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603章 无力感和投射

第603章 无力感和投射

    心理干预中不怕困难,就怕没有困难呈现出来。

    心中思考了一会,南祝仁确定了接下来要使用的策略。

    他的身体姿态从略微前倾转为完全靠在椅背上。

    脸上那种探讨问题的严肃表情也缓和下来,露出一丝带着理解和无奈的微笑。

    这是在通过改变自身姿态和表情,给来访者传递出共同立场的信号,进而快速降低来访者的防御警觉。

    “李组长,你非常敏锐。”南祝仁的声音很平稳,“确实,如果按照标准的流程,我接下来很可能就会问那些问题。”

    南祝仁没有否认李组长的假设,而是直接承认。

    这能够避免接下来陷入无意义的信任争辩,将咨询引入接下来一个更加可控的方向。

    “这说明你对自己面临的处境、以及别人可能会如何回应,有过非常深入的思考。”

    当然,除了谈话方向的选择外,南祝仁还用了一点别的小技巧。他的声音变得低而沉,带上了【情绪安抚】的能力。

    李组长显然没料到南祝仁会是这么一种回应,这和他预想中的“谈话”风格不符合。

    他以为南祝仁会反驳和掩饰,或者选择岔开话题——就像那些曾经跟他谈话的人一样。

    极端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在高点的愤怒找不到合适的对手之后,很快就宣泄了出去,让情绪回落。

    李组长紧绷嘴唇稍微柔和了一些,但眉头的挤压依旧没有舒缓。他歪过头咂了咂嘴:“思考有什么用?思考改变不了任何事。”

    “思考或许暂时没能改变外部的事实,”南祝仁接话道,“但它让你清晰地看到了我们这种谈话可能走向的死胡同。这本身就很有价值,至少为我们俩节省了接下来至少……十五分钟无效对话的时间。”

    “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像你一开始进来之后说的——可以用在正经的事情上面,比如救灾协调,比如去催物资。”

    南祝仁继续把“标准流程无效”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把这个负面的情况转化为一种能够“节省时间”的积极反馈。

    同时,进一步用“我们俩”这个词继续构建着他和李组长之间的同盟关系。

    李组长沉默了一下。

    虽然南祝仁提起了“办正事”,而李组长在进这个房间的时候也确实急迫着“去办正事”。

    但此时南祝仁再度提起来这个事情之后,他却没有了焦急离开的意思了。

    只是坐在椅子上,拿起矿泉水又抿了一口——这一口比之前的要小。

    南祝仁知道自己的应对起了作用,再接再厉。

    他双手一摊,做了一个略带调侃的投降姿势:“你看,你把我准备走的路线都指出来了。那我只好坦诚一点,换条路走了。说实话,你这种情况,在我学过的教科书里,属于比较棘手的那一类。”

    再进行一次【自我暴露】,同时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降维。

    这一句话过后,南祝仁不再是带着任务来和李组长谈话的心理专家;而是一个有着心理知识功底,前来和李组长交流、甚至是共同商议某个事情的一般人。

    当然,如果是面对态度恶劣一点的来访者,这个时候对方可能会打蛇随棍上,直接用高姿态去压南祝仁了。

    但李组长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李明抬起眼皮,认真地看了南祝仁一眼:“棘手?”

    他不经意间顺着南祝仁的话走了下去,开始一起探讨问题。

    “对,棘手。”南祝仁点头,“不是因为你的问题有多严重,而是因为你太聪明,太清醒。普通的劝慰和引导对你就像隔着靴子挠痒,甚至像你说的——会变成废话。”

    南祝仁继续透彻地剖析着眼下的情况,好像真的在探讨某个问题。

    并且,在试着邀请李组长去——解决“问题”。

    南祝仁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李组长的反应。

    在看到对方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倾听的兴趣时,南祝仁抛出了核心的转折:

    “所以,我们能不能先不做‘谁对谁错’的判断?也不去争论后勤部门到底有没有问题。我们只做一个假设性的探讨,可以吗?”

    李明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假设?你……说说看。”

    ……

    终于拉回来了。

    南祝仁心里松了一口气。

    “好。”但南祝仁面上不变神色,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李组长,“我们假设——仅仅是一个假设——后勤部门的运作效率,就像这灾区糟糕的路况和天气一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庞大且运转不灵的‘系统问题’。”

    南祝仁点出关键:“它慢,但它不是针对任何人,它就是对所有人都慢,因为它本身就承载了超出设计的能力。”

    “它确实存在问题,但问题在于那些‘设计者’。”

    这和以前李组长与指导员交谈的区别在于,南祝仁没有消磨问题,而是把问题转移。

    这种情况下,把负责调度物资的后勤部门拉到了一个相对中性的位置上。

    李组长依旧有一个对抗的目标,一个愤怒的明确指向——但不再是后勤部门。

    果然。

    这么一说,李组长好接受了许多。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但这次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耐着性子听下去。

    南祝仁继续引导,用另一种方法继续今天原本的干预计划。

    “那么,在这个假设下。”南祝仁继续把语速放缓,一字一句地问道,“我想着,我们能否关注于你对这件事情的感受。”

    “需要负责的部门发生了变化,你的感觉有随之改变吗?”

