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的港口比往日还要繁忙,一船又一船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出航,驶向南方。这些不同所属、不同规格的货船,会在海上完成编组,然后共同出发。
船队会从爱琴海南下,经过众多岛屿之间的水域,不过,这回他们不会更换大船,而是在海军舰队的护航下,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驶向意大利南部。
这条航线相当古老,早在古典时代就非常繁荣了。希腊人当年划着桨帆船,前往西西里和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大希腊”地区,就是经过这条路线。与这个成熟航线相比,走陆路到达巴尔干西部,再直接渡海的路线,看起来更近,但反而还更慢、更贵。因此,西征开始之后,绝大部分物资,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运输过去的。
这次战争,紫帐汗国直接提出了“光复罗马”的口号。所以,是个人都知道,大的要来了。
当然,到底是哪方面大,就得看自己的立场和需求了。比如,对于货船和军舰的船主来说,主要的侧重点,就是“利润大”。
为了保证航线安全和物资运输通畅,紫帐汗国中央调动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人手。但汗国海军起步晚,规模也不算大,现在又要支持埃及,又要支持意大利,已经完全不够使用了。不过,为了这个几乎可以算是合法性来源的巨大目标,汗廷直接动用了储备金,开出高额价码,招募一切堪用的船只,参与航线的运作中。
现在,只要能赶到几个主要港口,并且证明自己有航海的能力,那么不管你是出卖体力的桨手、水手,还是有丰富经验的船长、舰队司令,都能拿到一笔定金。当然,如果还带着自己的船,那就更好了——只要能跑一个来回,带着布林迪西或者塔兰托港口官员开具的验收证明,重新回到这边,就现场结付丰厚的报酬。
因此,各地的船只都蜂拥而至,大都港天天跟过节一样。人员往来极为频繁,导致泊位都不够用,甚至有些船只会为了争夺先取货的机会而发生械斗。
早在向埃及运兵的时候,朝廷就向各地下发告示,从克里特到格鲁吉亚,所有能动的船只,几乎都行动了起来。另外,朝廷还派了使者,前往小亚到叙利亚一带。沿海的城邦,不管是罗马直属的、名义上附庸于罗马的,还是当地突厥军阀控制的,也都热情地加入进来,试图承包一份业务,能多赚一点就多赚一点。
军事相关的运输,因为性质特殊,虽然风险也比较高,但毫无疑问属于暴利行业。而这年头,但凡去当海商的,都是刀口舔血的主,哪个还害怕风险?因此,不管是叙利亚的大商人,小亚的土库曼海盗,还是意大利的船队,都急着跑过来抢生意。利润之高,甚至能让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组成船队,合伙竞标,来提高获胜的概率。
而且,除了合法手段,大家也争先恐后互相下黑手。由于官府给运输货物的报酬,要远高于货物本身,因此,有些接不到单的人,就在半路设伏,抢劫路过的货船,夺走商品和授权文件,然后冒充对方,完成运输任务,从而得到高额利润。
这种海盗活动,一度十分猖獗。但海军的船队已经超负荷运转了,实在没办法去抽出人手维护航线。没办法,官府只能扩大名额,并且开放萨洛尼卡、雅典等港口,也开始招揽船队,把这帮海盗诏安过来,才让那边暂时安稳了下来。
后来,埃及那边爆发瘟疫,按照行省命令,所有运输都被停止,好好的生意一下就黄了。不过没多久,朝廷又开始备战意大利。这下,大家的热情更高,开始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了运输之中。
除了港口,城里的氛围也和过节差不多了。
很多水手上岸拿了钱之后,就开始大肆挥霍,因此城里这段时间极为热闹。
大部分水手,其实都没有当地户籍,按理说是不能在城市随便出入的。但因为情况特殊,官府放开了禁令,允许他们在划定的范围内休息、消费,解除宵禁。
这个命令,让朝廷从急剧扩大的商税中,回收了不少钱。但是,这年头,朝廷的管理能力也是有限的,实际执行的时候,根本管不了这么严格,尤其是原本就“娱乐业”集中的区域,更是人满为患。
尤其是,人多了之后,各种乱子也就随之出现了。城里的居民本来就看不起这些外来人,现在突然涌进来这么多,自然难免会发生矛盾。每天,都有人喝多了打起来;尤其是到了晚上,那些表演歌舞戏剧的地方,只要有几个女演员出场,下面的人就会闹起来。
水手们觉得自己花了钱,凭什么不能享受服务;大都市民则觉得,这都是哪来的乡下人,敢和我们抢东西了。结果,城里天天打架。哪怕专门充实过的城市守卫,都要管不过来了。
虽然城里的希腊市民,经常进行斗殴乃至械斗,看起来经验很丰富,但和这些水手打起来,却一直吃亏。而且,市民虽然战斗力不行,但嗓门却很大。打输了,就到处叫嚷,说外来人欺负本地人,还四处找关系、施加压力,要求官府主持公道。
大都是整个罗马帝国的中心,各种关系确实错综复杂。在城里能混成个街溜子头头的,身上的官府人脉,放到地方,都能吓跑不少人了。因此,他们闹起来,官府根本拦不住,十分头大。
但招揽外人来承包运输,又是朝廷下的死任务。要是偏袒本地人,把水手们赶走,影响到前线运输,有司的官吏们恐怕就要遭殃了;哪怕只是把他们限制起来,不让他们进入城区,也会妨碍消费,让官府回收一部分赏金的如意算盘落空,到时候户部也得来闹了。
东方人一直说,附郭的官,是最难当的。像这种事情,实在让人不知道怎么管。于是,大都城的府衙,索性直接躺平,开始摆烂。不管谁来闹,都直接装死,权当没看见。虽然各方都很不满,但什么都不做,就不至于犯下大错,被人抓住把柄。
