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丙酮的危害二、丙酮的贮存方法三、 丙酮的化学性质
丙酮的危害
1.丙酮的危害
1.1 .口服后,口、唇、喉的灼热感会导致口干燥、呕吐、嗜睡、中度酸中毒和酮症,甚至在潜伏期数小时后出现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睛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角膜上皮浸润等。也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2 .吸入:如果浓度低于500ppm,则无效;如果浓度在500 ppm和1000ppm之间,将刺激鼻子和喉咙;如果浓度为1000 ppm,将会出现头痛和头晕。2000~10000 ppm会出现头晕、醉酒、嗜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会导致昏迷、昏迷和死亡。
1.3 .眼神交流;如果浓度为500ppm,将发生刺激;如果浓度为1000ppm,将发生轻微和暂时的刺激。液体会产生毒性刺激。
1.4 .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微刺激,通过完整皮肤吸收的风险非常小。
1.5。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发红、肿胀和皲裂。每天吸入1000ppm蒸汽3小时,会在7-15年内刺激工人的鼻腔,使他们头晕目眩,身体虚弱。高浓度的蒸汽会影响肾脏和肝脏的功能。
2.什么是丙酮
丙酮,ch3coch3),也称为二甲基酮,是最简单的饱和酮。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带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易燃、易挥发和化学活性。目前,世界丙酮的工业生产主要是异丙苯法。丙酮主要用作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的溶剂。也可作为合成烯酮、乙酸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的重要原料。
3.丙酮的工业制备
3.1、乙酸得到醋酸钙,然后加热至160℃分解生成丙酮和碳酸钙;
3.2 .乙炔与水蒸气在氧化锌催化剂上反应生成丙酮;
3.3 .乙醇蒸汽在铬酸锌催化剂存在下高温反应生成丙酮;
3.4、液化天然气或石脑油氧化成丙酮(氧化产物还包括甲醛、乙酸、丁醇等。);
3.5、异丙醇氧化或脱氢成丙酮;
3.6、异丙醇过氧化氢法丙酮;
3.7 .异丙醇和丙烯醛合成丙酮。
丙酮的储存方法
1.本产品高度易燃,有严重的火灾隐患。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储存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和禁忌物质。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然而,长期储存和回收的丙酮通常含有酸性杂质,对金属具有腐蚀性。
2.装在净重160公斤的200升(53usgal)铁桶中。铁桶的内部应该干净干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持温度在35℃以下,防止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剧烈冲击,防止日晒雨淋。按照防火防爆化学品的规定储存和运输。
3.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和热源。水库温度不应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它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和碱分开储存,不得混合。应采用防爆照明和通风设施。禁止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储存材料。
丙酮的化学性质
1.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异丙酮和频哪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
双分子缩合在碱存在下发生,产生二丙酮醇。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将2ml丙酮加入1ml丙酮中,生成异亚丙基丙酮,生成佛酮(二异丙基丙酮)。
2.双酚a是在酸性条件下与苯酚缩合合成的。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形成α-卤代丙酮医学教育网络。它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碱溶液反应生成卤代物。丙酮与格氏试剂反应,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也可以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胺、肼、苯肼等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 ~ 1000℃裂解生成烯酮。在170-260℃下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异丁烯、乙酸等。在300-350℃下产生
3.它不能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和新生产的氧化铜氧化,但它能催化氢化生成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