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看个稀罕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看个稀罕

    哈里木他们已经转去天山深处的夏牧场了。

    李龙再次进山的时候,冬窝子里人去楼空,只余下一些没吃完的草料。

    冬窝子的两个门都锁着,还用树枝子挡着,做着简单的防护措施。

    李龙转了一圈,便开着嘎斯车去往他的木屋。

    因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李龙来木屋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对木屋的感情却并没有变。

    去往木屋的路上也满是青草,或者说就已经没有了路,只是遍地青草。

    等李龙到达木屋,发现这里的案子已经翻倒在地,原来晾衣服肉干的杆子有一根也被拔了出来扔在地上。

    他绑在两根杆子上的铁丝不知所踪,附近还有一些疑似人大便的东西。

    木屋的两个门都被撬开,大敞着,里面的东西更是被翻的乱七八糟。

    被褥不见了,铁锅、碗等东西也不见了,炉子还在,却已经移了位置,木炕倒是还好着。

    小房间里的架子翻倒了一个,另外一个倒是没动过。

    木地板上满是灰尘,上面有脚印,有爪印,还有一些动物的粪便和尿迹。

    这都是在李龙的意料之中。

    山中无秩序,波拉提他们虽然时不时的过来巡林,但大多数只是为了逮到那些偷挖药材的人。这个木屋已经靠近玛河,位于玛县南山段的西侧,比较偏,如果自己不在,波拉提他们来这里的次数不会多。

    反倒是那些知道木屋情况的采药人,和那些初次进山的人会更多的光顾这里。

    山中缺补给缺物资缺安全屋,哪怕是一口铁锅也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撬开屋子寻求物资就成了不少人要做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初次来这里的人眼里,一座上锁的木屋,对他们来说是上好的安全屋。

    从棚子那里拿出大扫把把屋子前面的灰土叶子扫掉,李龙进屋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架子归位,清理灰尘,已经被污染掉的东西就直接扔掉。

    等把这些东西清理完,李龙也懒得锁门了。

    这个木屋暂时还用不着,他在想着后面会不会继续在这里兑换贝母。

    但是是说实话,今年林业队要撤掉,波拉提他们会不会继续把这里作为一个安全区域,让过来兑换物资的采药人安全抵达并且带着物资离开,李龙不敢保证。

    毕竟最后的疯狂,谁都能想像得到。

    而且放谁在这里也是个问题,李龙自己肯定是不能来的,隔三岔五的事情挺多,他不能守在山里——曾经山里的产出算是他经济来源的大部分,现在虽然还没到微不足道,但却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了。

    这木屋他肯定要留着,但最多也就是偶尔过来一趟,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象征意义的存在。

    等有钱了,山里的交通更发达了,李龙更愿意修一个温泉边上的木屋,泡着温泉,欣赏着山里的风景,多好。

    开车往回走,快到山口的时候李龙碰到了波拉提。

    波拉提原本骑着马正在往回走,听到车响的时候扭头看到李龙的车,立刻就调转马头赶了过来。

    李龙停下车子,打开车门下车,波拉提也正好赶到,李龙看到了他马背上驮着的两个大半袋子。

    贝母吗?

    “李龙,亚克西姆塞斯,好的呢吗?”波拉提下马笑着和李龙打招呼,“你这是打算把木屋换东西的地方重开起来吗?”

    “没有没有,我就是过来看看哈里木他们转场,然后看看木屋的情况,结果发现木屋那边搞得乱七八糟的。”

    “那你后面还在不在木屋那里了?”波拉提问道。

    “可能不在,怎么了?”

    “不在……也挺麻烦的。”波拉提有点纠结,“你要在的话,像今天这样,我收了几十公斤贝母,就可以直接找你换钱了。不过你在的话,那些过来换东西的人我们也不好抓了。”

    李龙笑了,这家伙挺贪的,典型的“既要又要”啊。

    “我那边暂时没人过来,所以这木屋兑换东西,暂时不开。不过我会时不时的进山一趟,要能碰上,我就直接把你的贝母收了,如果碰不上,那我就隔段时间去林业队。

    当然,如果你不想把收的贝母交上去,那可以把它送到清水河的孟海家里,我会隔段时间到他那里收,把钱也会放到他那里。”

    “行呢行呢,现在去他们家吗?我记一下地方。”波拉提自然不想把收来的贝母上交,上交的话拿到的钱和自己卖拿到的钱,会少许多。

    “那走吧,我开慢点儿,你马背上也是贝母吗?直接放我车上吧,我把钱给你。”

    “好呢好呢。”波拉提眉开眼笑,“这两天才挖出来的贝母,新鲜得很,回去你得洗一下晒一下。”

    两袋贝母有差不多三十公斤,因为太新鲜了,李龙给的是十块钱一公斤,波拉提没想到这一下子就是三百块钱,脸上的笑就更盛了,呲着大黄牙把钱数了两遍才收进了口袋里。

    “李龙,在山里认识你,我真的是太幸运了。”波拉提感慨着,“林业队马上没有了,我们能干撒呢?”