    如果是一般的谈话,现在肯定会要求李组长直接去接受这个“错误可能在其他方”的假设了。

    但南祝仁不,这一步的干预目标重在感受,在于审视。

    借着对敌对目标的审视,展开对自我的审视。

    这种问法把咨询的节奏重新拖回到了【苏格拉底提问法】的框架之中,属于“逻辑探究提问”。

    区别在于,这次的逻辑埋得更深。

    ……

    肉眼可见的,李组长愣住了。

    【下巴紧绷,咀嚼肌凸起。】

    【轻微的鼻翼扩张。】

    【有攻击性。】

    【但……嘴唇紧绷,视线回避。】

    【这是克制,以及……茫然?】

    “我……”

    李组长视线游离了一会,道:“不管谁的错,都是造成了问题的,那问题一定是要解决的,有人是要承担这个责任的。”

    “物资调配不能是这个效率,太慢了。我还是要找办法向上反映的,不然问题得不到解决。”

    南祝仁点头,肯定李组长的表述:“对,问题一定是要解决的。”

    “只是现在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了。”南祝仁补充道,“你之前可以利用所有的机会去打电话反映,去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现在好像做不到这些了,因为这是‘策划’、‘计划’的问题,是一个更大框架的东西。”

    “哪怕它出错了,在这一次救灾过程中被指出来了,它也没法立刻去改正。”

    南祝仁说了一长串的话,眼看李组长有愈发沉默的架势,南祝仁加了一个用来交互的结尾:“我应该没有理解错吧?”

    李组长下意识地予以专业回答,加深了对南祝仁话题的参与:“……对,确实没法短时间改正。”

    南祝仁道:“好,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你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是会试着用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弥补这个问题造成的损失,比如加快物资的调,还是说——”

    南祝仁的话直接被打断。

    李组长抢着道:“我自己的工作肯定会进行调整,就算是现在我也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了。”

    李组长深吸一口气:“但是我肯定也还会找办法向上反映,去改变现在的情况……哪怕我还没想到办法。毕竟这样下去不行,现在的情况肯定不行!”

    ……

    南祝仁没有丝毫因为自己被打断而感到不满,甚至没有任何的负面思绪产生。

    甚至有些欣喜。

    李组长的这个反应,恰恰是南祝仁需要的。

    南祝仁继续托举了李组长一把:“很好,我现在知道了你的想法。那你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和之前一样吗?”

    李组长点头:“对,一样,没有变化。”

    南祝仁伸出手虚在身前虚按,示意节奏可以缓一下:“你可以先仔细感受一下自己。”

    到了这一步,李组长对南祝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意识配合了。

    他没有闭眼,而是深吸了两口气,视线凝固在一个点。三个呼吸的时间过后,点头道:“对,没有变化。”

    南祝仁点头:“那你的感受中都包含哪些呢?”

    这一回的问题,李组长却没有了之前的果断。

    他顿了一下,道:“……很生气。”

    有点迟疑,显然没说全。

    南祝仁点头,故意问道:“还有吗?”

    李组长没有回答。既没有否定,也没有同意。

    他似乎有张嘴的趋势,但是很快又重新把嘴给抿上。

    这说明他心里似乎有一个答案,但是却碍于种种原因没有说出口。

    南祝仁知道,在咨询关系并没有构筑得那么牢固、而来访者本身又不怎么配合的情况下,他需要作为来访者的嘴替,来把对方想说又没有说的东西说出口了。

    不能太直接,而且必须要精准。

    恰恰识别情绪是南祝仁最擅长的。

    当然,南祝仁不能直接用对方的微表情来告诉对方作为判断的依据,超出常理太多的东西,有的时候反而会给人一种“我不太懂所以我可以不信”的依仗来。

    南祝仁要用更加咨询师的办法。

    南祝仁先确定道:“你似乎还有别的情绪?”

    李组长视线游离了一下:“可能吧……”

    南祝仁点头:“你似乎自己不明确这种情绪,没有关系,人对于自己情绪的感知不可能是百分百地精准的——你想听听看我的判断吗?”

    李组长看着南祝仁的眼睛。

    没有拒绝。

    南祝仁道:“在你刚刚的陈述中,有一个东西是一直都存在的——”

    南祝仁也看着李组长的眼睛,两人没有丝毫阻碍地对视着。

    南祝仁深吸一口气:“——那就是‘灾难’。”

    这个说法让李组长不明所以地眨了眨眼,这不是两人话题的背景吗?

    点出这个东西,就跟说了一个废话一样。

    南祝仁解释道:“当你的话题里面只有‘灾难’的时候,你的情绪里面是没有‘愤怒’的,而是另一种让你痛苦的情绪。”

    南祝仁伸出一根手指:“你在刚进来的时候就说你的时间很紧,一堆事情等着你,这种时候,你的身上只有这种情绪;”

    南祝仁伸出第二根手指:“随后你说到物资协调慢,反应不上去的时候,一开始也是这种情绪,随后才出现了愤怒;”

    南祝仁伸出第三根手指:“当你说到‘防水布迟到三天,导致更大损失’的时候,你的愤怒到了高点,而这种情绪也到达了一个高点。但有意思的是——”

    “这个时候,这种情绪比愤怒要先到;同时,它的峰值也比你的愤怒要高。”

    南祝仁伸出另一只手,一起在身前比划了一下。

    “看起来,就好像你的愤怒其实是由它催生出来的一样。”

    ……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组长的眼神避开了和南祝仁对视。

    他盯着桌上的矿泉水瓶,但耳朵依旧是竖着的。

    南祝仁缓缓道:“如果让我太精准地形容这个情绪的话,也很难,它好像包含了很多东西——”

    南祝仁如数家珍道:“悲伤、无助、沮丧……等等。”

    “但如果把它们复合起来的话,似乎就有一个答案了。”

    南祝仁一字一顿道:“那是‘失控感’,或者说——无力感。”

    ……

    就在南祝仁突出这三个字之后。

    肉眼可见的,李组长的鼻翼用力开合了一下。

    大量的氧气被他吸入腹腔,用以提供力量。

    南祝仁还没说完,他缓缓道:“李组长,我们心理学有个叫做【投射】的名词。”

    “它指的是——个体将自己内心无法接受的、感到威胁的或痛苦的情感、冲动或念头,无意识地归因于外部世界或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