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的轻松尚未完全消散,更凝重的压力已如乌云压顶般袭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周学政那里转移到代表朝廷最高监察权威的钦差御史——吴大人身上。
他才是今日公审的真正主考,其最终表态将决定林闲的生死。
吴御史缓缓起身,带着千钧重压。
他并未立刻开口,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先在林闲身上停留了数息,冰冷、审视,仿佛要穿透他的衣衫,直窥其内心虚实。
整个明伦堂前,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刻意压低了。
“林闲!”
吴御史终于开口。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砸落玉盘,冷冽刺骨:“第二题,由本官来出。”
他微微停顿,制造出令人窒息的悬念,这才一字一顿抛出考题:“题目是——若你为本地知县,遇丰年谷贱伤农,歉年米贵伤民,当如何权衡施策,以保境安民?”
“嘶——”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就连台上端坐的周学政和其他官员,脸色也都微微一变,互相交换着担忧的眼神。
这题目何止是刁钻,简直是狠辣!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这是困扰了历代王朝和地方官府的经典两难悖论,堪称地方治理的“绝症”。
多少能臣干吏,在此题前折戟沉沙。
若答“重农抑商”则流于空谈,若答“平籴法常平仓”则老生常谈,且具体操作弊端重重。
答得稍有差池不仅显得无能,更可能触及赋税、粮政等敏感区域引火烧身。让一个秀才去设想知县之责,这分明是吴御史要将林闲逼入绝境,看他是否只有些小聪明,还是真有经天纬地之实学。
远处的阁楼上,默默围观的苏元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得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林闲此刻,也是心头巨震。
他知道难题会来,却没想到来得如此直接、如此凶险!
这已不是考核学问,而是在考核他的政见、魄力和急智!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中CPU疯狂运转。
前世关于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期货市场、社会保障等知识碎片,与今生对安远县情、大周朝局的观察迅速碰撞融合……
在令人压抑的寂静中,林闲并未惊慌失措,而是先对着吴御史深深一揖,态度不卑不亢,语气诚恳:“大人此问直指为政核心,关乎黎民福祉,实乃天下牧守首要之难题。学生年少学浅姑妄言之,若有狂妄不当之处,恳请大人恕罪斧正。”
这番谦逊得体的开场,稍稍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也展现了良好的心态。
然而当林闲直起身抬头,坚定迎向吴御史审视的目光时。
他说出的第一句话,却让所有期待他高谈阔论的人差点栽倒:
“回大人!学生若为知县,遇到此千古难题,首要之策并非空谈仁政抑或严法,而是立刻着手,兴建一座足够大的官仓!”
“建……建仓?”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这算什么答案?哪个县没官仓?这林案首是被吓糊涂了吗?”有人失望低语。
“果然匠气终究是匠气,登不得大雅之堂!”
先前被林闲“格物论”压制的守旧学子仿佛找到了反击点,面露讥讽。
连吴御史的眉头也几不可察皱了一下,显然对这个过于“朴实”甚至显得有些愚蠢的开场极为不满。
就在质疑声即将泛起之时,林闲嘴角却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清朗,压过所有杂音:“然学生欲建之仓,非为陈腐旧仓,亦非仅用于堆放糟粮。此仓学生愿称之为平准常平储备库!亦可通俗理解为一县之粮食调节总枢!”
“平准?常平?总枢?”
这些新鲜而精准的词汇,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连吴御史审视的目光中,都闪过一丝异色。
林闲不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论述。
他单手负后,另一只手随着话语节奏挥动,仿佛在指点江山:“丰年时节谷贱如泥,农夫血汗不值钱。此时官府便当效法良贾,于市价低迷之时果断入场,低吸储粮!”
他目光扫过台下,特别是那些可能出身农家的学子:“我这粮食总枢便以合理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此举一在保护农人辛苦,使其劳有所得不至因丰产而反陷贫困, 此为安农之本!”
“二在充实官府储备,仓廪实而知礼节,国库有粮,心中不慌。此为固国之基!”
