

    “避嫌。”

    避嫌?

    刘清明看着眼前这两个京大的高材生,感觉自己的脑子又一次慢了半拍。

    他又是后知后觉地才反应过来。

    一时间,他对自己从政这条路,是不是真的选对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么下去,自己会不会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丁奇看出了他的茫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也是瞎猜,不一定做数。没准根本没什么弯弯绕,就是一个正常的工作调动呢。”

    李明华却摇了摇头,他喝了口酒,观点比丁奇更直接。

    “刘清明本来就是体改办的人,这次机构合并,他分到原单位是合理合规,顺理成章。”

    “反而,他被调到产业司,才让人不解。”

    “这要是没人打招呼,我是不信的。”

    刘清明的心沉了一下。

    “难道还有别的深意?”

    丁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消息更灵通的李明华。

    “你们国办,最近有没有收到东三省上报的材料?”

    李明华夹菜的动作顿了顿。

    “每天都有啊,那么大的地方,每天报上来的材料堆成山,这有什么稀奇的?”

    丁奇紧跟着追问:“那组织上,有没有让你们重点汇报呢?”

    李明华一怔。

    他没有回答。

    丁奇也不再问。

    但刘清明这一下子,彻底反应过来了。

    李明华已经回答了。

    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他不能说,因为这是工作纪律。

    有些事,可以私下里跟朋友聊,但有些事,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

    李明华想了想,还是决定捡能说的部分说一点。

    “昨天,我亲自整理了一份材料。”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

    “是宁远省,关于加快农村地区产业扶贫的规划。”

    “他们希望在今明两年,对年收入一千二百元以下的贫困村实施扶持,每个村五十万元,一共四百个。”

    刘清明的心跳漏了一拍。

    “扶贫?”

    “对,扶贫。”李明华肯定地回答,“这份材料,我亲手放在了第三位,仅次于两个关键地区的疫情汇报。”

    丁奇一拍大腿。

    “那就难怪了!”

    他显得有些兴奋。

    “我说怎么好端端的,领导突然让我重点关注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课题。原来上面这是要有大动作了!”

    刘清明心里也豁然开朗。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全部串联了起来。

    他参加了去年的党代会,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

    现在看来,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即将落地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无论是丁奇的研究方向突然转变,还是自己被“意外”地放到了机械处,负责东北片区。

    这都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下一盘大棋。

    他清楚地记得。

    投入的资金,是千亿级别的规模。

    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刘清明不好评价。

    但国家的举措是实实在在的。

    这个庞大的规划,将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这也预示着,他们的工作,将来会很忙,非常忙。

    丁奇并不知道这些未来的细节。

    此时听到李明华透露出的信息,他已经兴奋得满脸通红。

    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是领导所看重的?

    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快的进步,更广阔的平台。

    刘清明被他的情绪感染,顺势将宁远省工业厅厅长陆荣炳送来的那份材料,跟两人说了一下。

    他工作时间太忙,根本没空仔细看。

    都是回到家,趁着苏清璇还没下班,睡觉前的一点点空隙,忙里偷闲地翻几页。

    总感觉自己了解得不深,隔着一层。

    正好,今天有丁奇这个东北本地人,还有李明华这个“高层信使”在,他很想听听这两个朋友的意见。

    丁奇一听“陆荣炳”这个名字,立刻就有了反应。

    “这事我知道,这位陆厅长,为了他们那个项目,跑了快两年了。”

    “计委、体改办、还有其他相关的部委,他都跑了个遍。人很执着,但事情有些棘手。”

    李明华也点了点头,补充道:“我在国办也听过这个人。来京城的次数太多了,没事就来各个部委大院门口转悠,跟门卫都混熟了。”

    “听说,他最早只是个副职,跑着跑着,前面的正职熬不住了,他反而顶上去了,成了正职。”

    丁奇是东北人,对家乡的事情自然多了一份关注。

    “老陆这人,有点轴。刚开始来京城跑项目,连礼都不会送,两手空空就往领导办公室闯,经常吃闭门羹。”

    “后来大概是被人点拨了,也学会了提点东西,可人早就得罪光了。人家收了东西,嘴上客客气气,就是不办事,一个劲地推托。”

    丁奇叹了口气。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东北那边的经济环境,不如沿海地区有活力。同样的钱投下去,在南方可能两三年就见效了,在东北,可能五年十年都听不见个响。资本都是逐利的,没人愿意往那里投资。”

    “我当时在体改办,也帮着说了几句话,可我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说话能管什么用?”

    刘清明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为了地方发展,奔走两年的厅长,形象渐渐在他脑海里清晰起来。

    “现在不一样了。”刘清明说,“既然中央有意振兴东北,那他这个项目,其实完全可以合并进来,一块儿看。”

    “对呀!是这个理!”丁奇眼睛一亮,“要是能搭上这趟东风,这事没准真能成!”

    刘清明追问道:“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在哪里?是资金吗?”

    丁奇摇了摇头。

    “我当时也以为是钱的问题,后来特意去了解了一下。”

    “人家部委不给批,其实也有很正当的理由。”

    他凑近了一些,压低了嗓门。

    “德国那家公司,不地道。”

    “他们只卖生产线和成套的设备,但是,不卖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刘清明的心里咯噔一下。

    “理由呢?”

    丁奇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还能有什么理由?”

    “不就是西方世界对我们一贯的技术封锁吗?”

    “他们说,这不符合‘巴统’的规定。”

    “巴统”?

    巴黎统筹委员会。

    一个早该在九十年代就随着冷战结束而消失的名词。

    但它就像一个幽灵,依然笼罩在所有试图攀登科技树的发展中国家头上。

    刘清明瞬间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陆荣炳那份厚厚的材料里,反复提及却又语焉不详的那个技术瓶颈,到底是什么了。

    五轴数控机床。

    工业母机中的母机。

    一个国家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没有它,很多高精尖的复杂零部件就无法加工。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潜艇的螺旋桨,甚至是更精密的仪器,都离不开它。

    德国人愿意卖生产线,却掐住了最核心的技术。

    这就像是卖给你一支枪,却不卖给你子弹。

    这根本不是一个商业问题。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科技领域最前沿的博弈。

    难怪陆荣炳跑了两年都毫无结果。

    这不是他一个厅长,甚至不是一个省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

    书房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

    李明华和丁奇都不再说话,各自喝着酒。

    他们都明白这件事的分量。

    刘清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茶水。

    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

    本来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项目审批。

    原来后头还有这么多的复杂因素。

    刘清明不是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IT他还能记得一些。

    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

    就有些抓瞎了。

    但他清楚地记得,华夏。

    最终干掉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包括传说中的老牌传统双强。

    德日。

    从机械制造大国。

    成为智能制造强国。这就是他的底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