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933章 天子门生

第933章 天子门生

    随着李彻进场,以张谦为首的六百余名新科进士立刻转向,依礼躬身垂首行礼。

    偌大的广场上鸦雀无声,只有衣袂摩擦的细微声响。

    李彻身着庄严的玄色衮服,在一众文官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宣政殿前的高台,立于华盖之下。

    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一片,如同新竹般挺立的学子们,李彻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眼中皆是期许之色。

    轻轻摆了摆手,声音清朗道:“诸生免礼。”

    “谢陛下!”众学子这才依言直起身,但仍微微垂首以示恭敬。

    李彻看着眼前这些从万人之中脱颖而出的英才,胸中不由得豪气顿生,一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感慨几乎要脱口而出。

    但他到底还是忍住了,只是目光更加明亮。

    李二立的这flag可不好,唐代的科举制度太差,做不到公平终究是一句空话。

    李彻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站在最前方那道身影上。

    张谦的身形在一众学子中略显单薄,但却站得笔直,黝黑的脸庞上的神色让人看着就踏实。

    看到张谦后,李彻不由得眼前一亮。

    张谦这幅模样,和他脑海中对此人的想象不谋而合,实打实从底层爬出来的农家子。

    而在李彻观察众学子时,大家也在观察这位年轻的新帝。

    当然,臣子直视陛下乃为不敬,这些学子大多没那个胆子。

    唯有林清源,躲在张谦身后哦,悄悄滴用余光偷瞄了两眼。

    却见当今陛下相貌俊朗,英气逼人,眉宇间还带着不可言说的贵气。

    林清源粗通相面之术,和老师也学了数年,此刻竟觉得自己的相面之术完全失去了作用。

    脑海中只剩下四个字在回荡:“惊为天人!”

    待到扫视了考生一圈,李彻的笑容加深了几分,这才继续开口道:

    “朕阅览诸位考卷,见尔等北方才俊层出不穷,学识见解皆有不凡之处,实乃我大庆之幸事,朕心甚慰!”

    “值此国朝第一次科举,朕以为,能站在此地的诸生皆为有实干、能经纬之才。故,今日殿试,朕决意不再考校帖经、墨义等记诵之学。”

    此言一出,下方学子中微微泛起一阵波澜,许多人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本以为殿试和会试差不多,甚至可能更严格,故而众人这几天完全不敢荒废,一直在复习。

    没想到,竟然不考经义了?

    那考什么?

    李彻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继续道:“那些经文基础,已在会试中检验过,就不必用来废你等心神了。”

    “今日,朕要观的是诸生的志向、器量!望尔等能直抒胸臆,将胸中抱负尽情挥洒于答卷之上!”

    李彻确实不打算在这殿试之中,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因为能走到这里的学子,至少学习态度和基础是过关的。

    现在更需要用主观题目,来考察他们的思维模式、专业倾向和抱负,以便将来能将这六百多人都安置在合适他们的位置上。

    更重要的是,主观题没有固定答案,那么最终的排名都由李彻自己做主。

    趁此机会,自己也能将几位看好的人才,推到想要他们去的位置上。

    李彻略作停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意味:

    “朕知道,尔等多是寒门出身,家中无丰厚藏书,身边无名师指点,全凭自身刻苦,方能一步步走到朕这大殿之前。”

    “其中艰辛,朕虽不能尽知,亦能体谅一二。”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动容的脸庞,柔声道:

    “故而,朕宣布:自本次科举始,凡通过会试,得以踏入殿试考场者,无论最终名次高低,皆为——天子门生!”

    “日后出门在外,朕允许你们以‘天子门生’自居,和大儒门生平起平坐!”

    哗——

    这下,下方的学子们再也无法保持静默,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的低声的惊呼。

    许多人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愕之色,又迅速转化为狂喜。

    就连一直饶有兴致偷偷打量李彻的林清源,此刻也被惊讶到了,嘴巴微张地看向李彻。

    天子门生!

    这四个字,重逾千钧!

    虽然这更多是一种荣誉性的身份,但对于这些毫无根基的寒门学子而言,意义截然不同。

    这是在他们身后,立起了一座名为皇帝的靠山。

    从此以后,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出门在外,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太子门生’。

    这份无形的政治资本,远比任何金银赏赐都更令人心潮澎湃。

    而对于李彻而言,这同样是一步妙棋。

    用‘师生’这层关系,可以有效地将这批新晋精英凝聚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帝党’雏形。

    而这批新势力,将天生就和世家成为对立关系。

    两者互相依存,利益与共。

    要知道,古代的师生关系远非现代可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绝非虚言。其纽带之牢固,远超寻常君臣。

    虽然他与这些学子仅是名义上的师生,但有了这个名分,未来便有加深羁绊的可能。

    甚至是成为同志!

    众学子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迅速反应过来,声音整齐而洪亮:

    “学生等,谢陛下天恩!”

    声浪直冲云霄,惹得远处站岗的禁军都不由得侧目。

    李彻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手示意。

    紧接着,早已准备就绪的内侍们,手捧刚刚誊印好的殿试卷子,按照座位名次开始分发。

    张谦作为榜首,第一个接过了试卷。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卷面之上。

    只见上面只有一道策问题:

    【变法图强】

    【策问:夫法者,国之纲纪也。然时移世易,古法或有不合今用者。昔商君变法而秦强,胡服骑射而赵兴。今若效先贤革弊之举,当以何者为先?何以使上下同心?何以防吏胥扰民?诸生详陈方略,务求切实可行。】

    看到这个题目,张谦的瞳孔微微一缩。

    变法图强!

    陛下要变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