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南宋之逆流翻盘 > 第21章 困兽犹斗

第21章 困兽犹斗

    且看叛军这边的情况。因家眷亲人皆在涉谷,被宋军释放后,尽管对长汀城里的美味苏打饼干恋恋不舍,九十余名老弱叛军俘虏还是大多选择了返乡,于次日正午前后顺利抵达距离长汀县城最近的张家寨。这些俘虏也算学乖了,要么在路上就把饼干吃完,要么将剩余的藏在身上,再也不敢轻易亮出,免得被张先永及其亲信抢夺。

    见到大批俘虏归来,惊魂未定的张先永、李仁与南阳等人第一时间赶到寨门处询问情况。不出所料,张先平代笔的那封朱睿书信,很快便由一名俘虏双手奉上,当众呈递到张先永手中。

    张先永展开绢帛读信时,李仁与南阳也急忙凑上前同看。当瞥见朱睿要求张先永杀了他们二人换取投降的字句时,二人脸色骤变如纸,手心瞬间沁出冷汗,心中暗自叫苦:“糟了!此獠为求活命,素来不择手段,当真对我等下手如何是好?这等背信弃义之事,他定然做得出来!”

    毕竟读过半本《孙子兵法》,张先永刚看完书信便将绢帛狠狠掷在地上,厉声吼道:“此乃离间计!是朱睿小儿的奸计!意在挑拨我长汀三大姓的盟约,让我们自相猜忌,无法同心协力对敌!李兄弟、南阳兄弟尽管放心,我绝无贪生怕死投降之念,更不会中此奸计与你们手足相残!我等乃是至亲骨肉,岂会因外人几句挑拨便刀剑相向?”

    “张大哥放心,我等自然相信你不会受朱睿小儿蛊惑。”李仁脸上挤出僵硬的笑容,弯腰捡起绢帛指着内容道:“只是张大哥,朱睿小儿在信中扬言,要先攻打李家寨与南家寨,再转头攻打张家寨,若他真的付诸行动,我等该如何应对?寨中只剩老弱妇孺,实在难以抵挡宋军兵锋!”

    “不过是虚张声势的恐吓罢了!”张先永当即回应,强作镇定道:“李家寨在坝丰,南家寨在更梁坡,皆位于涉谷南部。朱睿小儿若想攻打你们的寨子,必先攻克我张家寨方能进兵。你们无需担忧,只要与我联手死守此地,你们的寨子便万无一失!他若敢绕路南下,便是自断粮道,不出三日便会不战自溃!”

    “可张大哥,万一张朱睿小儿不计后果,绕过张家寨直接南下,专攻我们的寨子呢?”南阳眉头紧锁,语气中满是担忧。

    “这……”张先永语塞,犹豫片刻后迟疑道:“应当不太可能。他若绕路南下,粮道便无法保障,随军粮草耗尽之日,便是他兵败身亡之时。”

    “可他若攻下我们的寨子,便不愁粮草了!”李仁哭丧着脸道:“为支持你起兵,我已将寨中所有男丁悉数带来。若朱睿小儿真的先攻李家寨,寨中老弱妇孺在宋军面前不过是待宰羔羊!我李家数代基业,恐将毁于一旦!”

    “我亦如此!”南阳连忙附和,声音带着颤抖:“南家寨的男丁也全在此地,宋军若来攻,我的寨子恐怕连一个时辰都守不住。寨子一破,我们囤积的粮草便全归姓朱的了,到那时我们更是雪上加霜,再无翻身之力!”

    “那你们想如何?”张先永无可奈何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与烦躁。

    李仁与南阳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快步走到一旁偏僻的墙角处。李仁压低声音问道:“南阳兄弟,你有何打算?张先永之言,恐难全信啊。”

    “我想走,也必须走。”南阳不假思索道:“且不说宋军可能趁机攻寨,留在此地我亦难以安心。以张先永的自私本性,若形势危急,未必不会拿我们的人头去向朱睿小儿请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回寨自保!”

    “那就一同走!”李仁咬牙拿定主意:“我们各自回寨坚守,让张先永在前方抵挡宋军。他若能撑到汀州厢军出兵平叛自然最好,若撑不住,我们手握人口与寨子,也有与朱睿小儿讨价还价的资本。此乃万全之策!”

    南阳点头应允,二人一同返回张先永面前。南阳抱拳道:“张大哥,我与李二哥商议过了,决定先回各自寨子安顿。你在此坚守,等我们料理好寨中事务,便带人来助你一臂之力。绝非我等背弃盟约,实在是寨中安危,不容有失!”

    “两位贤弟,切勿中了朱睿小儿的奸计!”张先永慌了手脚,急忙上前劝阻道:“他就是想将我们分而治之,逐个击破!你们若走了,我长汀三大姓便更无希望了!如今唯有联手死守张家寨,撑到汀州厢军出兵讨伐朱睿小儿,我们方能必胜!切勿因一时猜忌,坏了大事啊!”

    “你们放心!”张先永又补充道:“你们在此的吃喝用度皆由我承担,保证让你们的人每日酒肉不愁,吃饱吃好。待厢军到来,你们寨子即便有损失,我也尽数弥补!金银粮草,绝无亏欠!”

    可哀求无用,为了自身利益,也因对张先永的不信任,李仁与南阳执意要走。不等张先永再作劝说,他们便转身传令麾下族人与田奴集结,准备即刻返乡。张先永又惊又怒又怕,又是作揖又是鞠躬苦苦恳求,二人却始终不肯让步,各自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快步前去会合队伍。

    望着二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回忆起朱睿书信中的投降条件,张先永心中竟有些动摇,右手下意识按在腰间刀柄上,几乎想要下令带人冲上去斩杀二人,携首级向朱睿请降。可李仁与南阳早有防备,不等他下定决心,便已回到各自队伍中,密切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麾下士卒也纷纷握紧武器,形成戒备之势。

    最终,因李、南两姓队伍迅速集结成团,人数远超张先永身边的亲信,张先永犹豫再三,终究没敢冒险动手,只能眼睁睁看着二人连散伙饭都不吃,即刻率领族人与田奴撤出张家寨,朝着南方疾驰而去。经此一事,张先永麾下的叛军士卒锐减至四百余人,其中还有四十余人是刚被宋军释放回来的俘虏,整支队伍士气愈发低落,人心涣散。

    “传令全寨,即刻备战守寨!”张先永无可奈何地大吼,声音中带着绝望:“无论男女老少,皆需拿起武器登上寨墙准备迎敌,务必挡住宋军的进攻!若有退缩者,以通敌论处,立斩不赦!”

    吼完之后,他踉跄着走到寨中祠堂,对着祖先牌位连连祷告,祈求汀州府尽快出兵南下攻打长汀,以围魏救赵之策助自己渡过难关。

    可张先永心中清楚,汀州府治所距离长汀足足有三百五十里路程,沿途多是狭窄陡峭的山间小道,车马难行。即便汀州知州李昱收到消息后立即决定出兵,厢军也需先筹备粮草军需,再长途跋涉三百五十里山路,方能对长汀宋军形成威胁。这漫长的等待,于他而言,不啻于一场煎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