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因坐在她那间新隔出来的独立办公室里,头有点疼。
外面大办公区嗡嗡嗡的,吵得厉害。
这地方比以前那个小二层是宽敞多了,一整层楼呢,人也呼啦啦招进来好几十个,新鲜面孔比老员工多得多。
可不知道为啥,地方大了,人多了,反而觉得乱糟糟的,干啥都不顺当。
她抬起眼往外看。
技术部那个戴黑框眼镜的小伙子,正跟市场部新来的姑娘争得面红耳赤。
好像是为了网站上某个推广按钮该放左边还是右边,两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想让。
旁边过道上,几个没拆封的大纸箱子堆在那儿,里面是刚采购回来的文具,也没个人收拾一下,人来人往都得侧着身子过。
最让她血压升高的是,隐隐约约听见一个新来的客服小姑娘,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地回答用户问题,说的明显不对,肯定要惹麻烦。
这都什么事儿啊!
朱因感觉自己像个老妈子,哪里漏了补哪里,一天到晚尽处理这些破事儿了。
技术跟市场配合不好,来找她评理;新员工啥也不懂搞出篓子,来找她擦屁股;连办公用品没了这种小事,也能找到她头上。
她觉得自己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捆住了手脚,浑身有劲儿使不出来,公司最重要的业务反而没多少精力去管了。
以前在小二层的时候,虽然条件差点,但每个人干啥都清清楚楚,现在倒好,乱成一锅粥。
她拿起桌上放着的一份文件,是下面人交上来的,说是要申请协调个项目。
可这职责范围写得模模糊糊,根本看不出来该归谁管。
她越看越心烦,忍不住用力揉了揉两边太阳穴。
这么下去肯定不行。
她心里清楚,问题出在管理上。
公司人少的时候,靠吼一嗓子就行了,现在人多了,再这么乱来,非得散架不可。
可她以前也没管过这么多人啊,心里实在没底。
犹豫了一下,她还是伸手拿起了那部只跟一个人联系的保密手机。
电话拨出去,听着里面传来的“嘟…嘟…”声,她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电话接通了,那边传来陈浩沉稳的声音:“嗯?阿朱?”
一听到这个声音,朱因一直绷着的那根弦好像松了点,委屈和迷茫涌了上来,声音不自觉地带了点疲惫:“浩哥……我这边,遇到新问题了。”
“怎么?网站又卡了?还是淘宝那边用户不增长了?”陈浩那边很安静,估计是在休息。
“不是业务上的事。”朱因叹了口气,觉得更累了,“是人,是管理上的麻烦。
现在公司人多了,部门也分得不清楚,全乱套了。
技术部和市场部各干各的,互相扯皮;新来的员工培训跟不上,老是出错;干什么事都没个清楚的流程……浩哥,我感觉自己像个陀螺,被人抽着到处转,忙活一天,好像啥正经事也没干成。
我……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管了。”
她把心里的难受和没把握都说了出来。
在陈浩面前,她不用硬撑着装出很能干的样子。
陈浩在电话那头安静地听着,没打断她。
等她都说完了,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那声音特别稳,让人不由自主地想相信他:“阿朱,别自己吓自己。
这不算什么大事,是公司长大了必然要经历的。
就像小孩长个子,衣服肯定会变小,得换新的了。
你现在遇到的,就是以前那套小作坊式的管理办法,跟不上公司现在的规模了。”
他顿了顿,开始一条一条地给她分析,思路清楚得吓人:
“头一件,得把架子搭起来。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家混在一起大锅饭了。
得把部门划分清楚,谁是谁的人,归谁管,要明明白白。
我看,可以先设几个主要的部门,比如技术研发部,专门管网站和软件;市场运营部,负责拉用户、做宣传;客户服务部,解决用户的问题;行政后勤部,管管办公室杂事。
每个部门,挑一个你觉得靠谱、有能力的人当头儿,让他负责。
你呢,就管好这几个头儿,让他们去管具体的事。
你别什么事都自己伸手,那得累死。”
朱因赶紧抓起笔,在便签纸上唰唰地记:“明确部门,找好负责人,分级管理……”
“第二,”陈浩接着说,“信息得通畅。
底下人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你得知情。
让他们这几个部门头儿,固定时间,比如每个星期,跟你当面汇报一次工作,再交个简单的书面报告。
你给他们定任务,他们向你报告进度和遇到的难题。
这样,谁干了啥,谁没干好,一目了然,能减少很多互相推诿扯皮的事。”
【跪求礼物,免费的为爱发电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