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671章 热闹码头!民间对美洲的向往!

第671章 热闹码头!民间对美洲的向往!

    此时的南京码头,早已是人山人海。

    太子朱标身着蟒袍,率着六部尚书、九卿等官员站在码头最前方,身后是排列整齐的禁军,手持旌旗,气势恢宏。

    码头两侧的街道上,挤满了士绅商贾和百姓,人人都踮着脚尖,望向海面,想第一时间看到美洲三王的船队。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只见远处海面上,三艘挂着龙旗的大福船缓缓驶来,船身庞大,在阳光下泛着黝黑的光泽。

    太子朱标整理了一下衣袍,向前迈出一步,目光紧盯着船队。

    船队渐渐靠近码头,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站在船头,虽历经长途跋涉,面容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难掩英气。

    船刚靠岸,跳板尚未搭稳,朱樉便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快步走到太子朱标面前,躬身行礼:“大哥,我们回来了!母后……她怎么样了?”

    “母后近日情况好多了,”太子朱标连忙扶起他,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你们能平安回来,母后定会非常开心。”

    朱棡、朱棣也相继下船,与太子朱标见礼,兄弟四人久别重逢,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眼眶都有些发红。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周王朱橚、蜀王朱椿等一众藩王挤开人群,快步走了过来。

    宁王朱权一把拉住朱棣的胳膊,急切地问道:“四哥,美洲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像传言里说的,有万亩良田,还有挖不完的金矿?”

    “是啊四哥,”代王朱桂也凑了过来,“我们都等着去美洲就藩呢,你快给我们说说,哪里的土地最肥沃,哪里的矿产最多?”

    诸王你一言我一语,把三王围得水泄不通。

    太子朱标见状,笑着摇了摇头,对身边的官员道:“让他们先聊聊吧,这些日子,他们也盼坏了。”

    官员们的目光还停留在三王身上,人群后方的骚动已愈发明显——数十名身着锦袍、头戴方巾的士绅商贾,正费力地挤开围观百姓,簇拥着向码头前排靠近。

    他们手中或攥着精致的竹纸手账,或托着装有笔墨的木盒,甚至有人特意带了算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急切。

    最靠前的是江南沈氏的沈明轩,他穿着一身蜀锦长袍,却不顾体面地扒开人群,袖口沾了尘土也毫不在意。

    早在半年前,他就从水师大将军口中听闻美洲有“漫山金矿”的传言,当即派商船沿太平洋航线试探,虽未抵达美洲,却从勘察加半岛的矿工口中确认了“美洲多奇珍”的消息。

    此刻见到三王,他手中的狼毫笔早已蘸满墨汁,连手账上都提前列好了提纲:金矿分布、可通航港口、土著对丝绸瓷器的需求……每一项都标注着“急问”二字。

    “让让!都让让!”苏州绸缎商张宏业的管家挥舞着银锭,试图为自家主子开路。

    张宏业捻着山羊胡,目光紧盯着朱棡腰间的玉佩——那是一块美洲黑曜石雕琢而成的配饰,色泽莹润远超中原玉石。

    他早已盘算好,若能得知美洲玉石矿的位置,再垄断当地绸缎贸易,不出三年便能挤掉同行,成为大明第一绸缎商。

    此刻他的手账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美洲土人服饰偏好”、“商船载货量预估”等字样,连如何说服水师为他的船队提供护航,都想好了三套说辞。

    更远处,几名山西票号的东家正低声商议,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纸笔,还有随身携带的账册——美洲若真有大量金银产出,必将改变大明的货币流通格局,谁能抢先在美洲设立票号分号,谁就能掌控海外财富的流向。

    “待会儿一定要问清,诸王在美洲是否发现了金银矿产!,”平遥票号的李东家压低声音,指尖在账册上划过,“若能拿到一个矿产的开发权,咱们票号的银子,能从山西堆到美洲去!”

    人群中,甚至有几名盐商混在其中,他们虽主营盐运,却早已盯上了美洲的“新商机”——听闻美洲沿海多晒盐滩,且无中原“盐引”限制,若能在当地开辟盐场,再通过水师运销南洋,利润比贩卖官盐高出数倍。

    此刻他们手中的纸上,画满了盐场选址的草图,连如何贿赂当地驻军、如何与藩王分成,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些士绅商贾,早已不是第一次为美洲“动心”。

    自琉球蔗糖、吕宋金矿的消息传回大明,他们便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美洲情报——有的贿赂兵部官员,复制美洲传回的奏折;有的重金聘请水师老兵,绘制太平洋航线图;更有甚者,直接派人混入即将前往美洲的藩王卫队,只为提前获取当地资源信息。

    此次三王回京,对他们而言,无异于“财神爷上门”,早已准备好的纸笔,不过是为了将心中的贪婪,化作实实在在的商机。

    他们的目光,从未离开过三王的嘴唇,手中的笔也从未停下。对这些士绅商贾而言,三王口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通往财富的钥匙;美洲大陆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等待他们开垦的“金矿”。

    此刻的码头,看似是百姓围观诸王的热闹场景,实则是一场无声的“财富争夺战”——他们攥紧的不仅是纸笔,更是对美洲新大陆的觊觎,是想将海外财富尽数纳入囊中的贪婪。

    太子朱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禁摇了摇头。

    他深知这些商贾的本性,却也明白,正是这份对财富的渴望,将成为推动美洲开发的重要力量。

    朱棣看着眼前热情的兄弟和围观的百姓,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兄弟,诸位乡亲,美洲确实是块宝地。那里的平原比中原还要广阔,种上玉米、土豆、番薯,一年能收两季;山里的金矿、银矿更是数不胜数,还有许多中原没有的奇珍异兽……等你们去了,保管能过上好日子。”

    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诸王更是激动不已,朱榑拉着朱樉的手道:“二哥,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发?我已经招揽了两百多个工匠,就等着去美洲开矿了!”

    “快了,”朱樉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我们见过父皇和母后,商议好具体事宜,过完这个除夕,你们就能出发了。”

    太子朱标见时间不早,上前道:“你们这些家伙,父皇还在宫里等着呢,我们先入宫拜见父皇和母后,有什么话,日后再慢慢说。”

    三王闻言,当即收敛心神,跟着太子朱标向皇宫方向走去。诸王和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

    士绅商贾们则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美洲的商机,百姓们也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三王的传奇经历,码头依旧热闹非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