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丹宗阵神踏天路 > 第十九章 丹盟初试

第十九章 丹盟初试

    黑山郡城的丹盟分部,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五层塔楼,以黑曜石般的石材垒砌而成,在阳光下泛着深沉的光泽。塔楼门口人来人往,大多身着带有药草或丹炉纹饰的衣袍,气息或平和或灼热,皆与丹道相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混合了千百种药材与丹火的独特气息,庄重而肃穆。

    宁寒与宁忠随着人流走入大厅。内部空间极为开阔,穹顶高悬,镶嵌着散发柔和光芒的夜明珠。大厅一侧是办理各项事务的柜台,另一侧则设有休息区域,不少等待考核或交易的修士坐在那里,低声交谈。

    宁寒目光扫过,很快锁定了一位坐在偏厅茶座、身着丹盟执事特有的银边黑袍、正悠闲品茗的中年人。此人面容和善,眼神温润,气息内敛,正是师父韩琛信中所描述的葛云执事。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示意宁忠在原地等候,自己则迈步上前,来到葛云桌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请问,可是葛云前辈?”

    葛云放下茶盏,抬眼看向宁寒,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料到找自己的会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少年。他温和一笑:“正是老夫。小友是?”

    宁寒从怀中取出那枚韩琛给予的黑色令牌,双手奉上:“晚辈宁寒,奉家师韩琛之命,特来拜见葛前辈。”

    “韩琛?”葛云眼中讶色更浓,他接过令牌,仔细摩挲了一下上面的云纹,确认无误,脸上笑容真切了几分,“原来是韩老哥的弟子!快请坐!”他示意宁寒在对面坐下,打量着宁寒,啧啧称奇,“韩老哥何时收了这么一位年轻的弟子?竟从未听他提起过。小友今年几何?修为……咦?炼体三重?”

    他感知到宁寒刻意维持在炼体三重的气息,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韩琛的眼光他是知道的,何等挑剔,怎么会收一个年纪这般小、修为也看似普通的弟子?除非……

    宁寒依言坐下,不卑不亢地答道:“回前辈,晚辈今年九岁。蒙师父不弃,收录门下学习丹道不久,修为浅薄,让前辈见笑了。”

    “九岁……炼体三重,倒也还算……不错。”葛云捋了捋胡须,话语间有些保留,他更关心的是韩琛让弟子来找自己的目的,“你师父让你来寻我,所为何事?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宁寒正欲回答,一个略带讥讽的清脆女声却从旁边插了进来:

    “哼!又是一个走后门的!”

    只见那紫衣少女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偏厅,正站在不远处,双手抱胸,俏脸上满是不屑地看着宁寒和葛云。她显然是看到了宁寒递上令牌的一幕。

    葛云执事眉头一皱,看向紫衣少女,语气微沉:“这位姑娘,此言何意?丹盟之内,休得无礼。”

    少女却浑不在意,撇了撇嘴:“难道我说错了吗?拿着信物来找执事,不就是想走走关系,在待会儿的考核里行个方便?本小姐最看不起这种没本事只会靠关系的人!”她的话语尖刻,目光挑衅地看着宁寒。

    宁寒面色平静,并未因她的指责而动怒,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便收回目光,对葛云道:“葛前辈,家师命晚辈前来,一是向前辈问安,二则是希望前辈能代为引荐,参加丹盟的一品炼丹师资格认证考核。绝无他意,考核过程,晚辈自当凭本事,不敢劳烦前辈徇私。”

    葛云闻言,脸色稍霁,点了点头:“原来是要参加考核。这才是正理。韩老哥的弟子,想必在丹道上已有几分火候。”他这话既是回应宁寒,也是说给那紫衣少女听的。

    少女见宁寒如此回应,葛云也明显站在宁寒一边,自觉无趣,又哼了一声,转身走向大厅另一侧的考核登记处,口中还低声嘟囔:“说的好听,待会儿考核见真章,可别第一关就被刷下来,那才丢人!”

