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3. 戊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二、戊型肝炎是怎样引起的三、戊型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1.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1.1 .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断
高危地区的患者接触史或居住史:在发病前2-6周内接触肝炎患者或饮用受污染的水,外出就餐,并访问戊型肝炎的高危地区和流行区。
一周以上,出现疲劳、厌食或其他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叩诊疼痛。
血清转氨酶显著升高。血清病原学检查不包括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庚型肝炎。
皮肤和巩膜呈黄色,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尿胆红素阳性,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血清学试验表明,抗-hev-igm呈阳性,抗-hev-igg由阴性变为阳性或抗体滴度由低变高4倍以上。
1.2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
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精神和神经症状(肝性脑病)在发病后10天内出现。
血清胆红素大于171 μ mol/l时,黄疸迅速加深。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性低于40%。
1.3 .亚急性和重型戊型肝炎
它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发生在疾病发作后10天以上。极度虚弱且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黄染、严重腹胀或腹水;血清胆红素上升< 171 μ mol/l或日上升大于17.1 μ mol/l,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性低于40%。精神疾病。
2.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自限性传染病。其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和预后与甲型肝炎(HAV)相似,但HEE儿童发病率低,HEE孕妇死亡率高。其流行特征也与甲型肝炎相似,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雨季或洪水后,无慢性,预后良好。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黄疸型:占急性戊型肝炎的75%,其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但黄疸期较长,症状较为严重。答:黄疸前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发作,包括寒战、发热、头痛、咽喉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生率约为20%)、关节痛(7% ~ 8%)、倦怠(60% ~ 70%),其次为厌食症(75% ~ 85%)、恶心(60% ~ 80%)、呕吐、上腹部不适、肝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肝肿大,伴有压痛和叩诊痛,持续数天至半个月,尿液颜色逐渐变暗
急性非黄疸型:临床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但表现较黄疸型轻。一些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表现为亚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而成人大多表现为临床型感染。
戊型肝炎是如何引起的
关于戊型肝炎的确切发病机制知之甚少,从灵长类动物实验和志愿者的研究结果推测,病毒可能主要感染口腔,然后通过肠道进入肝脏,在肝细胞中增殖和复制,然后返回血液和胆汁。最后,它随粪便排出体外。至于是否存在肝外复制,还没有得出结论。实验还表明,肝脏病变主要是由病毒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溶解引起的。
戊型肝炎的病理变化与甲型肝炎相似,可见门脉区中性多核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殖,小叶点状坏死,肝细胞气球样改变,嗜酸性粒细胞和嗜酸性小体,轻度炎症反应,肝细胞胆汁淤积,毛细胆管胆栓形成更为常见。大多数戊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损伤,偶尔出现亚大或大坏死。
如何治疗戊型病毒性肝炎
1.休息
严格的卧床休息在早期是最重要的。当症状明显改善时,活动量可以逐渐增加。基于不感到疲劳的原则,治疗将持续到症状消失和隔离期结束。休息1 ~ 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
2.规定饮食
建议使用适合患者口味且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应该含有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和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应该太严格。
3、如少吃或呕吐
用10%葡萄糖溶液1000 ~ 1500毫升添加维生素c3g,肝太高兴,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也可以加入能量混合物和10%氯化钾。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石参胃灵汤加减方。湿热兼治,加减陈豪汤与凌薇的组合公式。逍遥散用于肝郁气滞。魏萍粉用于脾虚湿困者。认为赤芍对深度黄疸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