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四百零一章 乾隆的大公主

第四百零一章 乾隆的大公主

    朱轼看着站在雕花隔扇门处,背对着自己的弘历,不禁露出敬仰之色。

    他听得出来,眼前的乾隆帝是不甘于现状,做守成之君的,有勤于发奋之心。

    为此,朱轼也就开口回应说:“陛下只要能让自己所主张的礼最终得以实现,倒也不必在乎是通过谁来实现。”

    “普遍苟安的官僚习气,促使他们主动依附鄂尔泰和张廷玉,而忘君臣大义;但陛下只要把握好平衡,不使其中一党占了上风,而彻底打败另一党,同时寻机培养更多自己人。”

    “那将来,双方必因能争的位置越来越少,而先自己阵脚乱起来,自然也就不得不转而依附陛下。”

    朱轼这么说后,弘历只微微一笑,回头看向这位老师。

    “这也是朝中官僚们的聪明之处,知道只有依附鄂尔泰或张廷玉这俩元老,朕才不能严厉处置他们当中的任何人!”

    “毕竟,严厉处置了鄂党的人,张党就会占上风;而严厉处置了张党的人,鄂党的人就会占上风。”

    “朕要是聪明点的帝王,知道平衡朝廷,就得不偏不倚,不能对其中一党的任何人过严处置,自然也就谈不上连根拔除。”

    “朕也会因此,陷入这维持平衡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不能维护皇纲国宪的尊严,不能为民伸张!”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弘历说到这里,就摇了摇头。

    朱轼则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弘历。

    “陛下明洞万里,不以能操平衡之术而沾沾自喜,乃臣亦也未曾料到也!”

    “想来,百官也未曾料到。”

    “而臣还是那句话,只要陛下愿意等下去,他们必会乱起来,苟安者必毁于苟安,如同急于求成者也必毁于急于求成一样。”

    朱轼不疾不速地笑着回道。

    弘历颔首:“先生进谏的是,朕有的是时间等,也不怕他们真能拉着朕沉沦下去,大清说是地大物博,但细究起来,能给人富贵安稳的机会也不多,越到底层越少!”

    “可我大清人口又日益繁多,甚至远超前面诸朝,所以越到下面,越不能苟安,越没法不为一粒一食而争个头破血流;也越是要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谁要是想在大富大贵后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自然有的是人想把他从那富贵的位置上拉下来!”

    “这天下唯有德者方能得富贵。”

    “何谓有德,不利己也!”

    弘历这么说后,朱轼表情逐渐凝重。

    不过,弘历其实还没提将来西洋殖民者的威胁,以及东洋在西洋刺激后也崛起而意图侵吞这片土地的威胁,乃至北方罗刹国一直对这片沃土虎视眈眈的威胁。

    朱轼只是越发意识到,自己这位学生是深谙这片土地的底层本质的。

    在很早就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这片土地上。

    大多数底层百姓都是潜藏的鹰派。

    而百姓暂时表现出的强大忍耐力,也不过是因为抢掠的收益暂时不如种田的收益而已。

    因为,百姓占有的人均资源严重不足。

    而占有大部分资源的上层统治者才会在骨子里愿意当一个鸽派,希望所有人都本分老实,斗争也能斗而不破,不掀桌子,留有余地,即便成为输家也要体面的认输。

    结合两世为人的经验,弘历的确很了解这片土地的规则。

    在看望朱轼回园后,弘历就回了九州清晏殿。

    彼时,内务府总管傅鼐来奏:“江南新贡草莓已到府,请主子旨意发派。”

    弘历听后想起自己与朱轼的对话来,也就在沉思一会儿后,就拿起一份奏折吩咐说:“除往常分派外,给朱师傅送一篓去。”

    不过,弘历刚拿起一份奏折,却见是高斌的,不由得想起,高斌前日所奏安徽泗水受水灾而所幸有新挖泄洪河道及时泄洪使泗水受灾不严重的话,也就吩咐说:“给韶景轩也送一篓去。”

    “嗻!”

