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荆州,荆州! > 第二十九章:铁流北进

第二十九章:铁流北进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广州城在一种近乎沸腾的灼热与喧嚣中,迎来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时刻。九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隆重的北伐誓师大会。旌旗蔽日,枪刺如林,口号震天!“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怒吼,如同积蓄已久的地火,终于冲破地表,震撼着南国的天空。

    谢文渊站在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的队列中,身为营长,他位置靠前,能清晰地看到**台上那些决定革命命运的人物。阳光炽烈,照射在他崭新的国民革命军灰色军装和领口的营长官阶领章上,反射出金属的冷光。他的心情,如同这七月的天气,灼热、激荡,却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未知征途的沉重。

    誓师大会结束后,北伐的巨轮正式启动。第一军作为全军先锋,率先乘火车沿粤汉铁路北进。车站人山人海,欢送的民众将鲜花、煮熟的鸡蛋、布鞋塞到士兵们手中,殷切的嘱托、激昂的口号与火车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悲壮而热烈的送行图景。

    谢文渊指挥着一营的官兵有序登车。闷罐车厢里,拥挤、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皮革味和枪油的气息。士兵们大多沉默着,或擦拭武器,或靠着车厢壁假寐,或透过窄小的窗口,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逐渐陌生的岭南景色。兴奋与离愁,使命与恐惧,在每个人心中交织。

    火车轰鸣着,载着这支年轻的军队,驶离了他们熟悉的温热土地,驶向烽火连天的湖南战场。谢文渊靠在车厢门口,望着逐渐远去的广州城,心中百感交集。这里,是他挣脱奴役、获得新生的地方,是他接受革命洗礼的起点。而今,他将带着在这里汲取的信念与力量,走向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加残酷的舞台。

    部队在韶关下车,开始徒步行军,进入湘南地界。与东征时期在广东境内作战不同,北伐是真正的远征。漫长的行军路线,陌生的地理环境,迥异的民情风俗,以及即将面对的、实力雄厚的北洋军阀,都对这支新生军队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湘南的山路崎岖难行,时值盛夏,酷热难当。士兵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每日行军数十里,汗流浃背,脚底磨出血泡。疾病(如疟疾、痢疾)也开始在队伍中蔓延,非战斗减员逐渐增多。补给线拉长,后勤供应时断时续,饥饿与疲惫如同影子般跟随着这支队伍。

    谢文渊深知行军队列保持和士气维持的重要性。他骑着马(营长配备乘骑),不停地在行军纵队前后巡视,督促军官照顾好士兵,及时处理伤病员,合理安排休息。他将自己的饮用水让给中暑的士兵,将自己的干粮分给体弱者。他的身影,成为了疲惫队伍中一根稳定的支柱。

    “营长,这鬼地方,比广东热多了!路也难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个来自潮汕的新兵,喘着粗气抱怨道。

    谢文渊勒住马,看着眼前这张被汗水和尘土糊满的年轻脸庞,沉声道:“这才刚开始。北伐的路,还长得很。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来?是为了让全中国的老百姓,将来都能走平坦路,过安稳日子!现在吃点苦,算什么?”

    他利用行军间隙和宿营时间,组织营里的政工人员和军官骨干,开展宣传鼓动。讲述北伐的意义,介绍湖南农民运动支援北伐的情况,强调革命军的纪律,要求做到“不拉夫、不筹饷、不占民房”,以实际行动赢得民众支持。

    当部队经过一些村庄时,确实看到了与北洋军阀统治区截然不同的景象。有些地方,农会组织农民送来茶水、粥饭,主动充当向导,提供敌军情报。这让士兵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人民战争”的力量,士气为之一振。谢文渊也严格要求部队,买卖公平,损坏东西照价赔偿,严禁扰民。一营良好的军纪,在沿途民众中赢得了口碑,也间接获得了一些物资补充。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都如此顺利。在接近湘赣边界区域,由于长期战乱和军阀压榨,许多村庄十室九空,田地荒芜,根本无法获得补给。部队一度面临断粮的危险。谢文渊不得不下令缩减口粮,优先保证战斗人员的体力,他自己也常常与士兵一样,半饥半饱地行军。

    除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补给的困难,敌情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前锋部队已与吴佩孚的警戒部队发生交火。各种敌情通报显示,吴佩孚正在紧急调兵遣将,企图利用湘东北的有利地形,组织防线,阻挡北伐军北上。大战的阴云,越来越近。

    夜晚,宿营在荒僻的山村或野外,谢文渊常常难以入眠。他借着马灯的光芒,再次审视地图,推演着可能发生的战事。他抚摸着怀中那本越来越厚、承载着无数期望与性命的花名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想起了王启明,不知他所在的部队如今在何处,是否也正面对着同样的艰难与未知。

    北伐,这条寄托着统一希望的铁流,在崎岖的道路上滚滚北进。它冲刷着旧世界的污泥,也考验着其中每一滴水珠的坚韧。谢文渊,这位年轻的营长,和他所带领的一营官兵,正作为这铁流的一部分,在饥饿、疲惫、疾病与敌情的多重磨砺下,向着预定战场,坚定不移地前进。他们知道,更惨烈的战斗,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们。而他们的信念与意志,也在这北进的征程中,经受着最为严酷的淬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