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八零读书 > 高武捕途 > 第七十三章:太守的嘉奖

第七十三章:太守的嘉奖

    青岚郡太守府的朱漆大门前,两尊石狮怒目圆睁,仿佛要将往来人等的心思都看穿。林越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门旁的侍卫,目光扫过身后的囚车——李坤被铁链锁着,锦缎棉袍早已看不出原色,脸上满是颓败;刀帮帮主与斧盟叛徒周通则垂头丧气,往日的嚣张荡然无存。

    “林捕头,太守已在正厅等候。”门房恭敬地引路,眼底藏着几分敬畏。谁都知道,这位年轻捕头一夜之间端了刀帮、斧盟的老巢,还擒了万通商号的少东家,这等手段,在青岚郡刑捕司的历史上都属罕见。

    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正厅内的气氛却有些凝重。太守赵文渊端坐于上首,一身藏青色官袍衬得他面容肃穆,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厅中垂首而立的张猛身上,带着明显的不悦。

    “太守大人,林越幸不辱命,将刀帮、斧盟火并案的主谋及幕后推手李坤缉拿归案,人证物证俱在,请大人过目。”林越上前一步,将封存好的账册、密信、朱砂纸条一一呈上,动作沉稳,语气不卑不亢。

    侍卫接过证物,呈到赵文渊面前。赵文渊拿起那封李坤挑唆火并的密信,眉头越皱越紧,待看到私盐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时,猛地一拍案几:“岂有此理!李家竟敢勾结帮派,走私私盐,视我青岚郡律法如无物!”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官威与怒火,厅内众人皆垂首屏息,连张猛的肩膀都微微一颤。

    “林捕头,这些证据是如何查到的?”赵文渊看向林越,语气稍缓,但目光依旧锐利。

    林越从容回话:“回大人,属下勘察火并现场时,发现死者中有被‘透骨钉’所伤,经查此钉为万通商号独有。顺藤摸瓜之下,查到李坤大量购入透骨钉,且与两帮头目密会。后截获其密信,得知其意图借火并削弱两帮,独占城西地盘,同时走私私盐牟利。属下预判其会在码头转移赃款,遂带人设伏,将其与斧盟叛徒周通一并擒获,搜出账本与后续计划。”

    他语速平稳,将破案过程娓娓道来,从现场勘察到逻辑推理,再到最终布控,环环相扣,毫无破绽。

    赵文渊听得连连点头,目光中渐渐露出赞许:“好一个‘顺藤摸瓜’!林捕头行事缜密,心思剔透,竟能从一枚铁钉查到幕后主使,这份洞察力,实属难得。”

    他话锋一转,看向张猛,脸色骤沉:“张捕头,此案你也参与查办,为何林捕头能查到的线索,你却视而不见?反而一味主张武力围剿,若非林捕头及时止损,恐怕只会打草惊蛇,让真凶逍遥法外!”

    张猛猛地抬头,额上青筋暴起,却不敢直视赵文渊的眼睛,只能嗫嚅道:“属下……属下以为,帮派火并当以雷霆手段镇压,以免滋生民怨……”

    “滋生民怨?”赵文渊冷笑一声,将私盐账本扔到他面前,“若按你的法子,李家走私私盐的勾当何时能查清?刀帮、斧盟背后的龌龊何时能揭开?到时候民怨只会更甚!你身为捕头,不思缜密查案,只知滥用武力,到底是能力不足,还是别有用心?”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张猛心上。他脸色瞬间惨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属下不敢!属下绝无别有用心,只是……只是一时失察!”

    厅内一片寂静,连墙角香炉里的烟都仿佛凝固了。几个站在两侧的幕僚交换着眼神,看向张猛的目光带着几分玩味——谁都知道张猛背靠李家,此刻被太守当众质问,显然是失了势。

    林越站在一旁,神色平静。他知道赵文渊这是借题发挥,既是敲打张猛,也是在向郡城各方势力传递信号:刑捕司的案子,容不得任何人插手。

    赵文渊盯着张猛看了片刻,见他汗如雨下,才缓缓开口:“失察?郡城百姓的安危,容不得你‘失察’!此次若非林捕头力挽狂澜,你可知后果有多严重?”

    他顿了顿,声音恢复了几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青岚郡刑捕司,需要的是能办实事、办好事的人,而非只会仗势欺人、草菅人命之辈!”

    这话一出,张猛的身子彻底垮了,瘫在地上,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在刑捕司的日子,怕是到头了。

    赵文渊不再看他,目光转向林越,语气缓和了许多:“林捕头,你破案有功,不仅揪出了幕后黑手,还为郡城清除了走私私盐的毒瘤,实乃大功一件。本府向来赏罚分明,你想要什么赏赐?”

