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虎贲郎 > 第710章 威震燕赵

第710章 威震燕赵

    春暖花开之际,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战争又到了每年开春不得不结束的时候。

    与之前几次不同,这一次袁绍得到孙策援军,并在曹操旧部死战之下,在以步兵战术为主的情况下,重演界桥之战,于信都击败公孙瓒即将撤离的主力。

    并一路尾随追击,围公孙瓒于易京。

    易京城内,公孙瓒怒极攻心,以致于伤寒病重,只能躺在台阁之上静养。

    军令传达,也只是通过台阁内的婢女向外齐声高唱的方式进行传达。

    生活物资也是通过吊篮向台阁内运输……也只有这样隔绝内外,才能掩盖他忽然病重的消息。

    否则这个消息传播于城中败兵耳中,就有可能激发出不好的事情。

    城外,袁绍引领百余骑侦查易京外围城防,这也是袁绍第一次贴近并观察易京。

    当年界桥大胜后十万大军包围易京败绩而归,与今日的形势很像。

    如果这次再次无功而返,甚至撤军途中被公孙瓒追击而溃败,那河北人的耐心会被消磨殆尽……好在赵基那里那里爆发了内乱。

    其实袁绍很早之前就开始遣使游说、策动裴茂举兵,奈何裴茂再三推阻。

    不知道是裴茂惧怕赵氏报复,还是裴茂想借赵基的手打遍周边。

    从现在来看,裴茂还是敢于举兵、付出行动的,所以裴茂之前不行动,就是想借赵基的力量来讨灭李郭二贼以及诸胡势力。

    不曾想赵基顺利吃掉这些力量,反而间接引纳、吸收为自家的力量。

    这些区别于河东之外的力量,根本不是裴氏能短期内收买、策反并支配的。

    也好在裴茂举兵作乱于内,可以很好拖住赵基一段时间。

    这是唯一击破公孙瓒的机会所在,袁绍不能再错过。

    想要与赵氏争雄于太行之间,那就必须全取燕赵之地,引兖豫青徐四州的助力,才能在人口规模上超过赵基,取得长期对峙的物力、人力基础。

    袁绍侦查易京,见城墙一座座敌台上架设有角弩。

    不知道是管事军吏没有下令,还是别的原因,这些射程二三百步的角弩竟然没有发射。

    袁绍身穿寻常军吏的铠甲,隔着易水谨慎侦查,对随行的沮授、颜良等人说:“待后续各军抵近,就一同北渡易水,在易京之外修筑寨堡。层层围困,我看他怎么破围。”

    沮授对于围城另有看法,一副沉吟模样,见引来袁绍目光,沮授就说:“明公,公孙氏善于骑战。我军若分兵据守,公孙氏轻易截断甬道、破开鹿角栅栏,我军寨堡难免逐个孤悬,为其一一攻拔、击破。”

    只要公孙瓒城中围死、攻破一个小据点、营盘,那周围营垒据点里的军队士气必然大降。

    可若是公孙瓒出动军队进行分割时,围城部队也派出机动力量进行对抗、绞杀,那自然能避免防线节点被公孙瓒逐个击破。

    可这样主动野战迎击……就鞠义死后,河北诸将缺乏这个自信。

    尤其是骑军规模不如公孙瓒,骑战技巧也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贸然迎接一场骑兵为主的遭遇战,那河北各军是很吃亏的。

    毕竟公孙瓒敢于策划并挑起战斗,说明战场优势肯定在公孙瓒那边。

    拥有足够的优势时,才会成为进攻方。

    沮授说的不算委婉,袁绍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就凝视沮授:“既然小营不可,难道要在易京之外筑造城邑?”

    一瞬间众人目光聚在袁绍这里,袁绍自然是看明白了,这帮家伙都倾向于用时最多的笨办法。

    直接在易京之北,筑造两到三座城邑,用城邑进行屯兵,以掐断公孙瓒与幽州郡县的联系。

    信使联系很难尽数截断,主要截断的是幽州郡县向易京提供的粮草补给线。

    而只要以城邑、营垒围住易京,那公孙瓒的易水流域军屯也就败落了。,

    相反,土地就在这里,公孙瓒搞不了军屯,那围城的河北各军就能分出人手进行军屯。

    不管是密集小营垒围城,还是两到三座城邑围城,真正要面临的大敌不是幽州各郡接应公孙瓒突围,或来解围的。

    而是赵基的军队,赵基麾下的大将徐晃就督兵于云中地区,这是一支没有参与凉州战役的生力军,军队也以朔方义从为主。

    虽然徐晃这里极限也就能动员接近两万,在赵基眼中这只是一支镇守方面、门户的快速反应集群,连军团都算不上。

    可袁绍这里是不能疏忽大意,因为徐晃一旦出兵,那么幽州各郡县就要面临一个残酷的选择,到底配合不配合。

    这跟公孙瓒不一样,幽州各郡县的长吏、豪强们可以保持传统,以保境安民为主,继续观望成败。

    而徐晃出兵,那么监国皇后的晋阳朝廷就会给幽州各郡县发布诏令。

    要么奉诏听令,配合徐晃行动,这样徐晃进入幽州后就能迅速膨胀起来,成为一支规模近十万的战略单位。

    幽州的十万大军不会凭空消失,既然不肯帮公孙瓒,那么就有较大概率帮徐晃……自然地,如果击灭公孙瓒,幽州的这股力量也能为袁绍所用。

    赵基已经看不上这种力量了,论本质,这种力量与作乱的天水豪强有什么区别?

    可袁绍很需要,是迫切的需要。

    留给袁绍的机会不多了,等赵基将内部理顺,再次出兵时,那势必多路进击,到那个时候,幽州豪强将为虎作伥,成为赵基麾下最凶猛的爪牙。

    只有赶在赵基行动之前,用杀死公孙瓒的方式向幽州豪强证明袁氏尚有气数,幽州豪强才会犹豫、考虑加入袁绍阵营。

    毕竟,赵基那里对豪强是真的不友好。

    幽州豪强中也不乏有识之士,自然会趋利避害。

    而袁绍,只要能获得幽州豪强的支持……自然愿意承认幽州豪强的自治。

    但需要一个关键的中间人来游说、凝聚幽州豪强,并唤醒他们自治的共识。

    在此之前,一定要围死公孙瓒,不能被徐晃解救。

    而修筑城邑,自能有效抵御公孙瓒、徐晃麾下的精骑突击。

    袁绍环视一圈,见身边文武干吏都是一副理该如此的模样,顿时心中不爽,可又没办法。

    虽然他非常想跟赵基硬碰硬打一场决战,可现在河北各军已经没有了与赵基一决生死的气魄。

    毕竟,凉州方面传来的消息过于恐怖。

    赵基没有率领中军主力,仅仅只是三千人潜行到凉州,在韩述万余朔方义从协助下,就接连俘斩凉州方面十八万汉胡联军。

    形势转换,那赵基在燕赵之间也能干成类似的壮举。

    这个时候,谁不怕?

    野战被击败,那就什么都没了。

    若有一座城邑,坚守到战后,自然能有条件投降。

    易京之外修筑城邑,以城围城,这才是激发河北各军坚持战斗的关键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