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周期性麻痹的简介二、周期性麻痹的原因三、周期性麻痹的危害四、周期性麻痹的高发人群五、周期性麻痹的预防方法
周期性麻痹简介
周期性瘫痪(Periodic麻痹),又称周期性瘫痪,是指以骨骼肌复发性弛缓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大多数攻击伴随着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异常变化。根据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分为低钾型、正常血钾型和高钾型。临床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占绝大多数,而正常血钾型和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很少见。
周期性瘫痪的原因
周期性瘫痪可能与肌肉细胞膜功能异常有关。在攻击过程中,细胞膜中na+-k+泵的兴奋性增加,导致大量k+离子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和对电刺激无反应,导致瘫痪攻击。甲状腺机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等。通过钠通道机制引起这种疾病。由家族疾病引起的周期性瘫痪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是由二氢吡啶受体和钙通道基因在1q31-32突变引起的,引起骨骼肌l型钙通道α亚单位异常。这在我国非常罕见。
周期性瘫痪的危害
少数经常发作的周期性瘫痪患者可能患有持续性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个别患者在间歇期间仍有心律失常,通常是由于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猝死。
低钾周期性麻痹可能导致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跳缓慢、心律不齐、排尿困难、咀嚼无力、进食时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由于隔膜、呼吸肌、心肌等麻痹。
正常钾周期性麻痹的发作通常在10岁之前。
高钾性周期性瘫痪可能伴有肢体瘫痪,有时伴有轻度吞咽困难。
周期性瘫痪发病率高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大多数是20-40岁,这可能与这个年龄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最大压力有关。
周期性瘫痪的预防方法
低钾周期性麻痹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寒冷暴露和大量碳水化合物。对于经常发作的患者,可以在间歇期服用乙酰唑胺(每天2-4次)或螺内酯(每天4次),以防止疾病发作。低钠高钾饮食或每天服用氯化钾也有助于减少发作。去除原发性疾病是继发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最佳预防措施。
对于经常发作的高钾型周期性瘫痪,应在间歇期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乙酰唑胺(每天2-4次)、氢氯噻嗪(每天2-3次)或二氯苯二磺酰胺以防止发作。
对于血钾型正常周期性瘫痪,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寒冷暴露和大量碳水化合物。对盐极度上瘾的病人可以通过限制盐的量或给予钾盐来诱导,这是应该避免的。间歇给药乙酰唑胺(每天2 ~ 4次)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防止部分患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