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848章 启界进展2

第848章 启界进展2

    “我们采用了公司2012实验室最新的直冷直热技术。”姚尘风放大冷却管路图:

    “冷却效率比水冷系统提升50%,电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

    冬季续航衰减预计不超过28%。”

    他展示了一个创新设计:

    “特别设计了基于相变材料的余热回收系统,在-10℃环境下可减少空调能耗40%。”

    投影切换至充电测试视频。

    800V超充桩下,电量从30%充至80%仅需20分钟,电流曲线平稳如直线。

    技术人员特意标注出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电池包最高温度始终控制在35℃以下。

    “充电网络建设进度如何?”徐平更关心基础设施,“用户不会为找不到充电桩的658km续航买单。”

    生态合作部苏蔓接话:

    “已完成全国85%高速服务站超充桩覆盖,城市端与万科、万达等23家商业地产达成独家合作。

    预计交付时超充桩总量突破8000个,匹配我们的车辆投放节奏。”

    她展示了一个实时监控平台,“所有超充桩都接入了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调度和远程诊断。”

    “电价策略呢?”徐平追问细节,“要和加油成本有可比性。”

    “峰谷电价+服务费模式,平均每度电1.6元,百公里成本约38元,相当于油车的1/3。”

    苏蔓快速调出财务模型,“前三年计划投入15亿建设补贴,确保用户体验。”

    会议进行到智驾环节时,蒋雨宏起身的姿态像是要即将迎接战斗。

    卞金麟默默将笔记本连接到投影仪,页面标题是《华兴ADS 1.0技术白皮书》。

    旨在对标特斯拉的AP系统。

    “各位领导,经过413天攻关,我们实现了三个行业突破。”他的声音沉稳异常。

    投影展示第一组数据:

    感知系统采用异构融合架构,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点云融合精度达到0.01度,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5倍。

    一个动态演示视频显示,系统能在200米外准确识别出突然滚到路中的轮胎。

    这个场景源于陈默提供的真实事故案例。

    “基于陈总提出的BEV+TranSfOrmer方案,我们重构了感知算法。”

    蒋雨宏放大算法架构图。

    “相比传统后融合方案,目标漏检率降低87%,恶劣天气下依然保持稳定感知。”

    他特意播放了一段大雾天气测试视频,系统成功识别出路边穿着反光衣的养路工人。

    这个场景让几位高管不自觉地前倾身体。

    陈默凝视着投影,思绪飘回前世。

    2019年的特斯拉正在为AP算法挣扎,小鹏刚推出ACC自适应巡航,蔚来的NOP还在实验室阶段。

    而此刻,他面前的系统已经初步具备城市道路领航能力。

    虽然还达不到2024年华兴ADS2.0的水平,但已经比同期对手领先至少两年。

    “第二突破是算力平台。”卞金麟接话调出硬件架构。

    “自研昇腾310芯片组成域控制器,总算力达到200TOPS,功耗仅45W。

    相比MObileye方案,算力提升4倍,功耗降低60%。”

    他展示了一个有趣的对比:芯片散热片面积只有信用卡大小,而竞争对手产品还需要配备主动风扇。

    会议室响起惊叹声。

    芯片架构出身的徐平身体前倾:“良率怎么样?车规认证通过了吗?”

    “首批1000套模块良率92%,已通过AEC-Q100认证。”

    蒋雨宏自信回应,“本月开始小批量装车测试。值得一提的是......”

    他看向陈默,“陈总建议的冗余设计发挥了作用,上周有颗芯片出现软错误,备份系统立即接管,全程无感切换。”

    最后展示的是实车路测视频。

    搭载ADS系统的M5原型车在鹏城滨海大道自主行驶,流畅完成匝道汇入、拥堵跟车、主动变道等操作。

    当系统在暴雨中稳稳停在校车后方时,几位部门负责人不自觉鼓起掌来。

    视频右下角实时显示着系统决策逻辑:当检测到校车闪烁停车灯时,系统不仅减速,还自动向左侧偏移了0.5米。

    这是陈默根据“校车避让法则”提出的安全策略。

    “目前主要挑战是长尾场景。”蒋雨宏切换到最后页。

    “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异形交通参与者,比如拉管子的三轮车、移动早餐车等,系统识别率只有83%。

    上周在宝安测试时,有辆卖烤红薯的三轮车被误判为静止障碍物,导致不必要的急刹。”

    “解决方案呢?”徐平追问。

    这个问题很关键,误判可能导致用户对系统失去信任。

    “我们建立了百万级场景库,通过强化学习持续优化。”卞金麟展示数据平台。

    “每天云端处理超过100万公里虚拟里程。另外......”

    他看向陈默,“陈总建议的众包数据采集方案已上线,首批100台测试车每天回传3PB数据。有个意外收获:我们发现外卖骑手的行驶轨迹是预测城市交通流的绝佳样本。”

    陈默微微颔首。

    这个方案借鉴了前世特斯拉的影子模式,

    但更符合中国路况。

    他注意到徐平眼中闪过赞许光芒,这种低成本获取真实数据的智慧,正是华兴最擅长的。

    相比之下,前世这个时期的特斯拉还在依赖北美数据训练中国场景,水土不服现象严重。

    会议进行到质量控制环节时,一场更贴近现阶段实际目标的冲突爆发了。

    质量运营部部长雷厉展示的PPT上,赫然标注着17项待解决缺陷,其中5项被标红,每一项都附有详细的故障日志、复现条件和风险评估。

    “当前最令人担忧的是电控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偶发通信丢包。”

    雷厉的语气和他名字一样严肃。

    “在-30°C冷启动和85°C高温高湿双重应力测试中,域控制器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间在过去四周出现了4次CAN FD总线通信中断。

    虽持续时间仅毫秒级且备份仲裁机制及时介入,未导致功能降级,但违反了ASIL-D功能安全标准中关于通信链路可靠性的要求。”

    他展示了一幅令人心惊的故障树分析图(FTA),根源直指一颗电源管理芯片的底层驱动缺陷。

    所有目光投向陈默。

    毕竟这是他分管的领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