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副作用

文章目录

一、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副作用二、地塞米松理化不宜配伍的注射液三、地塞米松注射液的药理毒性

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副作用

1.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副作用

1.1 .医源性库欣综合征的面部和姿势(即向心肥胖(圆月脸、水牛背)、体重增加、下肢水肿、紫色条纹、出血倾向、伤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失调、臂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和骨折(包括椎体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肉萎缩、低钾血症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加重。

1.2 .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欣快、兴奋、谵妄、不安、定向障碍和抑制。精神症状是由容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和以前有精神异常的人引起的。

1.3 .并发感染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真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占优势。

2、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注意事项

2.1、肺结核、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患者慎用,必要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2 .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2.3、糖尿病、骨质疏松、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慎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用药会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轻或死产的发生率。动物试验具有致畸作用,应该权衡利弊。哺乳期母亲在接受大剂量药物时不应母乳喂养,以防止药物通过乳汁排泄引起的婴儿生长抑制和肾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儿童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应该非常小心。激素可以抑制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确实需要长期使用,应使用短效或中效制剂,以避免长效地塞米松制剂。观察颅内压的变化。

老年患者用药:高血压易发生,老年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质疏松。

3.用法和剂量

3.1 .一般剂量:每次静脉注射2 ~ 20毫克。静脉滴注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反复给药2~6小时,直至患者病情稳定。然而,大剂量的连续给药通常不超过72小时。

3.2 .脑瘤

3.2.1。还可用于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脑水肿。第一剂静脉注射10毫克,然后每6小时肌肉注射4毫克。一般情况下,患者可在12-24小时内好转,2-4天后逐渐减少,停药5-7天。

3.2.2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脑肿瘤,第一剂可静脉注射50毫克。之后,每2小时可重复给药8毫克。几天后,减少到每天2毫克,静脉注射2~3次。

鞘内注射:

用于鞘内注射5毫克,间隔1-3周。

关节内注射:

根据关节腔的大小,每次关节内注射一般为0.8 ~ 4毫克。

地塞米松注射液不适合物理和化学相容性

理化不相容性: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青霉素钾、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注射用盐酸四环素、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E、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注射用两性霉素B、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美沙酮注射液、盐酸洛贝林注射液、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贝美格注射液、注射用氨基乙基异硫脲、注射用苯妥英钠、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马来酸乙酰丙嗪注射液、盐酸奋乃静注射液、乳酸氟哌啶醇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盐酸咪达唑仑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地高辛注射液、洋地黄毒苷注射液、毛管苷C注射液、脱乙酰毛管苷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胺注射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的药理毒性

1.抗炎作用:本品能减少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少炎症的表达。激素抑制炎症部位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积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2.免疫抑制效应

2.1,包括预防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抑制白细胞介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少T淋巴细胞向成淋巴细胞的转化并减少初级免疫反应的扩展。

2.2、能通过基膜降低免疫复合物,并能降低补体成分和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