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凤凰展翅 > 56. 百姓送物表支持

56. 百姓送物表支持

    腊月的晨光刚漫过常州城的城墙,南门外就传来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守城的士兵张铁柱揉着冻僵的脸颊探出头,却在看到城外景象时猛地睁大了眼睛 —— 只见雪地里蜿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从城门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官道,百姓们扛着粮袋、抱着棉衣、提着药罐,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步朝着城内走来,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雾,却挡不住他们眼中的热切。

    “这是…… 这是怎么回事?” 张铁柱连忙叫醒身边打盹的同伴,手指着城外的队伍,声音里满是惊讶。他守城门这些日子,见多了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模样,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 没有官府的征召,没有士兵的催促,百姓们自发地带着物资赶来,像是要赴一场重要的约定。

    很快,消息传到了议事堂。赵玥正与陈烈商议新兵训练计划,听到通报后立刻起身,快步朝着南门走去。刚到城门楼,就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被两个年轻后生搀扶着,正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递给守城士兵:“孩子,这是俺家最后两匹棉布,给弟兄们做件棉衣吧,天这么冷,别冻坏了身子。”

    士兵推辞道:“大娘,这可使不得,您家里也需要棉布过冬啊!”

    “俺年纪大了,不怕冷!” 老奶奶拍了拍士兵的手,眼神坚定,“弟兄们在城墙上守着咱们,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俺这点棉布算啥?只要能把金兵赶跑,俺就算冻着也乐意!”

    赵玥快步走下城楼,握住老奶奶的手,掌心传来老人因常年劳作留下的粗糙茧子,却异常温暖。“大娘,谢谢您。联盟不能要您的棉布,您家里还需要它过冬。”

    老奶奶抬头看到赵玥,眼中立刻泛起了泪光:“您就是赵盟主吧?俺听说联盟现在困难,兵力少,粮草也不够,俺们百姓也帮不上啥大忙,只能送点粮食和棉衣,给弟兄们添点力。您可千万别推辞,这都是俺们的心意啊!”

    话音刚落,队伍里的百姓们纷纷附和:“是啊,赵盟主,这都是俺们的心意!”“俺家还有半袋糙米,给弟兄们煮粥喝!”“俺男人是郎中,俺带了些草药,给受伤的弟兄们用!”

    赵玥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瞬间湿润。她知道,这些百姓大多不富裕,有的甚至还在为温饱发愁 —— 去年金兵劫掠时,不少人家的粮食被抢、房屋被烧,现在家中的存粮和衣物,都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愿意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支援联盟抗金。

    “乡亲们,谢谢大家!” 赵玥对着百姓们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联盟能有今天,能守住常州城,全靠大家的支持。你们的心意,联盟收下了,但咱们不能让大家吃亏 —— 粮食和棉衣,联盟按市价付钱;草药,联盟也会给大家相应的补偿。你们的生活本就不容易,联盟不能再让你们雪上加霜。”

    “俺们不要钱!” 一个中年汉子从队伍里走出来,他穿着打补丁的棉袄,脸上满是风霜,“赵盟主,俺们送这些东西,不是为了钱!俺爹就是被金兵杀的,俺弟弟现在还在联盟当兵。俺只想让弟兄们吃饱穿暖,早点把金兵赶跑,让俺们能过上安稳日子。这点东西,跟弟兄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比起来,算啥啊!”

    “对!俺们不要钱!” 百姓们纷纷喊道,“只要能赶跑金兵,俺们啥都愿意捐!”

    赵玥看着百姓们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多的推辞都是多余。她转身对身边的周峰说道:“周将军,安排士兵们清点物资,登记百姓的姓名和住址。这些物资,优先分给受伤的士兵和新兵;另外,让伙房多煮些热粥,给百姓们暖暖身子,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

    “是!” 周峰立刻领命,组织士兵们开始清点物资。

    城门口顿时忙碌起来 ——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百姓手中的粮袋、棉衣和草药,登记在册;伙房的士兵们抬着大桶,将热腾腾的米粥分给百姓们;孩子们捧着温热的红薯,跑到守城士兵身边,踮着脚尖递过去:“叔叔,你吃红薯,可甜了!”

