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妇科止血药有哪些二、止血药的分类三、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妇科止血药物是什么?
1.妇科止血药物是什么
常用的口服止血药物包括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片)、安络血、止血方酸、止血敏、复血安片和复血康颗粒。妇科常用止血药物包括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安络血、止血方酸、止血敏、复血安片、复血康颗粒。
2、止血药物的止血原理
这些原则包括血管的凝结和收缩,以及物理和生理原则。侧柏叶和白茅根,它们的原理是生理性的,有些出血是由血热引起的,它们有凉血的作用,所以有一个平衡来达到止血的效果;三七的作用原理与肝脏有关,也应该是生理性的。白芨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的,这与其胶体成分有关。创面可形成保护膜,与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达到止血效果。槐花的作用原理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蒲黄、仙鹤草、血炭、艾叶、地榆和棕榈具有凝血功能。
3.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
临床上,需要止血药物治疗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手术室和一些内科,止血药物使用不合理并不少见。例如,过量使用维生素k、滥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用纱布和氨基甲苯酸浸泡止血敏感性后填塞和压迫子宫以治疗产后出血、重复使用作用于止血同一环节的药物等。维生素k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对一般慢性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严重出血、癌症出血和创伤性出血效果不佳,不适合于由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没有迹象表明或过度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但很容易导致不良结果,导致高凝状态并带来危险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泌尿外科手术后血尿和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产后大出血有多种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脱落不完全以及产道损伤。需要对症治疗。用纱布填塞宫腔是一种止血方法,但止血敏感性和氨基甲苯酸需要注射给药。
止血药物的分类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如安络血、维生素C和叶黄素。垂体后叶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具有止血作用,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感性可用于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
3.大量出血患者是由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维生素K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ⅶ、ⅸ、ⅹ,有助于止血。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和止血环酸是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可防止形成的血凝块溶解和破坏,从而防止纤维蛋白溶解增强引起的出血。对于肝素或肝素样抗凝剂引起的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凝血因子抗体引起的出血难以治疗,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此外,一些中草药也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
止血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止血药物的特点是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临床应用必须使用适合药物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2.止血药物是姑息性药物,临床应用时应结合相应的退热药、温经药、活血化瘀药、滋补药等药物,标本兼治。
3.凉血止血药一般不宜用于虚寒证,温经止血药不宜用于热盛证,收敛止血药主要用于长出血无瘀证,以避免血瘀兼邪的弊端。
4.对于大出血,无论何时出现气血两虚、阳消阴消的症状,都应首先考虑补元气、救阳益气,以免延误发病。
5.止血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不同,包括需要用木炭油炸的药物(艾叶)、不需要油炸的药物(三七)、主要用于煎服的药物(蒲黄)和直接磨成粉末吞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