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外用脱敏药有哪些二、外用脱敏药的注意事项三、如何使用外用脱敏药
外用脱敏药物是什么
1、外用脱敏药物有哪些
1.1 .软膏,典型药物:地塞米松软膏、硫磺软膏、鱼骨软膏等。成分:软膏通常以凡士林或动物脂肪为基质,与不同功效的药物混合,以不同浓度混合,制成精细均匀的半固体剂型。特点:该软膏密封性强,渗透性好,易于发挥所含药物的性能,可软化皮肤,保护创面,滋润润滑皮肤,保持皮肤温暖等。
1.2 .霜,又称乳液,是一种典型的药物:涤纶霜、皮康霜、润肤霜等。成分:由油和水乳化形成的半固体剂型。特点:皮肤渗透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时透气性好,感觉凉爽。含油量低,相对干净,容易洗掉,不弄脏衣服。用药后无需包扎,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
2、根据疾病原因选择外用脱敏药物
2.1 .急性期:对于红肿、丘疹、皮疹、水泡不溢的炎症,粉剂或洗剂是适宜的,因为这类剂型具有舒缓、清凉、止痒、蒸发的作用,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肿胀和炎症,使患者感觉更舒服。膏体和软膏在急性期不能使用,因为它会阻止水分蒸发,增加局部温度,从而加重皮疹。
2.2 .亚急性阶段:炎症的特征是伴随少量渗出的小块糜烂,以及分散的丘疹或鳞屑和痂皮。通常使用糊剂,例如洗液、乳膏等。如果皮肤结痂,先涂药膏,然后软化并擦掉,然后用外用药使药物易于吸收。
2.3 .慢性期:表现为干燥、增厚、粗糙、苔藓样变性或角化过度。软膏或奶油、硬膏剂等。应该在这个阶段选择。
3、根据疾病的部位选择外用脱敏药物
一般来说,涂抹和涂抹有两种方法。不同的个体和皮肤部位对各种外用药物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异。用药原则应根据药物浓度由低到高,面积由小到大,视疾病损害程度而定。如果没有3种副作用,那么全身用药逐渐普及,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吸收的药物量随着赋形剂中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例如,类固醇的渗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儿童、妇女和成人的面部、口腔附近、大腿内侧和皮肤的其他部位相对较嫩,因此不宜使用强刺激性药物,且浓度应较低。如果过敏或刺激,他们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物或改用药物治疗。长期使用外用药物后,效果往往会减弱,具有类似性质的药物应经常轮换以提高疗效。
外用脱敏药物的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应禁忌辛辣或鱼腥味食物,避免抓挠皮肤或热水冲洗,并暂停使用肥皂。
2.服药期间不允许同时饮酒或服用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
3.注意特殊人群的应用:对于清晨最严重的过敏症状,睡前服用长效拮抗剂,可以缓解症状,避免其他不良反应。
4.注意给药时间:如果阿斯巴甜与食物一起服用,会降低产品的生物利用度。为确保吸收,宜在饭前1-2小时服用。
如何使用外用脱敏药物
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首先使用对症药物,如寒冷性荨麻疹,首选赛庚啶,部分热性荨麻疹应使用羟基喹。对于急性过敏反应,应选用速效抗过敏药物。对于慢性过敏反应,应选用安全性高的抗过敏药物。应注意白天使用无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晚上睡觉前使用有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当疾病需要联合用药时,在症状得到控制后立即停止使用所有药物是不合适的,而应逐步一个接一个地停药。
同一抗过敏药物的持续给药不应超过一个月,否则由于长期给药,药效会降低,出现耐药性。
服用抗过敏药物后,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恶化,则不宜增加剂量。因为抗过敏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过敏性,如苯海拉明可引起药疹,泼尼松可引起湿疹皮炎等。,当服用抗过敏药物无效时,应改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其他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