    赵玥穿梭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动。她走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身边,看到妇人将一件崭新的棉袄递给士兵,忍不住问道:“大姐,这件棉袄这么新,您怎么舍得捐出来啊?”

    妇人笑了笑,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这是俺给孩子做的过年新衣,可孩子说,士兵叔叔们在城墙上守着咱们,比他更需要棉袄。俺想了想,孩子说得对 —— 只要能赶跑金兵,孩子以后年年都能穿新衣服;要是金兵来了,别说新衣服,连命都保不住啊!”

    孩子仰起头,小脸上满是认真:“阿姨,我不要新衣服,我要士兵叔叔们把金兵赶跑,这样我就能跟小伙伴们在街头玩了。”

    赵玥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神,心中一阵温暖。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好孩子,你放心,士兵叔叔们一定会努力,早点把金兵赶跑,让你能跟小伙伴们在街头开开心心地玩。”

    百姓们的捐赠还在继续 —— 有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送来一篮子鸡蛋;有的商户推着小车,送来几匹布料;有的书生带着笔墨纸砚,想要为联盟撰写抗金檄文;甚至还有几个戏班的艺人,带着锣鼓乐器,想要在城楼上表演,为士兵们鼓舞士气。

    到了中午,清点结果出来了 —— 百姓们一共送来糙米五千石、小麦三千石、棉布两百匹、棉衣五百件、草药三十余担,还有鸡蛋、腊肉、咸菜等各类物资不计其数。这些物资,不仅解了联盟的燃眉之急,更让士兵们感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与信任。

    赵玥将将领们召集到城门口,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又看了看依旧在陆续赶来的百姓,语气坚定地说道:“各位将军,你们都看到了吧?咱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的身后,有千千万万的江南百姓!他们愿意将家中的粮食、衣物拿出来,支援咱们抗金,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咱们能守住江南,能把金兵赶跑,能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

    陈烈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感慨:“殿下说得对!有这样的百姓支持,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就算金兵再来,咱们也一定能守住江南,绝不辜负百姓们的信任!”

    “没错!” 周峰、王虎、陈奎、吴涛等将领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之前主张求和的陈奎和吴涛,此刻更是羞愧不已 —— 他们曾因兵力锐减而动摇,却忘了百姓们才是联盟最坚实的后盾,忘了百姓们对抗金的坚定信念。

    赵玥看着将领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百姓们的支持,不仅补充了联盟的物资,更稳定了军心,坚定了众人的抗金意志。只要联盟与百姓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

    当天下午,赵玥下令将百姓捐赠的物资分发给士兵们 —— 受伤的士兵分到了厚实的棉衣和滋补的草药;新兵们分到了充足的粮食和崭新的武器;守城的士兵们则喝上了热腾腾的米粥,吃上了香喷喷的腊肉。士兵们拿着这些带着百姓体温的物资,心中满是感动,训练和守城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傍晚时分,常州城内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 —— 戏班的艺人们在城楼上搭起了戏台,表演起了抗金题材的戏曲。百姓们和士兵们围坐在戏台周围,看着台上的表演,时而欢呼,时而鼓掌,城楼上洋溢着久违的欢声笑语。

    赵玥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她知道,这场抗金之战,注定漫长而艰难,但只要有百姓们的支持,有联盟将士们的坚定信念,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夜深人静时,赵玥独自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江南平原,心中默念:“父皇,母后,女儿今天感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与信任。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给了联盟最强大的力量。女儿一定会带领联盟的将士们,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守住江南,守住大宋的河山,完成您的遗愿,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夜风拂过,带来了百姓们安稳的鼾声,带来了士兵们巡逻的脚步声。赵玥知道,有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将士,江南不会亡,大宋不会亡。抗金的火种,已经在百姓们的心中点燃,终有一天,会烧成燎原之势,将金兵彻底赶出大宋的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