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几天吃大户之后,方宁也终于安静了下来。
所谓的安静,指的是不在京都里闹,但在东关城兵马司衙门里,方宁又开始搞事情,下发通知,次日进行整训。
通知说的是,所有兵马司的兵卒与属员,不论官职高低、文武类别,都要到校场参加整训,学习军规、操练武艺,每日卯时集合,不得缺席。
之所以整训,是因为方宁早就发现了整个东关城兵马司的战斗力太拉胯,不说比自己在上阳郡时候带出来的那支部队吧,就算是比起渔阳郡的那些老爷兵们都要不如。
要想建立自己一套班底,方宁必须要从严开始,从能够选拔出来的骨干中培养自己的力量。
而兵马司的兵卒属员,还是可以磨砺,为方宁所用。
这是方宁突然整训的目的。
听说了这个通知之后,官衙上下虽然有些议论,但没有人敢质疑方宁的决断。
自从方宁靠吃大户凑齐兵马司欠薪,还让参与行动的齐鲁、孙大亮等二十多人每人分到上百两甚至几百两银子,这笔钱对普通兵卒来说,抵得上几十年的俸禄,方宁在东关城兵马司的声望瞬间飙升到顶点。
齐鲁等人更是成了方宁的铁杆宣传员,不管是在衙门里跟同僚闲聊,还是回家跟乡里故旧喝酒,三句话不离方宁的威风。
“……你们是没见着!方大人闯兵部尚书府的时候,一脚踹开大门,韩尚书那官大不?屁都不敢放一个……”
“……可不是嘛,跟着方大人办事,不仅能出风头,还能拿银子,这样的上官去哪找?当差的不就是要个脸面吗?跟着方大人办事,就是有面儿又有钱……”
一时间,整个兵马司上下,没人不佩服方宁的胆识与魄力,连之前对他心存疑虑的一些骑墙派,也彻底服了气。
分到银子的人自然积极,没分到的也盼着能在整训中表现好,得到方宁的赏识。
到了整训的那一天清晨,校场上黑压压站满了人,连负责文书的小吏都准时到场,唯独少了指挥使同知沈代。
当按照花名册点卯的时候,沈代是花名册上的第一人,竟然没有人应答,当时方宁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沈代沈同知何在?”
有人回答:“沈同知说自己是文职,不用参加武备整训,还在书房里看公文呢。”
方宁正在校场中央巡视,闻言脚步一顿,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去,把他给我请来。”
没过多久,两个兵卒就把一脸不情愿的沈代“请”到了校场。
沈代整理了一下官服,对着方宁拱了拱手,语气带着不满:“方大人,下官是文职,负责文案工作,整训操练乃是武职之事,与下官无关,还请大人明察。”
“无关?”
方宁冷笑一声,声音洪亮地传遍整个校场。
“《大周兵马司规制》第三条:凡兵马司属员,不论文武,均需熟知军规、参与基础操练,以备不时之需。你说与你无关,是把军规当耳旁风,还是觉得你这个文职,能凌驾于规矩之上?”
沈代脸色一白,却仍强撑着辩解:“下官只是觉得……”
方宁直接打断沈代的狡辩。
“我不需要你觉得!来人,给我把《大周兵马司规制》第三条念出来,让所有人都听听。”
有文吏接过手册,大声念出条文,校场上的人都屏住呼吸。
而熟悉方宁的人,如孙大亮等人,看向沈代的眼神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以及幸免于难的神色,他们都知道,方宁这是要立威了。
方宁盯着沈代,语气冰冷的问道:“明知故犯,违抗命令,按军规该如何处置?”
有负责军法的属员连忙上前说道:“回大人,当鞭打二十,以儆效尤。”
“那就按军规来!”
方宁话音刚落,两个兵卒如狼似虎地过来,扒掉了沈代上衣,将他绑在了木头桩子上,拿着皮鞭跃跃欲试。
沈代这下慌了,挣扎着大喊:“方宁!你敢打我?我可是吏部任命的指挥使同知,你无权处置我!”
方宁却不为所动,冷冷道:“军法无情!在东关城兵马司,我就是规矩!今日打你,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武职还是文职,只要在我手下当差,就必须守我的规矩,认我这个主官!”
随着一挥手,军汉手中的皮鞭轮圆了,抽打在沈代白花花的肉皮上。
沈代当场发出一声破音的惨叫,但更多的皮鞭结结实实地抽在他的身上,很快血痕遍布。
方宁早也看沈代不顺眼了,看了眼校场上噤若寒蝉的众人,冷声道:“今日之事,只是个警告。往后谁再敢违抗命令、无视规矩,沈代就是你们的下场!现在,整训开始!”
校场上的人瞬间挺直了腰板,没人再敢有丝毫懈怠。
处置完沈代,方宁便亲自督阵整训。
与以往兵马司“站军姿、练劈砍”的老套模式不同,他带来的训练科目,让在场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比如队列协同训练,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训练范畴。
方宁将二百名兵卒分成十个小队,每个小队二十人,要求他们排成四列五排的整齐队伍,听着鼓点节奏前进、转向、变阵。
“左右转要靠脚腕发力,步幅必须一致,前后间距不能超过一拳!”
方宁手持马鞭,在队伍旁巡视,发现有人脚步错乱,便立即喊停纠正。
“你们是一个整体,不是各自为战。将来在战场上,队列乱了,就是给敌人当靶子。”
起初,兵卒们很不适应,鼓点快了就有人踩错脚,转向时队伍也常歪歪扭扭。
但练了一个时辰后,各小队渐渐找到了节奏,脚步声、转体声整齐划一,连负责文书的小吏都咬牙跟上,额头上满是汗水却没人敢掉队。
休息过后,又开始体能突破训练。
校场一侧被划分出专门区域,设置了跨越障碍和负重跑两个项目。
“障碍区要跳过三尺高的木栏、钻过五尺长的矮洞,负重跑需背三十斤沙袋绕校场跑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