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西游:从白骨洞开始到纯阳真仙 > 第43章 仙人畏因

第43章 仙人畏因

    二人穿过熙攘人流,向着西市口那株大槐树行去。

    周遭的喧闹仿佛与他们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杨婵虽身处其中,眼神却仍带着一丝属于云巅之上的疏离与审慎。

    李风将杨婵的神色看在眼里,忽然开口,声音平和直指核心:“杨姑娘,此番主动踏入这红尘漩涡,眼见众生因果交织,可曾心有畏惧?”

    李风对于神仙的行为,算是明白了一些,仙人畏因,在行动之前,就会推演此举可能带来的所有可能。

    神仙畏的不是结果本身,而是启动一个自己可能无法完全控制的因果。

    比如原本的杨婵,一旦跟刘彦昌触发了情爱因果,根本就无法停下,哪怕是杨戬都无能为力,最终出现了镇压华山,沉香的事等等,这是因的出现而牵连出来无法控制的果。

    比如说,一个仙人点化一个凡人,这个因可能带来三点。

    此人行善积德,功德一部分归于仙人,这是善果。

    此人恃强凌弱,造下业力,因果会牵连仙人,这是恶果。

    此人的命运被改变,进而影响其子孙、仇敌,产生无数新的因果线,这些线最终都可能回溯到仙人身上。

    而对于依赖香火、神职的神仙而言,因果业力会直接污染其神体,削弱其神力,甚至引发天人五衰。

    对于追求逍遥的天仙而言,因果缠身会像无数锁链,将天仙从逍遥游的无待超然状态,重新拉回有待泥潭,使其不得解脱。

    红尘万丈虽然是悟道之所,但是又是因果无法掌控之所,因而让仙畏惧。

    杨婵闻言,脚步未停,目光却从街景收回,落在了李风侧脸上。

    杨婵沉默片刻,那双清丽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畏惧?”

    杨婵轻轻重复了一遍,随即摇了摇头,语气却不再迷茫!

    “自然是有的,不过你驱散刘彦昌时所言,以及你自身行走红尘的从容,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若因畏惧因果,便永远高居神座,闭目塞听,那与华山上一尊泥塑的神像,与只知吞吐灵气却无有性灵的守尸鬼,又有何异?畏惧终究存在,但路,不能不走。”

    杨婵的话,是大部分神仙最低级的畏因,彻底远离红尘,不染因果。如此固然安全,但道行也将停滞不前,因为这些神仙安全的前提下也拒绝了悟道所必需的资粮,而红尘万象又是必须的资粮,故而将这批神仙称呼为守尸鬼,永远不得真逍遥。

    杨婵的话,李风微微动容,不由的说道:“不错,世间仙神,大多选择的便是历世而慎之道。如履薄冰,只取清露,不染淤泥。杨姑娘如今既决心踏入此间,可想好要如何行走了?”

    这个问题让杨婵刚刚坚定的眼神里,瞬间掠过一丝空茫。

    杨婵对于如何具体地入世,如何在这纷繁因果中既深入其中又不迷失自我,全然没有概念。

    杨婵下意识地看向身旁这个仿佛对一切都成竹在胸的李风,瞬间一种依赖感油然而生。

    杨婵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恳求,轻声问道:“我……我不知道。李风,你不曾成为神仙,这红尘万丈,于我而言仍是迷雾一片。而你却历经了许多,恐怕……恐怕还需你多在身旁,提点我,该如何看,如何想,如何行,可好?”

    李风连忙说道:“自来华山,你带我前去骊山,得此机缘,又为我寻求老君观定下未来之计,此番恩情,在下铭记在心,我未曾成仙,依旧是凡人之身,的确助杨姑娘,自然尽心尽力!”

    李风不单单有西游世界的一生,还有在原本世界的几十年,以及知晓地球这个时间浓缩的精华。

    现在李风摸不准地球的存在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依旧是多久之后形成的,这里没法判断。

    不过,李风觉得,地球的成型,可能是这个四大部洲百万甚至千万年后的事情。

    或许是出自某个大仙开辟的小世界来以此看着这个世界演变而积累悟道心得,但是绝不是现在出现的。

    也就是说,至于说心学,甚至可能是四大部洲这个世界,千万年后才可能出现的东西。

    至于如何验证,那就看未来大唐的演变是不是真就如同地球大唐的那般,经历女帝临朝请佛骨,然后便是道士皇帝开启会昌灭佛。

    但是不管如何,李风知晓那个世界的演变,对于红尘了然于心,但是这些是杨婵不具备的。

    李风的话,让杨婵甚是高兴,这算是相帮互助之情,彼此成就之义!

    “李风,你常言红尘历练,可对于我这般……初次真正踏入此间者,究竟该如何历练?是仅仅看着,记着,还是……?”

    李风脚步未停,口中清晰地吐出两个字:“集义。”

    “集义?”

    杨婵微微一怔,这个词汇对她而言,熟悉又陌生。

    杨婵自然是读过孟子的篇章,陌生于其具体的修行所指。

    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永远记得,纵然是神仙,也不是说真正的超然,只不过比起凡人而言超然罢了。

    若是站在神仙的世界,全都是神仙的时候,也就不存在超然。

    若是站在凡人的视角看神仙才会是感觉神圣,但是若是观其作为,便是知晓神仙的心境在什么境界上。

    其实,从杨戬的微操,杨婵被刘彦昌骗走的事,无需高看与神,也没有在智上对凡人产生碾压,碾压的只是法力。

    甚至说,他们可能更单纯,如果对比一个腹黑的人间政客,可能差距非常的大。

    因为人与仙,法是不平等的,但是道是平等的,道德经这种大道经文在仙凡是同等的。

    杨婵也读人族的经文,其实若是不经世事的话,就跟凡人倒背如流道德经却领悟不了一点一样的道理。

    “此言何解?与道家清静无为、出世修心之法,似乎迥异。”

    李风阐述自己这两人的心得说道:“道家神仙,贵在出世,超然物外,以求自身圆满,我这两日细读儒家经典,于其中一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感悟颇深。此非迂腐,而是义所当为,不畏因果的担当,这便产生义,集义与心,便是丈量红尘万丈!”

    当李风说道这句话之时,瞬间中丹田的浩然正气迸发!

    这种气,不懂望气的人,是看不到的,但是仙人,无论是什么仙,都能观察到。

    杨婵瞬间震惊的看向李风,面露震惊之色,不过是一两日不见,杨婵发现李风竟然出现巨大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