    林越拱手道:“属下身为刑捕司捕头,缉拿罪犯、维护治安乃是本分,不敢奢求赏赐。只求大人能依法严惩李坤等人,还郡城百姓一个公道。”

    “好一个‘本分’!”赵文渊眼中的赞许更浓,“如今像你这般不慕虚名、只重实绩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少了。”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朗声道:“本府决定,即日起,晋升林越为青岚郡刑捕司副总捕头,官阶从七品,赐绯色官服一袭!暂代总捕头之职,处理城西所有刑狱治安事务,可调动城西三班捕快及驻守兵丁!”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刑捕司副总捕头之位空悬已久,谁都没想到会落到一个入职不久的年轻捕头头上,而且还被赋予了暂代总捕头的权力,这几乎是将城西的安危系于其一身。

    林越也有些意外,他虽料到会有嘉奖,却没想到如此厚重。他连忙躬身领命:“属下谢大人信任!定当竭尽所能,维护城西治安,绝不辜负大人厚望!”

    “好!”赵文渊满意地点点头,“本府相信你的能力。城西是郡城商贸重地,鱼龙混杂,你肩上的担子不轻。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本府开口,刑捕司的人手、物资,你可自行调配。”

    他又看向地上的张猛,声音冷硬:“张猛办事不力,险些延误案情,即日起停职反省,听候发落!其手下捕快,暂由林副总捕头调配!”

    “大人!”张猛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甘,“属下在刑捕司任职十余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求大人再给属下一次机会!”

    赵文渊冷冷瞥了他一眼:“机会?你纵容李家走私时,怎么没想过给郡城百姓一个机会?下去吧,再敢多言,休怪本府无情!”

    张猛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最终却只能死死咬着牙,被两个侍卫架了出去。经过林越身边时,他猛地转过头,眼中迸发出怨毒的光芒,仿佛要将林越的样子刻在骨子里。

    林越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回望。他知道,张猛的怨恨只会让他更加警惕,但这并不能动摇他的决心——既然接下了副总捕头的担子,就必须把城西的事办好。

    赵文渊看着张猛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才对林越道:“李家在郡城经营多年,盘根错节,李坤被抓,李家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你接下来行事,需更加谨慎,若遇阻碍,可直接持本府手令行事。”

    “属下明白。”林越应道。他清楚,这次晋升既是荣誉,也是挑战。李家的反扑、城西复杂的帮派势力、还有那个神秘的血手堂,都是他需要面对的难题。

    赵文渊又叮嘱了几句关于处理李家案的细节,无非是要证据确凿、量刑公正,既不能放过一个罪犯,也不能牵连无辜,以免引起郡城商户恐慌。林越一一记下,条理清晰地回应,让赵文渊愈发满意。

    “好了,你先回去交接事务吧。”赵文渊摆摆手,“城西的事,就交给你了。”

    “属下告退。”林越躬身行礼,转身退出正厅。

    刚走到回廊,就见几个刑捕司的老捕快候在那里,为首的正是之前被张猛打压的老郑。见林越出来,几人连忙上前行礼,脸上带着真切的笑意。

    “恭喜林副总捕头!”老郑声音洪亮,“您这下可算熬出头了,咱们城西的捕快,终于能跟着您好好干一番事业了!”

    其他几个捕快也纷纷附和,语气中满是振奋。他们早就看不惯张猛的作威作福,如今林越晋升,他们自然高兴。

    林越笑着点头:“以后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城西的事,还需大家同心协力。”

    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张捕头被停职,他手下的人暂时由我调配。从今日起,城西捕快队伍重新整编,能者上,庸者下,谁要是敢徇私枉法、勾结外人,休怪我林越不讲情面!”

    众人皆是一凛,连忙正色道:“属下遵命!”

    林越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假山后,有个身影一闪而过。他眉头微挑,却没有声张——想来是李家派来打探消息的人,也好,让他们看看,如今的刑捕司,已是今非昔比。

    走出太守府大门,阳光正好,洒在门前的石狮子上,泛着温暖的光泽。林越深吸一口气,胸中涌起一股豪情。从初到郡城的小捕头,到如今的副总捕头,这一路的艰辛与凶险,此刻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

    他翻身上马,勒住缰绳,回望了一眼巍峨的太守府,又看向城西的方向。那里有喧嚣的市井,有狡诈的帮派,有隐藏的罪恶,但也有百姓的期盼。

    “走,回刑捕司!”林越低喝一声,策马扬鞭。

    马蹄声清脆,在青石板路上渐行渐远。林越知道,新的挑战已经开始,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无论是李家的反扑,还是潜藏的黑手,他都会一一接下,用手中的刀与心中的公道,在这青岚郡城,闯出一片朗朗乾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