    “护林啊。林业队没有了,还有林管站啊,”李龙拉开车门说道,“总有你们能干的活。不过以后巡林你们就得注意了,那些关注林业改革的人,碰到你们说不定会反抗的。”

    “管他呢,我把自己的枪带上,他们敢动手,我就敢开枪!”波拉提才不管那么多呢。

    他骑马跟着李龙出了山口,来到清水河村,找到了孟海家。

    孟海不在,开着拖拉机去犁地播种了,李龙就给波拉提指了位置,让他记下来。

    “记下了记下了,门口有三棵钻天杨嘛,家里还有小汽车,和你这个差不多嘛,他们家还有小四轮呢,看着也富得很啊,巴依一样的。”波拉提表示他知道了。

    记下位置,波拉提还要回山里,今天一早上就弄到了价值三百块钱的贝母,他是很兴奋的,打算再转转去,如果能搞到更多,接下来的日子就好过了。

    孟海不在,李龙便开车回去了。家里还有许多事情在等着他处理,现在贝母季已经开始,说不定贾天龙就会在什么时候赶回来。

    刘高楼他们那边也已经出发了,虽然他说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开的慢,但那也只相对于链轨拖拉机。

    实际上哪怕不需要全力行驶,大马力车轮式拖拉机每小时的速度也能达到四五十公里。

    以现在的路况来说,不会比小轿车慢多少。

    李龙回到收购站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已经排起了长队。

    收购站照例为这些人提供免费的茶水。上一次那个想要让李青侠让步的卖家被李龙骂走后,有些二道贩子还是有点惶恐的,不过接下来收购站这边就当没事发生一样,服务态度依然没变,价格也没下调,他们才慢慢恢复正常。

    不过这也让一些人明白,收购站这边服务态度虽然很好,但不表示他们没有脾气。想要赚钱,最好就是在享受服务的时候,注意分寸。

    这消息传出去,不仅没有影响到来卖东西的人,更多的人反倒很欣赏收购站的这个态度,所以来这里的人还略多了一些。

    李青侠现在已经能熟练的把握节奏,在收货的时候能像拉家常一样把品质和价钱说出来,让人很舒服的接受。

    如果说顾博远本身外在表现就像一个大师级的鉴赏家,光那气势就能把这些贩子镇住的话,那李青侠就像一个熟悉的老朋友,长者一样,微笑中就让你知道自己的东西值多少钱,偶尔能讨价还价一下,在不超出范围内,大多数都能如愿。

    两个人各有风格,无所谓谁长谁短,反正这些贩子们都还挺喜欢的。

    偶尔会在排队过程中聊起老顾,不是怀念,只是当谈资。

    李龙的嘎斯车停在外面,然后就看到另外一台嘎斯车开了过来,也停在了路口边上。

    范明程从车上下来,和另外一个小伙子一起,把车后门打开,一个人扛着一袋子贝母下来。

    又搬了两袋贝母下来后,让那个小伙子排队,范明程过来和下车的李龙打个招呼,给他递了一支烟,笑着说道:

    “李老板,这贝母季一到,你这收购站该发财了。”

    “最先发财的是你们吧?我看这趟你弄得至少得有两百公斤贝母,这一趟就能赚个一两千吧?”

    “嘿嘿,没有没有,我也是高价收的,一百八十二公斤,能赚个八百块钱,我就知足了。”范明程的话很谦虚,但表情里满是得意。

    是啊,自从有了嘎斯车,他每天能去更远的地方,甚至于敢直接进山找那些采药人直接购买新挖的贝母。

    知道收购站的规矩,他雇了一个零时工帮他洗清收购来的贝母。

    “排队的是你儿子?”李龙问道,“多大了?”

    “二十一。”范明程说道,“给他找了个工作,虽然是临时工,后面有可能转正的,他不打算干,我想着那干脆不如跟着我一起干吧。”

    一开始范明程的儿子还看不上父亲的这个行当,但当父亲买回嘎斯车之后,他立刻就转变了想法。

    这车开到山里去收贝母,那些护林员甚至都不敢拦!

    多威风!

    “嗯,改开十年了,做生意提前致富是很正常的。”李龙笑笑说道,“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们家就能买第二台车了。”

    “嘿,李老板,你咋知道的?我儿子就说了,他跟着我干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出去干,他的目标就是用自己赚的钱买一台嘎斯车!”范明程说道,“现在的小伙子们啊,说大话真是没边儿……”

    “咋能是说大话呢?你想想,就以你现在有嘎斯车当工具,这一个贝母季,难道你还赚不回来第二台?”

    范明程没想那么远,李龙这么一说,他怦然心动,这很有可能啊!

    今天赚八百,是他收了两天的贝母利润钱。照这样的速度,一个贝母季四五十天,赚两万块钱,还真有可能。

    而且现在只是初期,要到最盛的时候——

    不敢想不敢想!