    韶景轩是庶妃高氏在圆明园中的住处。

    弘历这话,自然是要给高氏赏一篓草莓。

    而高氏在收到这一篓草莓后,自是高兴不已,柳眉一下子弯了不少。

    毕竟,在大清乾隆朝,还是在京师,吃到这可不容易。

    当然!

    更重要的是,聪明的高氏自然猜得到,这里面所蕴含的圣意。

    与历史上高氏没有子女不同,这一世,高氏给弘历生了一儿一女。

    其中,女儿还是弘历的长女,如今在宫中也被称为大公主。

    高氏得赐时鲜的草莓,自然也就给自己这一儿一女给分了一份。

    大公主在收到这份草莓后,正要身边宫女子去洗了分着吃,结果,管事姑姑宁慈这时开了口:“且慢!”

    大公主也就朝宁慈看了过来:“姑姑怎么了?”

    “大公主请恕奴婢多嘴,您毕竟不是嫡女,母族还是汉姓,在贤德这事上就得更加有所为才好,这样才不至于将来被随便发配给某一蒙古王公子弟。”

    宁慈为此笑着提点道。

    大公主听后也就拧眉而问:“还请姑姑赐教。”

    “如果大公主懂事,就该把这娘娘赐下的草莓,赐予大嬷嬷,这样必能博得底下人的称赞,自然也能传到皇后娘娘乃至皇上的耳朵里,夸您礼待尊老。”

    宁慈皮笑肉不笑地说起自己真正的目的来。

    但,大公主也没有拒绝,而是点首:“那就依姑姑的,将这些草莓皆赐予大嬷嬷吧。”

    “大公主灵秀聪慧,此乃奴婢等的福气!”

    宁慈顿时把那一份草莓抱在了怀里,眉开眼笑起来,且说着就往外走去,说是要给大嬷嬷送去,且带大嬷嬷来谢恩。

    清朝公主身边地位最高的嬷嬷乃是首席嬷嬷,在日常中则被称作大嬷嬷。

    大嬷嬷有权管理公主身边的所有下人。

    而宁慈就在拿到草莓后来见了弘历大公主身边的大嬷嬷文喜。

    文喜翘着二郎腿,把自己塞在一张椅子里,而正磕着瓜子,见宁慈抱着一篮子草莓进来,顿时就亮了眼:“哪来的?”

    “告诉大嬷嬷知道,自然是从大公主哪儿得来的。”

    “想必是娘娘得了皇上的赏赐,所以才能到大公主这里,小的就劝大公主孝敬大嬷嬷您。”

    “您老又要有发财的机会了。”

    宁慈笑着把草莓捧了来。

    文喜两眼放光地看着这些红宝石一般透亮欲滴的草莓:“外面,好些富贵人家都等着从我们这些人手里,高价买到这些时鲜贡品呢,这的确是个发财的机会!”

    “你是个识趣的,到时候我会分你三成的好处,下次再有机会,就再替我提醒着公主点。”

    文喜为此也对宁慈说了起来。

    宁慈谄笑道:“您放心,我们这位大公主最是好欺负,教她什么,她没有不听的。”

    “哎!”

    “话不对啊,这哪里是好欺负,这是我们大公主好性子,明慧贤淑!你也不是在欺负她,是在教她规矩!”

    “您说的对!”

    文喜这里则拍了拍手,把手里的瓜子屑拍掉后,就接过了这一篮草莓。

    弘历这里晚上也翻了高氏的牌子,且在早上梅开二度后就笑问着高氏:“草莓尝到了?”

    “尝了,多谢皇上恩典,妾身也给三阿哥和大公主分了些。”

    高氏笑着回答道。

    弘历听后不禁颔首:“让他们来见见朕,陪朕用早膳,和小高你一起。”

    “嗻!”

    高氏答应了一声。

    而弘历在盥洗好后,三阿哥和大公主就到了韶景轩。

    弘历因而笑问着两人:“草莓好吃吗?”

    三阿哥永琨先点头:“好吃,就是不太够!”

    “尝个鲜而已,哪里能够?”

    “你可知道为让宫廷吃到这物,得花多少人力财力,若非是因为礼制与孝道,朕都有意停了他。”

    弘历笑说着就看向大公主:“大妞儿,你怎么没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