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陈浩提出了一个朱因没太听过的词,“可以试着引入简单的KPI。”
“K……PI?”朱因没听懂。
“就是关键工作指标。
说白了,就是给每个部门定个最重要的考核标准,让大家干活有个明确的目标。”陈浩用大白话解释,“比如技术部,就考核网站稳不稳定,出问题了修得快不快;市场部,就看他们能拉来多少新用户,打的广告效果咋样;客服部,就看他们解决用户问题的速度和用户满不满意。
刚开始不用搞太复杂,就抓一两个最要紧的指标就行。
有了这个,大家才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朱因一边记一边点头,感觉脑子里那些乱麻一样的线头,正在被陈浩一根一根地捋顺。
“最后,这个可能更重要,”陈浩的语气加重了些,“得想办法把那些核心骨干留住,让他们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
我有个想法,弄一个‘员工期权池’。”
“期权池?”朱因又听到了一个陌生的词。
“你可以先这么理解,就是一个‘未来赚钱了大家一起分’的计划。”陈浩用当时最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从公司以后赚的钱里,提前划出一部分来,专门用来奖励那些给公司出力最多的核心员工。
不是现在就把钱分给他们,是跟他们约定好,等以后公司做大了,或者上市了,他们可以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来分这部分钱。
具体的分配方案我来定,但你可以先把这个意思,悄悄地透露给周工、张明他们几个最早跟着干的元老。
得让他们明白,跟着公司一直干下去,将来得到的,可不只是那点死工资。”
朱因心里一动。
这个想法可真够大胆的,但也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她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对那些有本事、又想干一番事业的核心员工来说,吸引力太大了,绝对是能把大家的心拴在一起的宝贝。
“浩哥,我懂了!搭架子、建汇报、搞考核、还有用期权激励核心人员……我马上就按你说的这几条去弄!”朱因的声音重新亮了起来,之前的迷茫和疲惫被冲散了不少。
“好,放心去做。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再找我。”陈浩的话里全是信任。
挂了电话,朱因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她没耽搁,立刻就开始动手。
她根据陈浩指出的方向,再结合公司现在每天实际运行的情况,把人员重新归了类,划出了技术研发部、市场运营部、客户服务部和行政后勤部这几个大部门。
然后,她找周工、还有原来市场部那个挺有想法的小组长等人挨个谈了话,正式任命他们为部门主管,以后各部门的事情主要由他们负责,直接向她汇报。
接着,她建立了每周一次的主管例会制度,要求每个人都要交一份简单的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计划。
同时,她也把陈浩说的KPI思想贯彻了下去,给每个部门定了一两个眼下最需要关注的考核指标,比如技术部的网站稳定时间,市场部的新增用户数。
做完这些,她特意找了个时间,私下里跟周工、张明这几个最早加入的骨干聊了聊。
她没把话说得太死,但很明确地透露了,公司正在考虑一个“未来收益分享”的计划,就是希望那些和公司一起成长、做出大贡献的人,将来能分享到公司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
周工他们几个听了,眼睛都亮了。
他们都不是笨人,自然明白这背后的含义。
这不仅仅是多给点钱的事,这是一种认可,一种承诺,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打工仔,而是和公司的未来紧紧绑在一起的“自己人”了。
几个人干活的劲头肉眼可见地更足了。
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朱因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在会上,她没回避前段时间出现的混乱,而是非常直接地指出了问题。
然后,她清晰地宣布了新的组织架构,谁是哪个部门的,归谁管;明确了每周的汇报流程和刚制定的简单考核方向。
她把这些调整定义为“咱们公司从小打小闹走向正规化、迈向更大舞台的关键一步”。
她讲这些话的时候,语气特别坚定,充满了信心,一下子就把因为公司快速扩张而有些浮动的人心给稳住了。
看着台下员工们从之前的交头接耳、眼神飘忽,慢慢变得专注、认真,最后露出认同的表情,朱因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她知道,这次内部管理的调整,成了。
大家的劲儿,又能往一处使了。
忙活完这一大摊子事,朱因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虽然累,但心里特别畅快。
她想起那次自己都快没主意的时候,是陈浩一个电话就帮她指明了方向,心里就充满了感激。
这次回横店之前,她特意绕道去了趟杭州最有名的那家老茶庄,精挑细选,买了一份顶级的明前龙井。
到了陈园,在陈浩那间安静的书房里,朱因把那份包装得很雅致的茶叶轻轻放在他的书桌上。
“浩哥,这次真多亏你了。
一点杭州的土产,你尝尝。”她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话里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陈浩看了看那盒茶叶,又抬眼看了看朱因,注意到她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眼睛里带着笑意,点了点头。
他不在乎东西贵不贵重,在乎的是这份心意。
“都理顺了?”他微笑着问。
“嗯!”朱因用力点点头,把这段时间怎么调整架构,怎么任命主管,怎么建立制度,以及底下人的反应,都简单扼要地说了一遍,“现在感觉顺当多了,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管了。”
她看着陈浩,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依赖和佩服:“浩哥,你好像啥都懂,啥难题都难不倒你。”
陈浩听了,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拿起那盒茶叶端详了一下:“明前龙井,好东西,你有心了。”他放下茶叶,目光回到朱因脸上,语气温和但又有点意味深长,“管一个公司,和管一个剧组,道理有时候是相通的,核心就是管好人、理顺事、立好规矩。
你做得就很好,进步非常快。”
他这几句肯定,比什么都让朱因高兴,心里甜丝丝的。
两个人互相看着,都笑了起来。
一种一起扛过事、彼此理解、互相支持的深厚默契,在两人之间无声地流动,比任何热烈的言语都来得牢固。
这份在创业路上一起经历风雨、共同打磨出来的情谊和工作上的绝佳配合,早就成了连接他们之间最特殊、也最坚实的纽带。
【跪求礼物,免费的为爱发电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