    看范明程眼睛都红了,李龙笑了,拍拍他说道:

    “行了,不聊了,我要忙去了。”

    暂时没事,他要去后面帮着梁双成孙家强他们把收来的贝母清洗掉晾上。

    刘高楼是第二天快天黑的时候,才到了收购站。

    虽然已经快天黑了,但两台高大略有点怪异的大马力拖拉机后面翻着翻转犁,还有卡车上拉的其他配套农具,以及长长的车队,都引来了县城许多人的关注。

    有些闲人直接跟着车队前进,来到收购站还在往里看。

    毕竟轿车、吉普车和大卡车他们见过,郊区也能时不时的看到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东方红二十八那种铁牛他们也见过。

    但这种光大轮胎就有近一人高的大马力拖拉机,他们还真没见过。

    别说他们,这时候玛县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

    王明军他们去看的也是石城兵团那边拖拉机厂弄过来给国营农场干活的,见到的人也是极少数。

    于是第二天玛县人又有了新的谈资。

    李龙再次看到大马力拖拉机,心里满是感慨。

    重生后他没打算去城市定居,想着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将一些原本应该发生的事情提前,让四队的机械化种植早一点普及开来。

    六年多的努力,终于把这两台大马力拖拉机弄回来了,怎么能不感慨呢?

    小四轮拖拉机、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对他来说地,都算某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哪怕包括收割机、中耕机甚至打药机,都是过渡产品。

    惟有这个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实实在在的算是他上一世见证过的机械化种植时代的产物。

    虽然这个时候,老美的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采收,但李龙不去和他们比。毕竟收割了二战胜利果实老美这时候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这一点李龙承认,不过早发展几十年罢了。两战都没有在他们本土发生,他们获得的收获远超一般人想像,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而实际上,咱们自建国时一穷二白到赶超老美用了多久?

    当然,现在还得承认,人家目前的技术就是强,比如这个约翰迪尔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除了价格贵点儿,其他的在目前来说,基本上都不算缺点。

    马力大、轮子宽、配套全而且驾驶舱舒适,要知道这时候大部分轿车的空调配置都不一定有它的好!

    “这两台大马力拖拉机,比我想像中的要好开。”刘高楼在会客室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我都跟着开一段路。要不是不熟练,我都想一路开过来——比坐轿车里还要舒服一些。”

    李龙笑了。

    “真的!不论是减震还是空调,都非常不错。”刘高楼以为李龙不信,声音变得急促了不少,“你试试就知道了。”

    “行,明天我就试。对了,我是现在把钱给你,还是存到你的账户里?”李龙问道。

    “把钱给我吧。”刘高楼说道,“虽然我在老家那边已经算是分开了,但分红还是得给,只是会慢慢减少。水泥这个我还是给你美元,我叔说你肯定是想囤一些美元,这玩意儿,越多越好。”

    “是的,让你叔也多囤一些,以后买东西,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元和黄金都是硬通货。”

    这次刘高楼不仅带来了两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还拉来了从顾博远那里顺道送上车的一千张皮子,六百公斤贝母和两百多公斤党参。

    其他的零散药材顾博远没装车,他希望形成一定规模后,再往车上装。

    因为卡车上更多的装了大马力拖拉机的其他配套农具,所以这一趟只拉来了两辆汽车,一台几乎全新的嘎斯六九车,和一台半新的拉达。

    “那边有点乱象了。”刘高楼这样解释,“有些边防总队里,偷卖物资的人多了起来。我二叔在那边已经存一些东西,这趟为了运这大马力拖拉机,一些车子就没拉过来。

    不过有好消息是一些东西用美元结算的话,价格降了。就比如这台拉达轿车,五百美元。那台几乎全新的嘎斯车,也是五百美元。”

    李龙清楚,接下来对面那个超级大国内,生活物资的价格在疯涨,而汽车、拖拉机这样的生产工具价格却在降价。

    慢慢的,生活秩序就乱套了。

    李龙会同情那些他见过的哈方的人,但他不会因为这个而停止这个脚步。

    一鲸落万物生,这个庞大帝国的倒下,会有多少人拥上去咬一口,李龙不介意从中占点便宜。

    毕竟与其让那些西方国家的人把便宜占走,还不如自己来。

    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

    给刘高楼把拖拉机的钱结清,收了他买水泥的钱(扣去两台汽车的),他知道这一次刘高楼要拉走一百吨水泥,便问他什么时候走。

    “后天吧,明天先装车,我去给老家转账,顺便休息一下。”刘高楼说道,“其实我想弄更多的车,一起把白也拉走,那边的白价格又涨了,但没办法,霍尔果斯能找到的车就这么多……”

    “那要不要从这边给你弄一些车往那边运?”李龙顺嘴提了一句。

    “可以吗?那太好了!”刘高楼乐了。(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