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669章 制衡之道!数千年的底蕴!

第669章 制衡之道!数千年的底蕴!

    东宫偏殿的烛火亮如白昼,雕花窗棂将月光筛成细碎的银斑,落在案上那道刚端上来的松鼠鳜鱼上。

    太子朱标身着常服,正亲手给朱高炽和朱雄英的碗里添着汤,见两人掀帘进来,当即笑道:“可算来了,再晚一步,这锅狮子头就要凉透了。”

    朱高炽也不客气,搓着手在桌边坐下,拿起筷子就夹了块狮子头塞进嘴里,含糊道:“皇叔们走得急,我们俩在暖阁多待了会儿,不然早到了。”

    朱雄英则规规矩矩地行了礼,才在另一侧落座,目光扫过满桌菜肴——水晶肘子、盐水鸭、糖醋排骨,全是两人爱吃的家常味。

    “消息都放出去了?”朱标给自己斟了杯酒,目光落在朱高炽身上。

    他虽身在东宫,却也知道改封美洲的事牵动着诸王的心,先前老朱与他商议时,便特意嘱咐要让朱高炽和朱雄英先透口风,免得诸王心思不定。

    “放出去了,”朱高炽咽下嘴里的肉,笑着摆手,“你是没见着,那些王叔一听能去美洲,还知道大名单里有他们,一个个比谁都急。老十三朱桂刚听完就喊着要去山西招铁匠,朱榑连江南的丝绸商都联系上了,脚不沾地地就往府里赶,连案上的金饼都忘了拿。”

    朱标闻言,忍不住哑然失笑,指尖轻轻敲着桌面:“也难怪他们急,这一去美洲,便是隔着万里重洋,往后日子过得好不好,全看自己能不能立住脚,关乎的可是他们子孙后代的基业,哪能不上心?”

    说着,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神却渐渐沉了下来,语气也轻了几分,“只是……这一次相聚之后,他们散往美洲各地,再想凑得这么齐整,怕是难了。此生这样的场面,或许就这一次了。”

    偏殿里的气氛瞬间淡了些,烛火跳动着,将朱标的影子映在墙上,添了几分落寞。

    朱雄英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刚想开口安慰,却被朱高炽抢了先。

    “丧标你这话说的,”朱高炽放下筷子,没好气地瞥了朱标一眼,“等您将来继承大统,想让他们回来,直接下道圣旨就是!难不成这些王叔还敢抗旨?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不来见您这个大明皇帝。”

    这话刚落,朱雄英便忍不住笑出声,摇着头反驳:“高炽这话可不对。真到了美洲,他们就是一方土皇帝,手里有兵有粮,还有自己的封地。到时候天高皇帝远,就算下道圣旨,人家要是找个‘海外风大,船只难行’的由头推脱,您还能派水师去绑他们回来?怕是真敢不来。”

    朱雄英的话让殿内彻底静了下来,朱标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眉头微微蹙起。

    他先前只想着让诸王去美洲开拓,却没细想过“远隔重洋”背后的隐患——一旦藩王在海外站稳脚跟,中央朝廷的约束会不会变得形同虚设?

    就在这时,朱高炽忽然收敛起笑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沉了下来:“雄英说的,正是我们要提前防备的。所以中央朝廷必须做些准备,不能让诸王在海外毫无顾忌地发展。”

    他抬眼看向朱标和朱雄英,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一字一句道:“首先,要限定他们携带的工匠、儒生人数。普通的农匠、瓦匠可以多带些,毕竟要开垦荒地、建造城池,但像会造火器的工匠,绝对不能外流——火药配方、火器锻造技艺是朝廷的根本,若是被诸王拿到海外,万一将来有人心生异心,手里有了火器,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次,后续朝廷给他们的支持,不能再像琉球、吕宋那样无偿。他们要种子,得按价购买;要农具,得走户部的流程拨款;甚至水师给他们的船队护航,每次都得收护航费。”

    朱高炽顿了顿,又补充道,“不是要苛待他们,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中央朝廷才是根基。他们在海外的发展,离不开朝廷的支持,也得给朝廷有所回报,不能一味索取。”

    朱标和朱雄英的脸色渐渐变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他们先前只盯着“开拓美洲”的好处,却从未想过“钳制藩王”的问题。

    朱标放下酒杯,声音有些凝重:“炽儿你的意思是,要防着他们将来做大?”

    “不是防着现在的王叔们,”朱高炽摇了摇头,语气缓和了些,“现在的王叔们,大多感念父皇和您的恩,不会有二心。可将来呢?他们的子孙后代,生在海外,长在海外,对大明的归属感会不会淡?万一出个野心勃勃的,觉得自己的封地够大、兵力够强,想跟中央分庭抗礼,到时候内战就免不了了。”

    这话像是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让朱标和朱雄英都陷入了沉思。

    朱雄英手指轻轻摩挲着碗沿,轻声道:“可若是管得太严,会不会让王叔们寒心?毕竟他们去美洲也是为了大明开拓疆土,若是朝廷处处限制,他们怕是会觉得朝廷不信任他们。”

    “所以不能做得太过分,”朱高炽笑着解释,“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他们要开垦荒地,朝廷可以给他们送玉米、番薯的种子;他们要跟南洋通商,朝廷可以给他们发通商文书。但该有的规矩不能少,该收的费用也不能免!就像放风筝,线得攥在手里,不能让风筝飞太远,可也不能把线拉得太紧,不然线断了,风筝就飞跑了。”

    他拿起筷子,夹了块水晶肘子放在朱标碗里:“再说了,华夏数千年的底蕴,全在中央朝廷手里。无论是科举选官的制度,还是冶铁、纺织的顶尖技艺,亦或是水师的战船、火器营的装备,这些都是海外藩王比不了的。真要是将来有哪个藩王想作乱,朝廷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食补给、封锁他们的商路,再派水师过去,他们根本撑不了多久。”

    朱标看着碗里的肘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若是连这点底气都没有,那大明也不配称大国了。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若是真到了那一步,不管谁输谁赢,流血的都是朱家子孙,都是大明的百姓。”

    “所以这也是给天家皇室的压力,”朱高炽放下筷子,眼神变得坚定,“若是将来的皇帝昏庸无能,让朝廷积弱,被海外藩王比了下去,那就算被取代了,也是咎由自取!至少皇帝还姓朱,大明的根基还在!可若是皇帝勤政爱民,让朝廷一直保持强盛,那海外藩王就算有心思,也不敢有动作。这既是约束,也是激励。”

    朱雄英听到这里,忽然眼前一亮,忍不住道:“高炽这话点醒我了,其实让诸王去美洲,不仅是开拓疆土,也是在给大明留后路。万一将来中原遭遇战乱,美洲的藩王还能起兵回援,保住朱家的血脉。只是这‘平衡’二字,得好好把握。”

    “没错,”朱标终于舒展了眉头,端起酒杯看向两人,“你们俩能想到这些,我就放心了。将来我若是真的继承大统,还要靠你们两个家伙管好这些海外的藩王。来,咱们干一杯,祝大明将来越来越好。”

    朱高炽和朱雄英连忙端起酒杯,三只酒杯在空中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烛火映着三人的脸,暖阁里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他们又聊起了美洲的开发计划——如何安排诸王的封地,如何调配水师护送,如何让玉米、番薯在美洲快速推广,话题一个接一个,直到窗外的月色渐渐西斜,才渐渐停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