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团长的一声令下,整个骑兵团驻地的人就全都被动员了起来。
所有一千两百名骑兵齐装满员。
后勤部队的双马大车也已经被装的满满的。
因为大车现在用的是上了轴承的铁轴,车轮外缘包的是空心马车轮胎。
所以这骑兵团的双马大车载重量,比纯木头的大车高出来了一倍。
如果路况好,距离在十公里之内,这一车就可以拉两吨货。
如果路况差一些,距离远一些,这一车可以拉一吨半。
这主要还是因为双挽马的拉力所限制的。
除了骑兵团本身的人员。
还有在骑兵团驻地垦荒的生产队。
这里的生产队可不是控制区内部的普通老百姓。
他们是拿起枪就能战斗,拿起锄头就能种田的民兵型生产队。
这些来到了敕勒川垦荒的生产队,总部给他们配发了十几台手扶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除了能够挂上犁头犁地之外,后面挂上个车斗还能拉货。
而且拉的货,可是比那双马大马车要拉的多的多。
因为现在三轮车的产量问题,所以现在骑兵团这里还没有给他们配上三轮车。
不过在这大草原上,现在使用的手扶拖拉机,反倒是更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性价比也更高。
在这里垦荒的生产队,男女老少加起来就有六千多人。
可以说在这里,除了三岁的娃子之外,所有的人,只要拿起来枪,就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这一次民兵生产队也出动了两千五百人,跟着骑兵团一起行动。
整个队伍加起来,就有了四千多人。
如果真的要是正面作战的话。
杨团长带着这些人,也能歼灭或是击溃宁马的这一支来犯境的骑兵。
可是那样一来,自己这边必然就会有一定的伤亡。
再者,在骑兵作战中,想要获得击溃性的胜利,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但是想要全歼一个大型骑兵队,那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骑兵跑的快。
如果想要全歼一支大型骑兵部队。
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限制住敌人骑兵的活动范围。
然后再不断的压缩敌人,把敌人的骑兵压缩到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里。
内绝其粮草水源,外断其援兵。
一支饿着肚子,没有水喝,还跑不起来的骑兵部队。
在这样的围困中只有死路一条。
能够用这样最小的代价,而取得最大的战果。
那又何乐而不为的。
在做完了准备之后,整个大部队立即开拔。
六十多公里的路程,大部队以每小时五到七公里的快走速度前进。
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用了十三个小时,到了半夜就走完了这个路程。
这还是杨团长为了保证所有人的体能,控制了速度的情况下走完的。
和后世在朝鲜战争中,我军奇袭三所里不同。
那时的我军,是每个人都是背负着枪支弹药,粮食补给,走的还是崎岖的山路。
中间还要进行各种战斗。
最后以十四个小时,急行军72.5公里。
以每小时5.2公里的速度,跑出了人类轻步兵的奇迹。
但是杨团长他们的这次行军,却是在平坦的大草原上。
他们还不需要自己背着负重。
民兵们每个人最多的,也就是扛着自己的步枪和几十发子弹以及两颗手榴弹。
剩下的补给几乎全都是在大车上和拖拉机上拉着呢。
而民兵们真正扛着枪的人也并不多,不过几百人。
他们最多的是扛着锄头,镐头和钢锹的。
这一次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挖坑。
在来到了预定伏击地点之后。
杨团长在夜色中先是大概查看了一下地形。
今夜天气晴朗,月明星稀。
是个好天气。
在确定了位置之后,杨团长开始分派任务。
尹政委带人负责左路的挖坑任务。
杜参谋长负责右路的挖坑任务。
而民兵团刘团长,负责正面谷地出口的挖坑任务。
刘团长虽然负责的谷地正面宽度并不短,但是他带着的人却是最少的。
整个谷地的正面出口处有大约有三四公里宽。
和矮坡谷地内部五六公里的宽度相比短了一些。
形成了一个大致的漏斗形。
不过在这种十几米高的矮丘和几公里的宽度对比下,这个漏斗型几乎是不可见的。
而刘团长之所以在这里留下来干活的人最少。
那是因为他有拖拉机来帮忙干活。
陷马坑的作用,就是用高低不平的地面,来让奔跑的战马踏空摔倒。
而手扶拖拉机主要干的活就是犁地。
犁地就是在地上挖深沟,翻地面。
而这里地势平坦,用手扶拖拉机来给整个出口的地面,犁上几十条几公里长的深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两边的坡地上。
现在可以先用人力,在坡地背面挖陷马坑,那些有坡度的地方,手扶拖拉机上去干活并不方便。
等到正面的工作完成后,这些拖拉机就会支援到两边的那些小谷地,把那些小谷地的谷底地面也都给犁上深沟。
杨团长就不信了,在这样人工改造后的地面上,还有战马能够跑起来。
而跑不起来的骑兵,还不如步兵呢。
那骑在马上跑不动的骑兵,不过就是步枪手的靶子而已。
四千多人在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喝了点水,休息了一会后,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老刘,怎么样,这个正面的地方,多长时间能够全都犁完?”杨团长向着民兵团的刘团长问道。
刘团长冲着杨团长说道:“老杨,你放心吧,用不了几个小时。
这里的土质我刚看了。
我们的拖拉机挂上双头重犁,一小时犁开一公里多没有问题。
这个宽度也就是三四公里,三个多小时,我们就能给它从这头犁到那头。
这次我们来了十六台拖拉机,我们一字排开,一趟下来我就能给你犁出来三十二条,三四十厘米深的深沟。
在这样的深沟面前,不要说战马了,就是人在这上面跑快了都得摔跟头。
八个小时之内,我能给你犁出来六十四条深沟。
这双头重犁犁出来的两条沟宽度就接近一米。
两台拖拉机之间的距离,我们控制在五六米之间。
这个间距中,可以再用人去刨点小坑填补一下。
这十六台拖拉机犁完两趟之后,这就是一个有近三百多米宽的深沟区。
深沟再加上翻出来的土坎,还有这三百多米宽的距离。
那些宁马的骑兵想要越过这个距离,那他们只能拿命来填。”
“好,老刘,那这边我就交给你了。
你们这边犁完了,还需要去支援两边的谷地。
我准备让这些宁马,和上一次的宁马一样,一个也跑不出去。”
“哈哈哈,放心吧老杨,这边交给我,你就专心封堵他们的后路就行了。
要是能活捉了他们,我们可就能多了几千匹战马呢,
那可都是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