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唾液中会有艾滋病病毒吗1. 唾液中会有艾滋病病毒吗2. 唾液会传播艾滋病吗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二、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三、怎样预防艾滋病
唾液中有艾滋病毒吗
1.唾液中有艾滋病毒吗
唾液中含有少量艾滋病毒。然而,唾液传播艾滋病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打喷嚏和一起吃饭。但是,如果口腔溃疡伴有出血,如果与它有深度接触,如深吻,艾滋病就可能被感染。
专家解释说,唾液中确实可以检测到艾滋病毒,但是病毒的数量非常少。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量,艾滋病毒会导致传播。有人计算过,如果唾液中的病毒要达到感染水平,恐怕我一次要吞下20毫升以上的受感染唾液。唾液不会传播艾滋病,还有其他几个原因:传染性粒子的数量非常少:在不到1-5%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唾液中通常可以检测到艾滋病毒。
2、唾液会传播艾滋病
人唾液对病毒颗粒本身的抑制作用:唾液含有几种hiv的天然抑制剂,包括血小板反应蛋白和粘蛋白,它们使病毒失活并聚集成不溶性非传染性大复合体。唾液中含有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它可以通过与防止病毒入侵的细胞受体分子相互作用来阻断hiv感染。
唾液低渗:破坏受感染的单核白细胞,防止病毒复制,防止艾滋病毒在细胞间传播,防止其附着于上皮细胞并产生传染性艾滋病毒。
简而言之,唾液中含有非常少量的艾滋病毒,但它无法达到导致传播的数量。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性接触传播:同性或异性之间的性接触将导致艾滋病毒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病毒。在性交过程中(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对生殖器粘膜造成轻微损伤。此时,病毒将利用这种缺陷进入未感染人群的血液。
血液传播:输入受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者共用受艾滋病毒污染和未经消毒的针头和注射器。共享其他医疗设备或日常用具(例如与受感染的人共享牙刷和剃刀)也会通过受损区域造成感染,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母婴传播:也称为围产期传播,即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在分娩前、分娩中和分娩后不久感染胎儿或婴儿。它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或通过母乳喂养。
艾滋病高危人群
1.同性恋男子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而有很高的艾滋病风险。但是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吸毒者
静脉吸毒者约占所有艾滋病病例的15% ~ 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完全的注射器和针头,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装置无疑导致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
3、血友病患者
第三个最敏感的群体是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约1%的人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因为血友病是一种由于体内凝血因子ⅷ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如果外源性凝血因子ⅷ不输入,患者会在轻微创伤后出血。
4.那些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的人
那些与上述高危人群发生性关系的人是另一个容易感染艾滋病的群体。同性恋的易感性以前已经提到过,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与高危人群发生异性性行为的人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证明艾滋病可以通过异性性行为相互传播。
如何预防艾滋病
1、干净、肮脏、凌乱的性生活,是艾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预防艾滋病,就必须避免肮脏的性生活。
2、正确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艾滋病、性病的风险。
3、生病时,去正规医院就医,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注意输血的安全性,不要在非正式医疗单位使用来历不明的血液。
4、输液时要保证输液针是一次性的,如果输液针使用不分青红皂白,很容易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通过血液迅速传播。
5、如果要献血,必须找一个正规的献血单位,否则健康状况达不到标准,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即使是正式的献血部门,也要看是否用一次性针头抽血。
6、远离毒品,更不用说共用注射器吸毒了。
7、不要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器具,如剃须刀、修脚刀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和血液;没有必要穿耳洞,纹身和用未经消毒的仪器美化。
8、尽量不要纹身,纹身针很难保证充分消毒,反复使用针头,往往是艾滋病毒的传播媒介。所以避免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