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饮食注意事项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其他注意事项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简介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饮食及预防措施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饮食预防
饮食禁忌:
1.1、避免吃粘性食物。
1.2 .避免高含油量的食物。
1.3、避免吃温热的食物。
避免食物:
狗肉:是一种温补品,能增加血液粘度,不利于血栓溶解。味道清淡的鱼应该吃。
鲶鱼: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会导致血管壁粘膜的逐渐增厚,从而可能诱发血栓形成。草鱼应该吃。
糯米:蒸糯米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吃糯米粥。
适当的饮食:
1.1 .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1.2、应吃酸性食物。
1.3、应食用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合适的食物:
柠檬:富含柠檬酸和维生素C,能抑制血栓形成。取3-5片浸泡水。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鸡蛋炒100克。一周三次。
西瓜:利尿效果好,能溶解血栓。直接消费200克。
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其他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乐观和开放的精神,对战胜疾病有很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简介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在其他地方脱落的各种栓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肠系膜上动脉并停留在其末端,导致动脉供血障碍和进食肠道急性缺血性坏死。肠系膜上动脉直径较大,与腹主动脉成斜角。栓塞很容易进入。因此,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 ~ 50%。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附壁血栓,因此在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中经常可见。此外,栓子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偶尔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自发脱落或在导管检查期间脱落。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是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隐匿性发作,大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长期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急性缺血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然而,腹痛可能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发生。当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出现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肠坏死和穿孔。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高发人群和危险。
高发人群: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近期心肌梗死患者。
危害: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并发症为节段性肠缺血坏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 25%。周围循环衰竭和休克等并发症也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