    葛云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宁寒苦笑道:“小友莫要见怪,这不知是哪家的小姐,性子骄纵了些。既然你是来参加考核的,那便按规矩来。我与你师父是故交,引荐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考核过程,确需公正,老夫也无法干预分毫。”

    “晚辈明白,理当如此。”宁寒点头。

    葛云便带着宁寒来到考核登记处,为他办理了手续,缴纳了一百下品灵石的费用。那紫衣少女也正在一旁登记,看到宁寒过来,故意把头扭到一边。

    负责登记的丹盟人员递给宁寒一枚刻有数字的玉牌,并例行公事地讲解规则:“一品炼丹师认证,共分两关。第一关,辨识药材。在一炷香时间内,辨识出随机抽取的五十种药材,需正确写出其名称、主要药性。错漏超过五种,即判定失败。”

    “第二关,现场炼丹。由丹盟提供三份相同的材料,炼制指定的三种不同的一阶丹药。至少需要成功炼制出两种,且成丹率、丹药品质需达到基本标准,由执事共同评定。两关皆过,方可授予一品炼丹师徽章。”

    规则与韩琛之前告知的并无二致。宁寒接过玉牌,道了声谢。

    葛云拍了拍宁寒的肩膀,鼓励道:“去吧,小子。莫要紧张,发挥出你应有的水平即可。老夫就在此处,等你好消息。”他虽然对宁寒的修为存疑,但相信韩琛绝不会无的放矢。

    宁寒点了点头,握着冰凉的玉牌,走向第一关考核所在的侧殿。那紫衣少女也拿着玉牌,几乎与他同时踏入殿门。

    殿内已有十数名等待考核的修士,年纪从二十到四十不等,修为多在炼体中期。宁寒和紫衣少女的出现,立刻引来了不少好奇与审视的目光。一个年纪太小,一个虽是少女但气质非凡,在这群考核者中显得格外突兀。

    紫衣少女似乎习惯了这种目光,傲然地扬起下巴,找了个位置站定。

    宁寒则默默走到一个角落,闭目养神,调整状态。

    负责第一关的是一位表情严肃的老执事。他见人已到齐,便一挥手,数十个被光罩笼罩的玉盘出现在每位考核者面前的石台上,每个玉盘上都摆放着一种或干或鲜,形态各异的药材。同时,一份空白的玉简和一支灵纹笔也出现在台面上。

    “第一关,辨识药材。香燃尽即止。开始!”老执事声音落下,一炷细香被点燃。

    刹那间,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拿起药材仔细观察、嗅闻,然后飞快地在玉简中记录。

    宁寒也睁开眼,拿起第一种药材。那是一种根部扭曲、带着泥土腥气的干枯根茎。他指尖触碰的瞬间,丹田古书微微一颤,一股清凉气息流转,关于此物的信息瞬间明晰——地龙藤,性寒,味苦涩,有通络化瘀之效,但需注意其表皮含有微毒,内服需去皮……他拿起灵纹笔,在玉简上流畅地书写起来。

    他的速度不快,但极其稳定,几乎没有任何停顿迟疑。一种接一种的药材被他拿起、辨识、记录,行云流水。

    旁边的紫衣少女速度也不慢,她显然功底扎实,辨识准确率极高,偶尔遇到生僻的,会稍作思索,也能很快写出。

    时间一点点过去,细香缓缓燃烧。

    当宁寒辨识到第四十一种药材,一种色泽灰白、形状如同干瘪耳朵的菌类时,他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此物名为“幻耳菇”,并不算特别罕见,但其药性记载中有一处极其隐晦的偏歧,与另一种外形相似的“灵耳菇”恰好相反,若非古书提示,连他也差点忽略。

    他不动声色地写下正确的辨识结果,眼角余光瞥见那紫衣少女,她正拿起同样的一种药材,只是扫了一眼,便自信地开始在玉简上书写。

    宁寒心中微动。

    她写下的,会是正确的吗?若是写错,这一味药材的偏歧,足以让她在这一关上……阴沟里翻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