到后来,埃及那边爆发瘟疫,脱欢等人被迫离开,情况才有所好转。
脱欢这次回来,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带了一群马穆鲁克的代表。不仅埃及,叙利亚那边,一路上的大小势力,也都出了人,组成这支“可汗的马穆鲁克”。
他们那边的政治生态很奇怪。对于朝廷中的人来说,如果只是普通臣僚,那么未必有足够的权威;相反,如果是苏丹的奴隶,那么才代表能够得到亲近和信任。
他们这些奴隶,也不都是做苦工。很多人实际上是主君的保镖、亲兵、乃至管理身边事务的近臣,名义上是奴仆,但实际的地位和收入都相当高,普通人想要还没有呢。
因此,很多人反而以成为奴隶为荣,你要是不让他当奴隶,他还会心生疑虑,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导致瞧不上他了。为此生气甚至反目,都有可能。
脱欢也不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因为虽然波斯和埃及当地的学者都说,这是草原人传来的习惯,但就算蒙古人,也不见得这么想。
元朝后期,有个著名的权臣叫伯颜,以资历深厚、权势逼人、行为抽象著称。作为七朝老臣,他在另一个著名权臣、十一朝权臣燕帖木儿死后,就通过政变,逐渐掌控了朝廷,得到了说一不二的权力。
伯颜的家族,出自成吉思汗的仇人蔑儿乞部。当年分封的时候,被封给蒙哥当家奴。伯颜发迹之前,是蒙哥的曾孙、剡王彻彻秃的奴隶。
没有发家的时候,伯颜曾经得到过彻彻秃的帮助,被他救过一次。但后来,伯颜权势越来越大,就对这个关系感到很不舒服。
元顺帝至元四年的时候,彻彻秃因为在宗室中很有威望,作为代表入朝,伯颜前去和他会面。按当时的规矩,奴仆见到主人,要称呼“使长”。但伯颜很不喜欢这个规矩,对礼节要求很不高兴,于是对众人说“我为太师,位极人臣,岂容犹有使长耶!”,公开拒绝了这个要求。
之后,可能是为了挽回面子,也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威,伯颜去找彻彻秃提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娶彻彻秃的女儿,这样就算是和黄金家族联姻了。不过彻彻秃拒绝了这个提议,伯颜因此大为恼火,组织党羽,弹劾彻彻秃图谋不轨,说他进入大都,就是为了谋反。
元顺帝不信这些唐突控告,拒绝了伯颜等人处决彻彻秃的要求。伯颜于是自己草拟了诏书,强行传旨,把彻彻秃抓捕、处死。这件事也导致元朝的政治形势进一步失序,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而顶着这么大的副作用,都要坚持报复,可见在伯颜这类人心中,给人当奴仆绝对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情。也不知道,这帮埃及人到底是跟谁学的……
不过人家既然有这个习惯,那么也只能入乡随俗了。因此,脱欢这次特意拉了一大帮人回去,用来向当地势力示好,表示还会把他们当做自己人。
黑死病的情况稳定之后,在塞浦路斯驻守的脱欢也松了口气,带着众人来到大都,顺便把狄奥多拉也带了回来。之后没多久,就传来那不勒斯王国出现变故的消息。
巴西尔三世晚年,曾经两次征讨意大利,介入那不勒斯王位继承问题,希望能给收复罗马铺路。不过最后,他也没能完全实现目标,就去世了。之后,汗廷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匈牙利方向上,也就没有继续对更敏感的意大利地区投入兵力。
不过,巴西尔的征伐还是留下了一些基础。按照当时签订的条约,紫帐汗国以维护航线为由,联合威尼斯人,控制了亚得里亚海西岸的几处港口,因此,他们本来在布林迪西就有一些驻军。见这次有机会,汗廷当机立断,召开会议,商量是否要对意大利动兵。
一些元老对于现在周围的局势比较担忧,认为罗马一直以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周围敌人太多。意大利的势力错综复杂,如果再出兵,很可能会陷入多线作战的泥潭之中。其他一些人也比较犹豫,觉得总不能一点余地不留。埃及那边,不就是发生了意外,额外牵制了不少时间么?至少要等埃及那边尘埃落定,才能行动。
但这时候,脱欢站出来说,埃及那边不用担心,因为他很了解他的好兄弟郭康。有郭康在那边,密昔儿行省就不需要朝廷投入更多的物资和兵力,在当地工作的军团,也不能说是被牵制,因为他们现在进行的工作,本来就是在计划之中,是为了整顿和消化当地。相反,等埃及的情况稳定下来,他估计,那边就可以给朝廷提供新军团了。
至于北边,也不用担心。因为胡斯派引起的矛盾越来越大,两边已经剑拔弩张了。胡斯遇害的消息传出之后,朱文奎也在手下不断的劝说下,率领人马北上。虽然看着人不多,但他也很了解这个好兄弟。他们这个团队北上之后,阿勒曼尼王国那边,别说出兵攻打紫帐汗国,或者干涉意大利了,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
所以,现在不用想那么多。虽然这个时机非常巧,但既然机会来了,自己也有足够的实力去抓,那么就不用管之前的计划了。
在他的劝说下,汗廷很快就达成一致,开始调动兵力西进。当然,也就随之引发了第二次运输热潮。
这次,城里同样随之闹了起来。而脱欢发现当地官吏不想管之后,干脆派出了那些马穆鲁克。
这些人都是刚刚来到这边的,和希腊市民,并没有什么往来关系,因此管理的时候,也不忌讳什么,管你是土库曼海盗还是希腊市民,都一起挨棍子。在他们的管理下,城市的秩序才恢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