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区别二、两种现象的不同处理方法三、糖尿病的危害
黎明现象与苏慕杰现象的区别
1.黎明现象是什么
黎明现象(Dawn phase)是指在黎明(或深夜)出现自发性高血糖,这种情况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都可能发生。由于夜间肝葡萄糖的产生,具有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凌晨3: 00至4: 00左右的最低值自发升高,这种现象在非糖尿病个体中不发生,因为正常人可以自动调节内源性胰岛素的产生来对抗肝葡萄的产生。
2、苏慕杰现象是什么
苏慕杰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和早餐前高血糖。“苏沐姐现象”的特点是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而言之,这是“低与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过量使用胰岛素,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为了保护自己,身体增加荷尔蒙的分泌(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具有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增加血糖的作用,导致血糖反弹增加。
3、黎明现象和苏慕杰现象的区别
黎明现象是胰岛素量不足,血糖“高后高”。苏牧杰现象是胰岛素量过大,血糖“高后低”。这两种现象在表现上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例如,当“黎明现象”发生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典型的临床症状,这通常是由早餐前的高空腹部血糖和三餐后无法控制的高血糖引起的。因此,血糖的测量,尤其是凌晨3点的血糖监测和凌晨空的腹部血糖监测,是及时发现“黎明现象”并制定对策的关键。如果凌晨3点血糖大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升),早餐前腹部血糖空大于8毫摩尔/升(145毫克/升),即“高后高”,则可判定为“黎明现象”。另一个论点是,如果早餐前血糖高空腹部,如果血糖< 3.3毫摩尔/升则被诊断为索莫吉现象。如果用清晨血糖< 3.9毫摩尔/升来诊断黎明现象。低血糖指数< 3.9摩尔/升.
两种现象的不同处理方法
1、“黎明现象”的处理措施
1.1 .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1.2 .饭前或睡前添加中效胰岛素。其中,最好的效果是睡前添加中效胰岛素,因为它的作用高峰期可以正好是黎明前后,可以在黎明时充分补充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
1.3 .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可以提前6点注射,以缩短高血糖的持续时间。
1.4、应用胰岛素闭环泵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这也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缺点是价格昂贵,无法推广。
2、“苏慕杰现象”的处理措施
2.1、饭前减少胰岛素用量;
2.2、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时,可吃少量糖。
糖尿病的危害
1.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致命并发症,是糖尿病的危害。
2.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肾脏损害,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早期蛋白尿、水肿和晚期肾功能衰竭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糖尿病的危害包括:对周围血管的危害主要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会因血糖升高而导致外周血管疾病,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液灌注不足。当外部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局部组织溃疡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分是脚,被称为糖尿病足。
4.神经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