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山骑兵旅的最后投降,不只是让马洪奎大为震惊,更是极其恐惧。
而光头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暴跳如雷,并在报纸上大骂陕北这边破坏合作。
可是陕北也不示弱,直接把当初打嘴仗的电文都给放到报纸上了。
大家你来我往,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一个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乔治.史密斯,跑到了陕北,采访了被劳动改造的马洪山和他手下的战俘们。
在这里记者先问了一下当初马洪山他们出兵的意图,又问了马洪山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马洪山先是模模糊糊的说了一下出兵意图。
但对于这次失败,他只是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我只是掉进了一个陷阱里。
四面都是沟和陷马坑的陷阱里。
然后我们就失败了。”
当美国记者乔治.史密斯采访我方的接待人员时,问什么是陷马坑,又是什么沟能把骑兵困住的时候。
我方的接待人员就带着他来到了,正在春耕的田地里。
指着那些正在翻地的手扶拖拉机,和农民手中的锄头。
对美国记者说:“我们就是用这些工具挖出来了陷马坑,和那些围困骑兵的深沟。”
乔治.史密斯看到这些的时候,完全的呆愣住了。
他对接待他的人问道:“冯先生,您是说,你们就是用这些简单的农具,就打败了一个有着两千多人的强大的骑兵旅?
我的上帝,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手扶拖拉机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在1911年,手扶拖拉机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发展到现在,这个小东西却并没有被人真正的重视起来。
一个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农用机械设备制造商,他们眼睛中盯着的都是中大型农用机械。
尤其是现在的工业中心美国更是如此。
对于这种小东西,他们那些农业机械公司其实并不很感兴趣。
再一个就是现在小型农机发动机的动力都不大。
普遍使用的都是小马力汽油机,而且还是两缸以上的汽油机。
功率普遍都在几马力到十一二马力,达到十马力以上的汽油机,基本上都是四缸的小型汽油机了。
但这个小型是相对于其它汽油机来说的。
它们的个头放在手扶拖拉机上可是不小的。
而像是现在这款135型单缸柴油这样的,大功率小型柴油机还真的是很少见。
我方的接待人员冯先生说道:“史密斯先生,你可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农具啊,我可以带你好好看看它。”
于是冯先生喊停了一辆,正好离他们最近的一辆手扶拖拉机。
两个人来到了拖拉机的旁边。
冯先生说道:“您看,我们这台拖拉机的发动机,可是一台大功率单杠柴油机。
它的体型小巧,动力强劲,维修简单,质量可靠,而且还省油。
他最大可以拉到十八马力,它可是一个真正的小个子大力士。
您再看这台手扶拖拉机,虽然它的结构简单,但是它的功能却非常多。
他通过更换不同的农具,可以犁地、可以粉碎土块、可以耙平土地,还可以起垄。
加上播种机械它可以播种。
换上收割刀具它就可以进行收割。
嗯,最后当给它挂上一个拖斗的时候,它还可以成为一个,能拉三四吨货的运输车辆。
只要对它的车轮进行更换,它就能在任何地形上去使用
用钢轮,它就可以在泥泞的田地间和乡间小路上奔跑。
换上橡胶轮胎,它就可以在公路上奔驰。
所以说,它就是一个农民人家真正的好帮手啊。”
冯先生介绍完了这辆手扶拖拉机之后,就让司机开着拖拉机继续去翻地去了。
随后转头,意味深长的看向了站在他旁边,眼睛紧紧盯着慢慢远去的手扶拖拉机。
和那拖拉机拉着的双头重犁犁开的土地的。
这位来自于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的记者。
乔治.史密斯。
根据特科的同志给他的情报,这位二十多岁,年轻的《纽约时报》记者乔治.史密斯。
出身于在美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史密斯家族。
尤其是在美国军方,更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和人脉。
陕北这边能允许一个美国记者来到这里进行采访,可不会不去做任何调查的。
而各国记者,本就是各国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
他们每一个记者的身份和背景,特科的同志们都是非常感兴趣,并愿意了解清楚的。
哪一个记者愿意和自己亲近,哪一个记者能够起到重要桥梁作用。
那一个记者可能本身就有着特殊的背景或是任务。
这些都是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了解清楚的。
而这一次之所以选择了乔治.史密斯来到陕北采访。
总部当然也是有着自己的意图。
“冯先生,这可真的是一个好东西,至少比我在美国看到的,那些汽油的手扶拖拉机要好用方便的多。
冯先生,我有一个可能会有些冒昧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向您询问。
当然,这个不是采访的问题。
这是我的一个私人问题。”
冯先生这时笑着说道:“当然没有问题,史密斯先生既然来到了我们这里。
那我们之间就是朋友了。
朋友之间,一定是相互坦诚,知无不言的,您请问吧。”
乔治.史密斯问道:“这个手扶拖拉机是你们自己设计生产的吗?
如果是的话,你们有没有获得国际专利的保护?”
听到了史密斯的问题后,冯先生笑的更开心了。
他对乔治.史密斯说道:“这台手扶拖拉机,从发动机到整个车身和与它配套的农具。
它的每一个配件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
当然,我们现在还不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
所以我们自然也无法去申请国际专利。
这是个非常遗憾的事情。
因为这对于我们的发明创造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乔治.史密斯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那么冯先生,我倒是有个提议,不知道贵方有没有兴趣。
我个人想和你们进行一些合作。
我认为这个小东西,如果进入到了美国市场,那么它一定会受到那些美国小农场主欢迎的。
在美国,那些中大型的农用机械价格可是非常昂贵的。
而且那些大型农机的维修也是非常复杂,维修成本也非常高的。
所以有的小农场主,宁愿选择用马来耕种那些并不是特别大的农田和菜地,也不愿意选择那些大型设备。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合作的话。
我倒是可以为这个小家伙打开一个新的市场。
这样一来,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不是吗?
冯先生也不用担心专利问题,我们可以签订一个协议。
用来保护你我双方的专利利益。
而在国际专利保护上,我可以来帮助你们。”
听到乔治.史密斯提出来的这个初步条件后,冯先生的心里算是有点底了。
不过他却没有表现出来。
而是面露难色的说道:“对于史密斯先生您提出来的合作意向,我们当然是非常欢迎的。
可是我想史密斯先生您也知道。
现在南京的那位光头佬,对我们的封锁可是非常严密的。
所以哪怕是我们展开了合作,那史密斯先生您又怎么把拖拉机给送去美国呢?”
听到冯先生提起了那个光头佬。
乔治.史密斯的眼中不免的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神色。
不过,转眼间就又消失了。
乔治.史密斯说道:“冯先生,这一点您不用担心,我们经营的都是民生农用产品。
这不违反任何国际贸易法律的规定和限制。
至于那位光头先生的封锁。
嗯,我想,我作为美国史密斯家族的一员,以史密斯家族和陈纳德先生以及那位宋夫人的友谊。
那位光头先生,还是会给我一些照顾的。
这点我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哈哈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合作,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了。”
冯先生这时才真正开心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