说到此处,他语调带着一种洞悉市场规律的从容:“此时低吸看似花费官银,实则是为未来蓄势。既稳民心,亦是为来日高抛备下本钱!”
这“低吸”的比喻,将官府行为与商业智慧相结合,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恍然和惊叹之声。
“然购粮之巨款从何而来?”
林闲自问自答。
他的思维缜密,步步为营继续道:“可设地方平准基金,从县衙财政盈余、商税专项、甚至发行小额地方建设债券,向本县信誉良好之士绅富户借贷,约定以未来仓粮或部分平准收益偿还!此谓之以未来之信,解当下之困!”
“债券?”
“基金?”
这些前所未闻的金融概念,让在场的士子官员们听得目瞪口呆,却又觉得隐隐契合经济之道。
林闲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为民请命的决绝,“而贫年时米贵如金奸商囤积,百姓嗷嗷待哺。此时便是我官府履行平准之责,适时高抛之时!”
他大手一挥,气势磅礴:“开仓!以低于市价之平价,售粮或借贷于贫苦百姓,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咱们官府丰年低吸之粮,此刻正当用以平抑物价、救济苍生。 这已非牟利,而是还利于民稳定社稷。 正所谓低吸以护农,高抛以安民!”
最后他面向吴御史,总结陈词道:“当然此法说来简单,行之极难。需有精明强干之吏员操作,需有严格透明之章程防硕鼠蛀虫!核心在于官府必须有所作为,承担起调节之责,不能放任自流徒叹两难。”
他顿了顿,看着认真倾听的御史悠悠补充道:“同时还需鼓励农户种植杂粮,发展畜牧工坊等副业,避免单一作物依赖。学生坚信,唯有让农人流汗不流泪,让百姓饥馑有依凭,方称得上保境安民,方不负朝廷托付和百姓期望!”
他这一套组合拳,从建仓这个看似平庸的起点出发,层层递进,融汇了“保护价收购”、“战略储备”、“平准基金”、“调控市场”等超越时代的核心思想。
更用“粮食总枢”、“低吸高抛”等精妙类比,将一项复杂国策阐述得淋漓尽致、通俗易懂又气势磅礴!
全场经历了短暂的极致寂静后——
“好!!”
周学政第一个忍不住击节叫好,满脸的激动与赞赏。
“太妙了!低吸高抛,此言大善!”
台上的官员们,也纷纷动容赞叹。
“低吸护农,高抛安民!林案首真乃经世奇才!”
台下的士子们彻底沸腾,喝彩声不绝于耳!
先前讥讽之人此刻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吴御史那万年寒冰般的脸上,此刻清晰地出现了动容之色!
他的嘴角微微抽动,眼中不再是官方的审视,而是浓浓的欣赏,甚至是一丝震撼。
他完全没料到林闲不仅没有被千古难题吓倒,反而给出了一个如此务实且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这哪是一个秀才的见解,这分明是核心能臣干吏才有可能想出的方略!
在一片沸腾的喝彩声中,吴御史缓缓抬起手。
广场瞬间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最终的裁决。
吴御史目光复杂看着依旧从容的青衫士子,最终沉声开口:“林闲所答别开生面,言前人所未言。其策立足现实高屋建瓴,深得调控之三昧,更兼一颗拳拳爱民之心!”
他略一停顿,声音陡然提高宣布:
“此关——通过!”
“轰!!!”
整个明伦堂广场,彻底陷入了狂欢。
欢呼声震天动地,所有人都在为林闲这惊天逆转的表现而喝彩!
林闲站在场中,面带微笑向四方拱手致意。
他知道这场御前公审,他已彻底扭转乾坤。
林富贵的御状非但没能将他打倒,反而成了他名动天下、展现惊世才华的最佳垫脚石!
而高台之上吴御史负手而立,望着台下那个光芒万丈、宠辱不惊的年轻身影,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他捋了捋胡须暗忖道:“此子之才,经天纬地!假以时日,必为国之栋梁!对我大周……绝对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