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二、窦性心动过缓的食疗方法三、窦性心动过缓的预防
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
1、明显窦性心动过缓
1.1、窦性心动过缓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需治疗。
1.2 .在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由于心率缓慢,心输出量会显著降低,这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如果症状明显,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或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向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毫克,缓慢静脉滴注,剂量应根据心率速度调整)来增加心率。氨茶碱也可口服0.1g,3次,每日3次
1.3 .对于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非常慢,症状明显,甚至出现晕厥,药物治疗效果差,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防止窦性猝死。
1.4 .对于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或持续反复窦性阻滞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但不得出现逸搏节律、晕厥或阿格斯综合征以及无效的药物治疗。
2.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这被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以看出,健康的成年人、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者。其他原因,如由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甲基多巴等药物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高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体温过低和心动过缓。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能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窦性心律失常。其病因包括生理和病理因素。
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生理性的,在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和睡眠状态中很常见。这类患者大多是由于自身迷走神经张力较高或处于支配状态,而抑制了心跳,导致心动过缓。
一些疾病包括颅内疾病、严重缺氧、体温过低、甲状腺功能减退、梗阻性黄疸,由于对神经系统和全身代谢的影响,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动过缓。一些药物,如胆碱能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都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引起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也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的结构或功能损伤引起的,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也经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的饮食疗法
1.人参红枣粥
将15克红枣去核,用6克人参和30克粳米煮成粥。该药膳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各种疾病。
2.莲花粥
将50g莲子加入砂糖中,在温水中浸泡一夜,然后放入蒸笼中蒸40分钟,软化后取出。将黑木耳用水浸泡软化,去根,切成丝。将半杯所有调味汤料、5克酒和2克盐加入锅中,加入木耳丝煮至熟,取出沥干。在热粥里加入莲子和木耳。该药膳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虚、厌食、大便稀、乏力、心虚、失眠、健忘、心悸等患者。
3.新鲜蜂蜜饮料
取2-3勺蜂蜜,加入半杯温水,搅拌均匀,每天喝2-3次。
4.桃肉粉
将核桃炒香,研成粉末,睡前服用20g,通便后改为10g。
5.黑芝麻饮料
适量黑芝麻,翻炒,每次1勺,与蜂蜜混合,用温开水冲服。
窦性心动过缓的预防
1.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性疾病,及时消除原发性病因和诱因是预防该疾病发生的关键。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心室率< 50次/分钟,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应及时放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
3、慎用慢心率和心脏传导药物,应用此类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态窦房结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明显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4、注意生活和情绪调节,应该吃好,日常生活经常,不要跳槽。